12年346通家书:人之爱其子,莫若傅雷

         初春时节,在一间咖啡馆的书架上偶然翻到了一本旧书,淡绿色的封面上竖排写着“傅雷家书”。似乎曾经在某个地方看过简介,教育方面的书籍。拿起书,坐在阳光满满的餐桌前读了起来,一读竟不舍释卷。

        在这二百多通的家书中,我感受到了热烈又严苛的父爱,慈祥且细腻的母爱,更认识到了一位狂热执著、豁达洒脱、朴素坦诚的艺术家。正如代序中所说的:”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同时在这些书信中,我也看到了傅雷父子俩的成长历程,更是看到了一颗传统知识分子高贵的心灵,看到了一位一辈子在为人治学上遵守原则、孜孜矻矻的学者。

        1954年初,20岁的傅聪离开祖国去往波兰学钢琴。由此傅雷开始了整整12年的书信教子之路。傅雷三番五次在信中强调“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可见,在傅雷心中,做人,做学问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他教傅聪要感恩,不只是用心感恩,更要用行动用事实去表达感激之情。他让傅聪多和他讨论艺术方面的感想,以便自己帮助周围没有条件的青年。他希望傅聪成长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但他并不是教傅聪一味的做个老好人。而是教子学会分辨,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的应酬邀请要学会拒绝。他自称为舵工,时时刻刻为傅聪把握着方向。

        除了人格方面的教育,家书中大部分都是学术上的讨论交流,涉及音乐、绘画、雕刻、哲学、翻译、文学。其中又以音乐和艺术为主。他说:“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为了帮助傅聪更好地理解莫扎特的音乐,他在百忙之中翻译关于莫扎特的书籍寄给傅聪。因为傅聪对希腊精神的向往,他顶着病痛的身躯,利用挤出来的时间,拿着放大镜抄录旧稿。他不放过任何方面的细节教育,因为觉得傅聪“鬆”字写得不好,就长篇大论的在信中指导“鬆”字该怎样写为好。这样无微不至的教导,又有几个父母能做到呢?

        若以为傅雷只是个埋头于艺术而不管生活的人,那又大错特错了。在生活方面,他大到国家时局小到餐桌礼仪,围巾该怎样围,面面俱到的教育儿子。他知道傅聪向来轻视钱财,所以三番五次不厌其烦的劝导傅聪理财,绝不放过任何机会傅聪结婚后又写信给英文信、法文信给儿媳妇,告诉她该如何理财。在生活方面,傅雷的主要原则是,有规律、有节制。他苦口婆心的告诫傅聪练琴之余,也须放松精神,接近大自然。因为生活是开出艺术之花的土壤,也因为身体需要休息。傅雷对傅聪的教育绝对是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教育。

        在这封封热情又极其理智的家书中,可以清楚的发现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家养成过程。父亲极其严苛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的态度,呕心沥血的培养方式;儿子对音乐的痴迷,每天八小时练琴的自律,都是缺一不可的。

        在家书中,不难发现傅雷常常反思自己育子过程中的错误。不断的展开自我批评。他承认自己的严格、刻板,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对另一子傅敏未尽教导之责。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的追求与苦练。世上无完美的父母,亦无完美的子女,重要的是不断的反省,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成为更好的父母/子女。所以,傅雷,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在成长。

        一封封家书读下来,作为儿子的傅聪,在音乐上的成长日益显著,而作为父亲的傅雷,身体日渐老化,病患缠身。一向高傲的父亲,在信中承认自己的老朽。但同时他不甘落后,想事事处处追上年青人,想从年轻人身上汲取新生命、新血液、新空气。想着自己的经验和理智还能成为儿子的手杖。这样的学习态度,不得不让我为之动容。后期傅聪忙于全世界开演奏会,经常长时间不写家书,于是父亲低下头像讨情一样讨书信。晚年的傅雷为了能和儿子沟通,性格似乎也柔和起来。或许这就是父子相处的模式,总有一天下一代会超越上一代,儿子仰望父亲会转换父亲仰望儿子。但这却是为人父为人母最希望看到的成长。

        在信中,我看到了一颗具有高度原则性和永不妥协的心,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傅雷始终有民族自觉、民族自豪,文化自信。一生孜孜不倦,白首穷经。即便是离开这个世界,也干干净净、体体面面,身后事包括火葬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妥帖帖。傅雷这一生恰如他自己说的:“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自始至终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处世原则。可惜我不懂音乐,如若懂,这些家书读起来应是收获更多。该书的出版,傅雷若泉下有知,应是合了他意,他一向以帮助年轻人为己任。如今他的思想他的修养都传播到我这等愚子之心中,应该深感欣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2年346通家书:人之爱其子,莫若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