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日志

                  线上语文教学活动日志

                                孙红莉

          昨天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上完了,线上视屏教学的刘老师连续两天布置了同学们课外阅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冯骥才的《花脸》,肖复兴的《花边饺》,语文书课后推荐了斯妤的《除夕》,我想如果把这些课外阅读组合起来做一项作业,可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有帮助,于是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读一读老舍、斯妤、冯骥才、汪曾祺、肖复兴写的关于春节的文章,说说在这五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这项作业最先提交的同学回答都比较蜻蜓点水,可能对于比较阅读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只是凭感觉说。


线上教学日志_第1张图片


线上教学日志_第2张图片


于是我马上写了一个五篇文章比较阅读的草稿发给学生看一下。

五篇关于春节的比较阅读

冯骥才《花脸》

“一年年根【年底】,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的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挤在人群里好费力。”

                ——(比较)这里的描写恰好和老舍《北京的春节》孩子们准备过年有三件事: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这个花脸就属于各种玩意里面的。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睡着后我妈妈轻轻摘下放在我枕边的,转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恢复我这"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道:"俺——姓关,名羽,字云长。"

                   ——(比较)这里的描写和老舍《北京的春节》正月初一大家互相拜年相印证。

“尽管他脸上的笑纹明显含着被克制的怒意,我却奇迹般地因此逃脱开一次严惩。妈妈对我丢了眼色,我立刻爬起来,拖着大刀,狼狈而逃。身后还响着客人们着意的拍手声、叫好声和笑声。

过了正月十五,大年就算过完了。我因为和妹妹争吃糖瓜,被爸爸提腰抓起来,按在床上死揍一顿。盛怒下,他向我要去那把惹祸的大刀,用力折成几段,大花脸也撕成碎片片。

从这事,我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一年之中惟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这便是所有孩子都盼望过年的更深一层的缘故。当然那被撕碎的花脸也提醒我,在这有限的自由里可得勒着点自己,当心事后加倍算账。”


               ——(点评)我打碎了昂贵的古董花瓶,当时父母没有打我,只是因为还在过年期间,过了正月十五年过完了,这顿迟来的惩罚还是降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一般过年期间大人是不打小孩的,所以作者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特别有趣:在过年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不知道这算不算春节的习俗。

          (点评)冯骥才的语言生动有趣,从孩子的角度来描写充满了童趣,而且画面感非常强,小孩的快乐、玩闹和沮丧写得栩栩如生。单单就这五篇文章来选择,我最喜欢的是这一篇文章。

斯妤《除夕》

           (点评)这篇文章整个调子是低缓的,春节的欢快热闹的气氛不是很浓,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文章中穿插着很多回忆,回忆儿时除夕的快乐,回忆除夕时外婆的忙忙碌碌。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在五篇之中最难读懂,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于是,除夕噼哩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哩啪啦大笑着离去。

         憔悴瘦弱精疲力竭的老外婆这时才安静下来,她软软地靠在太师椅上,似甜蜜又似苦涩地微笑着,看我和妹妹用两双筷子表演小提琴协奏。

         这表演很逼真。表情的专注手臂的灵活都是空前的。唯一遗憾的是这只是一出哑剧,任我们孝心浓郁技巧娴熟,两双筷子拉不出优美的琴声来慰问忙碌了一生操劳了一生的老外婆。

        “是的,不再有竹篙形的楼上楼下的家了。不再有博大美丽温馨的小镇了。 

          不再有橘红色的炉火,煤气灶里吐出来的是蓝蓝的火焰。清凌凌的河水也成为历史,装有电脑的洗衣机正在发出隆隆的噪音。嘶哑的外婆解放脚的外婆不再发出长长的喟叹了,她的舞台已经落幕,她的灵魂已经安息。”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点评)作者的开头出人意料,应该算是先抑后扬的写法。语言平实,整个气氛也很安详。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比较)作者重点写了各种灯,同学和老舍的《北京的春节》里面描写的各种灯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风格呢?

肖复兴《花边饺》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家里生活拮据(jiéjū),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拮据的意思就是生活穷困,穷人家过年包饺子就是非常难得的事了。这篇文章虽然说的是过年包饺子,但其实是想通过花边饺来写家人之间的爱。

          “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比较)肖复兴的语言风格和汪曾祺的不同,他的语言像是在平静的湖面偶尔投进一粒石子,泛起的涟漪愉悦着读者的视觉,“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这个对饺子的描写充满美感,下面的“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

         “那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需要我们必须用经历的代价才能把它唤醒。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儿,惊喜地叫了起来:“哟(yō)!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买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总评:老舍《北京的春节》描写的角度是整个北京城,是大视角;冯骥才《花脸》是从孩子的视角写过年的感受;斯妤《除夕》是现实与回忆相交织的角度;汪曾祺《故乡的元宵》是思念故乡的角度;肖复兴《花边饺》是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写过年的。

           不同作家由于思想、观念和个性等差异,写出来的作品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不同,我们在阅读时,将不同作家的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线上教学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