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引言

2021年3.5号合肥市出让庐阳,新站,蜀山,经开,瑶海,肥东8块土地共计848.28亩。揽金72.21亿元,同时创下直播围观人数63万+的观看量,合肥常驻人口1039万,相当于每100人当中有6个人在关注合肥的土拍!

NO.1丨壹  合肥是一个特殊的城市

合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省会城市。曾经,它的经济底子和在省内的凝聚力,只能用“很一般”甚至“差”来形容。

不仅面临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的竞争,身处长三角,更是被上海、南京、杭州等巨头城市包围。如果不能够尽快做大做强,只能继续被“虹吸”。

改变在2011年8月到来。当年,地级市巢湖被拆分,其中,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从变化看:

2010年,合肥GDP总量为2702亿元,是省内第二城芜湖的2.7倍左右;常住人口为570万人,占全省的9.6%,GDP占全省的比重为22%。

合并后的第二年,合肥全年的GDP就达到了3636.61亿元;全市常住人口猛增到752万人。也就是说仅仅一年,合肥的GDP就提高了34.6%,人口总量增加了32%。

目前,合肥GDP总量在全省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22%提高到2017年的26.2%。

虽然第二位城市芜湖与合肥的差距从2010年的2.5倍,进一步缩小到2017年的2.35倍。但是总量差距从1700亿扩大到超4000亿。要指出的是,芜湖在2011年也吞并了巢湖的无为县。

如果将合肥与同处与长三角的南京相比,进步更明显:2010年,南京的GDP总量是合肥的1.85倍,2017年,下降到1.62倍,相对差距明显缩小。

合肥通过“吞并”巢湖和庐江,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经济增长,也实现了巢湖和庐江的经济增长,这种并不是一家独大的状况,而是合作共赢!那么到了今年也就是2021年,合肥市实现了201万亿的经济规模,而且其经济形式还在稳定的增长。

NO.2丨壹  合肥“风投王者”

十年磨一剑

京东方成了国际显示产业龙头企业

一家深陷困境的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举步维艰,到实现“史诗般的崛起”,不仅企业自身跻身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让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并跑、领跑的三次跨越。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

“京东方自身难保,不看好这一项目。”

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的消息落地,周围一片非议。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当年由盈转亏,资金压力巨大。

引入京东方,对合肥市政府而言就是豪赌,是“敢为天下先”。开建的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所需的17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在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市政府投入60亿,战略投资者投入30亿,如未能引入战略投资,剩下的85亿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贷款解决。

当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30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当年合肥和京东方的合作,协议价196亿,虽然后来没有出这么多,但还是在150亿以上。在合肥市政府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一个企业出过这么多钱。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企业的压赌跟私人投资家的冒险是一样的,因为好机会不多,一旦认准了,必须要冒风险。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一个企业实现产业梦想,是拿‘真金白银’加以扶持的。

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一度亏损。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在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合肥六代线成为京东方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他说。

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被称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合肥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一名合肥政府官员透露说,在充分产业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尽管面临较大的舆论质疑压力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阻力,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力排众议,敲定了合肥京东方6代线项目。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2017年底,在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产品下线前,合肥新闻联播做了一个连续三期的《合肥有个京东方》的新闻联播。

京东方为合肥市政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名,2010年,6代线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是实惠,京东方在合肥不仅投资的是生产线,还包括了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医院等项目,截至2017年底,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超1000亿,即使只有10倍的乘数效应,京东方能够带动的总的GDP,也已经超过了合肥市一年的GDP总量,这还不是按照半导体工业100倍的乘数效应来算。

京东方撑起了整个合肥经济,这样的论断毫不夸张。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合肥市的高科技生态已然是“鸡生蛋、蛋生鸡、鸡和蛋都留在合肥不想走了”。

在《合肥有个京东方》新闻联播中,京东方配套供应商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厂长任海东现身说法,说当时企业选址在武汉还是合肥犹豫过,但最终定址合肥,现在三利谱光电给京东方供货可以做到零库存。

据报道称,有人算了一下,仅算一下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巅峰时期的浮盈就有上百亿。

押注半导体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用于计算机处理器中以实现最佳功能。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市场对于DRAM的需求正在扩大。

这个市场,向来不是中国企业的舞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三家公司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它们称为“DRAMTrio”或“D3”。它们既是高墙,也是铁板。

如今,一丝丝裂缝出现了。

5月14日,合肥长鑫推出了自己的DRAM芯片产品,这被视作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早在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9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成立。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国家牵头,发起冲击。

此时的DRAM市场格局是这样的: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镁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剩下的份额,被台湾的南亚和华邦瓜分,中国,从0开始。

彼时,中国内地的芯片产业,被韩日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逼入‘芯片产业墙角’。

2017年末,合肥开始“破题”,并实现了“捷足先登”。

合肥是这样用真情,打动了兆易:要上了一条生产线,还要一起出钱买了专利。

彼时,兆易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合肥。知道研发生产DRAM得烧多少钱吗?启动资金一年至少一百亿!

合肥用京东方的故事,表达的决心:很多年前,合肥就花了60亿拉起了京东方。

于是,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崛起的故事。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Inc.手中买到了全套的专利授权。同年9年,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

2021-04-15_第1张图片

投资京东方,高新技术,新能源汽车足可以见到合肥政府卓越的眼光和胆识,这样一个政府是能够带领城市走向更好的前方的。

NO.3丨壹  合肥新的机遇

最新解读!2021年合肥供地计划出炉!

合肥楼市2021-03-11 05:06:34

2021-04-15_第2张图片
2021-04-15_第3张图片
2021-04-15_第4张图片
2021-04-15_第5张图片
2021-04-15_第6张图片
2021-04-15_第7张图片
2021-04-15_第8张图片
2021-04-15_第9张图片
2021-04-15_第10张图片
2021-04-15_第11张图片
2021-04-15_第12张图片
2021-04-15_第13张图片
2021-04-15_第14张图片
2021-04-15_第15张图片
2021-04-15_第16张图片
2021-04-15_第17张图片
2021-04-15_第18张图片
2021-04-15_第19张图片
2021-04-15_第20张图片
2021-04-15_第21张图片
2021-04-15_第22张图片
2021-04-15_第23张图片
2021-04-15_第24张图片
2021-04-15_第25张图片
2021-04-15_第26张图片
2021-04-15_第27张图片
2021-04-15_第28张图片
2021-04-15_第29张图片
2021-04-15_第30张图片
2021-04-15_第31张图片
2021-04-15_第32张图片
2021-04-15_第33张图片
2021-04-15_第34张图片
2021-04-15_第35张图片
2021-04-15_第36张图片

转载:来源合肥楼市&世联行

从供地计划可以看出庐阳区房源紧张,那么今天的供地计划大大缓解了庐阳区这个老城区供地过少的尴尬,自然而然当其中一个板块的价格上去之后,会辐射到周边区域,而位于庐阳区工业园区这个板块基本上房源没有,会有一段时间的空档期,但是四里河北这个板块,目前由于地理位置不是特别成熟所以价格相对而言属于四里河的低洼区,但是这个板块周边还有大量的土地等着拍卖,土储非常丰厚,所以出来那些久居不下的热门板块之外,这个位置是一个好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