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恋,才能放手原谅

有天,一位同行问了我一个问题:「高老师,怎么没看你晒过那本笔记本。」

之前曾有个机构,送了合作的老师笔记本,特别之处,在于每个老师收到的笔记本,都印了老师单独的名字。

我没晒过,不是我不喜欢它,而是它印错了我的名字。我不晒,因为不希望别人看见这个错误,毕竟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机构也是。

放下自恋,才能放手原谅_第1张图片

§ 成长就是认清现实,认清现实才能完善认知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认知包括两个面向,一个是对自己,一个是对他人。包括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幻想中的世界。

生长之初,儿童往往有「全能自恋」的表现,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自己就像上帝,能够主宰所见的一切。

所以如心理学家艾立克森(ErikErikson)所言,成长是个对「认知」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

认知是一种环环相扣的能力,一项认知导出另外一项认知,一项认知作为拓展认知的前提。

譬如我们认识了食物,进而认识与食物有关的东西,譬如餐桌、餐具、礼仪等。通过认识了行走,进而推展出对旅途、遥远、回家等概念。

所以个人成长的特征,能通过认知的成长来评判,评判一个人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恐惧,是认知历程中出现偏误的结果。

永远去看别人的错,忽视自己的对错,那是一种对自己可能犯错的恐惧,是一种拒绝长大的心态。

因为一旦我们承认自己有错,跟「其他人一样」,那么我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全能自恋,因为神不可能犯错。


§ 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原谅

有时候,指出别人的错误,好像因为这个人犯了错,我们就拥有了指责他的权力。

当我们拒绝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等于我们拒绝完善我们的认知,因为我们拒绝认清现实,宁愿活在全能的幻想中。

一个活在幻想中的人,无法真正接纳现实,自然也无法接纳现实中不完美的他人,这也使得他很难学会原谅别人。

毕竟一个「自认完美的人」难以对不完美的人产生共情与同理心。

往往当我们这么处于全能自恋的幻觉,容易不经意的滥用我们的权力。

「认为自己是对的」跟「认为他是错的」,后者的概念更容易使人骄傲,就像罢凌事件,有些人看别人出拳了,所以他也参与了,可能就跟着补上一脚。

有趣的是,许多人是躲在舆论背后,默默的在满足自己的自恋。这说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无法让他们变得自信;或者现实中活得很虚伪,导致连自恋的样子都不好意思露出来。

这些人参与了一系列看似无关痛痒的罢凌行为,但无论挥在他人身上的那一拳有多轻,无疑的这些人都参与了这个罢凌的过程。

指责别人,如果方法不对,轻重拿捏不恰当,会使一个人的内心受伤,接受了过多的责难。

错误总是有它的代价,但过分的代价,就成了一种压迫、罢凌与不公平。

所以指责别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即使那个人真的有错。

我经常使用这本笔记本,并通过它提醒我,不要随意的散布他人的错误,因为那并不能证明我是对的,或者我比他高尚。

放下自恋,才能放手原谅_第2张图片

§ 结语

这么说或许有点吊诡,但我相信「是人都会犯错,这点才是不会错的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下自恋,才能放手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