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然子的鸡毛信4

学习了这么久的戏剧影视评论的课程,除了会把电脑给打开,调到电影频道以外,其余的皆是一无所知了。


但是我想,电影是个什么呢?电影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梦编织成一个花环,在赠送给我们这其中的看电影的每一个人,大家觉得这是美好的,生活才会觉得有希望。


但电影或是商业的或是艺术的,或是科幻的,或是爱情的,这都离不开表达作者的一个思考,有思考才能够留得住观众,但究其始终,表现的都是人生。同一个类型的电影,各种品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一种切入点去拍摄。


曾看过大陆和台湾的两个导演对于同一个题材进行电影的探索,都是青春。看看贴吧里一个去过台湾的人对台湾人性格的描述,以宁静安逸为住。看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那女孩》会有超出爱恋和情色的感觉,恍然呼长叹一声:“原来青春就是惆怅而又泛着像男主人公手里咬了一口的苹果的味道,一点小小的晦涩而又爽口而等待着我们去回忆,然而苹果吃过以后就不会再有了。


然而,看完《青春期》就使我感到,其实我也感到不出什么,因为里面有铺天盖地的性,暴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垃圾元素充斥在里面,看完了电影,我终于也明白不了,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为了证明屎是臭的才去拍电影呢,还是他认为屎是香的,所以想叫我们吃进去呢?对于性的描写,文学上是可以处理的很隐晦的,记得看到过一部小说,写男女主人公钻到花丛里面去了,之后他们出来了,衣服上还残留着花瓣。


这就是一种比较艺术的手法,也体现出了人的本性和一种艺术的融合性的结合,所以在张爱玲晚年出了一本垃圾小说《色戒》,在几年前被改编成电影,遭到了广泛的诟病,就是因为这个书和这部电影把情色转化成为了色情了,把无耻当做个性了,把圣女刻画成潘金莲了。所以才会被主流意识批评,就连外国人在看到这部影片以后都惊叹:“实在是太开放了。”


为了艺术而拍电影那是放屁,为了艺术而献身更是放屁,是为了奖而献身,为了钞票而拍电影才真正是导演的真实的想法了吧。”不过我没关注这部电影最后到底有没有得到奖项,不过我想如果叫这部影片得了奖的话,那么在中国的捞金导演以外还有一些导演和演员是在认真对待拍电影的,他得了奖,对于这些人实在是不公平的,做为一个导演在拍电影的同时也应该讲一点良心的。


童年人看电影是一种对世界的探索,青年人看电影是为了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的遐想,中年人看电影是一个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对生活的稳固,老年人看电影看到的就是一份感动和对以往的回忆了,所以拍电影能不慎重吗?


在有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站在一个戏台子上面呢,倒了曲终人散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个人,跑过来拍一拍你的肩膀,说:“嗨,伙计,虽然你演的不是怎么理想呢,但是我还是愿意在底下支持你,这也可以说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把,或许这个人是红颜知己,或许是爱人,或许是亲人,或许是别的,但是更要准备好曲终人散却没有人来喝彩,这个也是普遍的,希望到时候说这句话的那个人会是你吧,我翘首以盼这一天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吧。所以,我们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时候也是不能忘了底下的观众的,我们各自表演各自按自己的需要推行这部剧本的情节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然子的鸡毛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