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漠视的爱

早晨起床,知道孩子早餐吃得一点都不好,我费心费力地在厨房剥了很久的橙子,其实只是不大的两个橙子,之所以剥了很久是因为我把每一瓣橙子薄薄的外皮都剥了,还用水果刀把它们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方便孩子小小的嘴去吃。看着那橙黄多汁的橙肉,我美美地想着孩子们吃得嘴角流汁的美好画面。

可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当我兴冲冲地把满满一小碗橙肉端出来,兴奋地喊着孩子们:“宝贝们,过来吃好吃的水果喽!”孩子们继续在活动区玩着他们的游戏,没一个人过来,我想就放在桌上,当他们看到时一定会大口大口地吃。

等我忙完一顿午饭,从厨房出来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看到那盘我精心剥皮的橙肉还是纹丝不动地躺在小碗里,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口探进来,趴在橙肉上,好似也被橙肉的美味吸引,更让橙肉显得那么的晶莹剔透,馋涎欲滴,但就是吸引不了那两个小家伙。

我在心底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有些出神,似乎看到同样的桌面上那盒孤独的核桃。

老公是从事脑力工作的,费脑很厉害,年纪轻轻丛丛黑发中就频见白发。听说核桃很补脑,但更知道老公从不吃坚果,为了让坚果看上去让人有食欲,专门去超市买了一个小小的、精致的的小盒子。为了让核桃口感更好,挑了最贵的核桃买。一切准备就绪后,每天清晨,在老公起床洗漱的时候,我就为他剥六个核桃,我觉得现剥的可能更好吃。

开始的时候,老公还勉为其难地当药吃,只是为了不辜负我的一番心意,渐渐地这份心意好像不再给他动力,他隔三岔五地吃,到最后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是不吃。

那白底青花的漂亮盒子里躺着的或棕色、或橙黄、或浅黄的核桃仁一如今天橙肉般落寞。

我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陈旧的乡村小学,那个简陋的教室,那个有些发黑的课桌上有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晕白的汤里舒展着米白的面条,又黄又白的煎鸡蛋覆盖在面条上,翠绿的葱段均匀地洒在泛着油光的汤面上,这是妈妈每天为我送到教室的午餐。

不要以为我家离学校有多远,妈妈是小学老师,教室宿舍就在教学楼旁边,几步的距离而已。但那个在操场上玩得忘乎所以的我,似乎满心满眼地都是玩,吃饭被忘到了九霄云外。经常是打上课铃了,冲进教室才发现面条,才感觉肚子饿,但已经没时间吃面了,于是把面条往课桌里一塞,从此再也想不起它。

那时的面条似乎也一样的落寞。

有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在”,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爱,在当下,总是被漠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漠视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