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坑十月半

吃粽子喽,快来我家吃粽子,不要客气,多吃点……”亲切好客的农家语萦绕在耳,原来今天是农历十月半。

    农历十月半,又名庆熟节,一个属于竦坑人的特殊节日,比过年还要热闹,每逢节日,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农家人的美味,乐在其中。每逢节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包好粽子,等待亲朋好友前来品尝,临走时,还不忘让他们带一些回去。

竦坑十月半_第1张图片
粽子摆字

    远方的我似乎闻到了粽香,节日前一两天,妈妈总会把从山上摘回家的粽叶用水浸泡一天,然后用水把粽叶一片片洗净。说起粽叶,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在九月份的某个周末。第一次跟着妈妈到半岭亭那边的山上去摘粽叶,大片大片的竹林和树林,几乎见不到人,只听到山间的风声,鸟声,流水声。虽然那时还小,却也不觉得辛苦。当自己亲手摘下一片片粽叶时,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摘得不仅仅是粽叶,而是劳动成果。那时,妈妈在前,我在后,个子不高的她却背着大篮子,而我背着小篮子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没摘多少,还累得忙头大汗。辛苦大半天回家,还要把粽叶一片片叠整齐,方便晾晒保存起来。据说,粽叶要保存一段时间之后包起来的粽子才好吃。

竦坑十月半_第2张图片
长辈包粽

    在浸泡粽叶的同时,糯米也要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洗净之后晾一下才能包。农家人就是实在,包粽子准备的材料齐全,陈年的老火腿,红豆,蜜枣,板栗,高粱(这个现在很少有种了) 一一备好。包粽子时,会在糯米里放少许的盐和自家种的菜籽油。一斤糯米大概包五六个粽子,个头看着不小,更实在的人家,包的更大,不像现在在外面看到的粽子,三两口就没了。粽子不但要包的美观,还要包的紧实,不然放锅里一煮松散就不好了。

竦坑十月半_第3张图片
竦坑特产

    粽子包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煮粽子也是有讲究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用大块的干柴来烧,火力小了不行煮不熟,还要防止中途不能断火,火候没有控制好,煮出来的粽子很可能是半个生的半个熟的,这样质量就降低了。一般一个大锅可以煮几十个粽子,所以煮粽子时间比较久,需要将近两个小时。快煮熟的时候,会听到水咕噜咕噜地唱歌,兴奋不已,而此刻大锅四周会冒出热腾腾的水气,随着而来便是一股粽香,不禁让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狼吞虎咽般地享受妈妈包的粽子。

    粽子起锅之后,要晾开,等冷却时,六个或者八个一串串好挂起来,这个时候的粽子挂起来放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坏,等下次吃放在锅里煮或者直接切片放油锅里炸,都是不错的选择。采用自家种的糯米包制的粽子特别有糍性粘性,口感不错。

竦坑十月半_第4张图片
粽子多多

    除了粽子,豆腐也是一道节日美食, 在节日前一两天,妈妈总会操起爷爷留下来的做豆腐工具,开始做一桌白白嫩嫩的水豆腐。别看小小一桌豆腐,制作过程也是比较繁琐的,至今也没学会。刚做好的豆腐用来烧豆腐汤还是豆腐炖肉,味道极佳。吃不完的豆腐,可以放进油锅炸起来存放,变成金黄金黄的煎豆腐,放点盐存在缸里也不会坏,煮火锅的时候切一两片进去,甚是美味。还有豆腐包,辣椒包等等,也是我们村当地的特色美食,百吃不厌。

竦坑十月半_第5张图片
津津有味

    提了美食,也不忘提提家乡的氛围, 往年在家过节时,镇上的一些小商贩会来村里摆摊,小车站,小桥头,街道都会摆上。卖衣服,卖餐具,卖被子等等,吆喝声,嬉闹声,流水声,声声入耳,好不热闹。一般持续五天左右,方便了村民购物的同时也让商贩满载而归,互利互惠。

    今年的节日氛围更为浓厚,这两天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摄制组在我们村拍摄录制十月半传统民俗活动,如若节目播出,算是真正第一次让深山里的竦坑村走进大众视野,对传统民俗节日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今年主办方溪头镇政府联合承办方竦坑村委会,县广电台等单位一起举办“醉美风光,原味传承”民俗文化节。而作为在外地不能回家的游子,只能隔着屏幕默默感受家乡浓浓的节日氛围,也祝福家乡越来越好。

竦坑十月半_第6张图片
央视记者


    抬头望着异乡的明月,不禁泪流满面,深深地回味着妈妈包的粽子,想不到,转眼十余年了,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没能赶回去和爸妈一起过节,而粽子也成了永恒的美食和想念。

  明年,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回家和爸妈一起过农历十月半。

竦坑十月半_第7张图片
庆熟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竦坑十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