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安排过自己的死亡?

你,有没有安排过自己的死亡?_第1张图片

文|懿嘉

1

前天参加好友琳父亲的葬礼,遗体告别的时候,琳痛哭的直至昏厥。

琳的父亲生前是一位厨师,富态和善,川菜做的一流,嗜辣如命的我没少在琳家蹭饭。

去年,琳爸爸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进行了全胃切除手术。

为了抑制癌细胞扩散,接受了腹腔热灌注化疗。60分钟的煎熬,腹腔加温到42摄氏度,大汗淋漓近乎虚脱。治疗结束后,腹部阵阵绞痛,平时烧菜热油溅在皮肤上眉头都不皱一下的男人疼得冷汗直流。

经过药物、放疗、化疗一系列的治疗后,琳爸爸日渐消瘦,从原来的170多斤下降到90多斤,颧骨高耸。

饱受折磨的琳爸爸不止一次说:我不想再治疗了,我撑不下去了!

每次,琳和家人总是鼓励琳爸爸:坚持一下,我们都离不开你,再挺一挺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最后一次在医院见到琳爸爸,他带上了呼吸机,切开了气管,浑身上下插着各种管子:静脉输液管、肠胃减压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以及隔几分钟就要吸痰。

这么挺着、熬着,直到灯尽油枯!

处理完琳爸爸的后世,琳的情绪一直无法平复,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父亲真的就这么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家、离开了她。

琳一次次的懊恼自责:我现在闭上眼睛就是爸爸浑身插满管子的样子,不能说话不能动,任由器械在他身上这头接着那头。他之前不止一次说受不了了,撑不下去了!是我们太自私,顾及不到他的感受,只想留他在我们身边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

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理应自然而然。往往是人们对死亡的横加干涉,才让死亡变得痛苦且漫长。

2

我爷爷是一个腿脚闲不住的人。年轻时走南闯北奔波生计,年老了走西家串东家喝茶聊天。

这么一个在家待不住的男人,意外的胯骨骨折,让他人生最后的六年在轮椅上度过。

轮椅上的六年,一点一点消磨着他的锐气。让一个掷地有声的掌家人变成了脾气糟糕的怪老头。

他抽烟酗酒、喜怒无常、无理取闹。因为烟酒,一天几次和奶奶大吵小闹;霸气一辈子的男人,晚年却经常在儿孙面前委屈流泪。

最后的几年,因为脑梗、血栓爷爷频繁的进出医院,每次病情稍微好转就吵着闹着要出院。

他不止一次说,等我不行了就让我在家吧,别再送我到医院受那个罪!儿子们都说好!

爷爷过世前一天又被送到了医院急救:心脏按压、电击、心内注射···

隔天下午,爷爷过世了。

爷爷很幸福,有七个爱他的儿女。因为爱,他们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开,哪怕知道收效甚微,也要尽力抢救。

对于病人而言,临终的抢救只是最后体验一次生命的疼痛,因为医护人员对病人不会温柔以待,病人的感受不重要,命最重要!

对于家属而言,明知收效甚微依然坚持抢救,更多的是在争取时间,争取延缓亲人离开的时间,争取让自己接受现实的时间。

3

看过一部关于安乐死的纪录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选择》,深受震撼。

57岁的西蒙·宾纳在2015年1月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后,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生命。

西蒙说,“在知道诊断结果前,我过得非常美满。”他毕业于剑桥大学,事业成功、家庭和睦、夫妻情深、女儿娇憨,好友中的领袖人物,派对的灵魂。而运动神经元疾病会让他失去语言能力,进而逐步瘫痪,最后呼吸衰竭而死,这样的结果对西蒙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他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就已经做出了决定,要么自杀要么想办法安乐死。

伴随着与妻子黛比的多次商讨、亲朋至友的陪伴、劝导,西蒙与病魔展开了近10个月的抗争后,最终在瑞士的一家机构进行了安乐死。

这部纪录片,我是揪着心看完,心酸!触动!震撼!

当西蒙的妈妈说:我再也没有儿子了,是吗?

瞬间泪奔。

我曾经想过,如果有一天缠绵病榻,我一定不会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我希望我在生命终结的前一刻依然能够感受生命的美好而不是忍受病痛的折磨、连累家人为我焦心、受累!

4

生而为人有时候很无奈,因为我们既不能选择出生,多数情况下,也不能选择死亡。

在我看来,失去对生命选择的权利,就是失去了生而为人的尊严。

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不能安详离开,反而要被迫接受心脏电击、气管插管、心内注射等等各种抢救措施,即便急救成功也不能完全摆脱死亡,需要依靠各种器械维持生命体征。

这样的生命,只是躺在床上的肉,没有一点点的鲜活!

试问:有多少人愿意被插上各种各样的管子维持生命,身不能动口不能言,最后终结在冷冰冰的ICU?

对于死亡,每个人都有本能的畏惧,然而凡人终有一死,能够有选择有尊严地面对死亡,才是好死和善终!

5

二胎政策刚刚开放的时候,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段子:

不管养孩子有多艰难,一定要生两个;

等我老的快死的时候,我怕一个孩子拿不了注意;

如果是两个孩子,那就不一样了:

老大:咱们把氧气拔了吧?

老二: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有没有安排过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