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多真的不压身吗


技多真的不压身吗_第1张图片
图来自网络

关于技能囤积欲: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词,技多不压身。技多真的不压身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词的出处同时也参阅了一些文献资料。粗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词实际上是出于这样一个背景:大家也许在一些电视剧或者是小说里面看到过,古时候一些江湖人士在街头卖艺为生。如果甲精通的技艺比乙的多,那么赚到的钱可能就相对多一些。就表演这个项目来看,观众往往是抱着猎奇、寻求刺激、娱乐身心的心理去观看一场演出,而愈加丰富的技艺或奇特的表演则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技多不压身”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标题说的“技能囤积欲”。

这其实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平衡关系。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技艺可以被替换为产品,观众可以被替换为消费者,这个观点也就大致相当于一个企业产品覆盖面的问题。当然也不可简单说产品越丰富越能挣钱,这需要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竞争环境下去考虑。而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这句话还是否适用?我觉得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职业生涯领域的技能培养模型

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以及拥有的各项资源都是有限的,在总体上是一种守恒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发展技能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各方面的条件能否满足,一味贪大求全并非明智之举。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培养技能的出发点,是纯粹的江湖卖艺的思维,还是适应当下竞争环境,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初衷,抑或是其他的原因。

新精英创始人古典老师关于人才的培养模型有过一个讲座,他是把人的才干的培养分为几个阶段,知识储存阶段、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修炼为才干。如果我们把整个一个技能培养到才干,按照满分100分来计算,那么第一阶段知识的积累和储存最多只能到60分,当知识能转化为技能就能达到80分的水平;第三个阶段,技能修炼为才干之后可以拿到90分到100分。举个广为流传的例子,庖丁解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庖丁之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谓的神遇之境,就是当我们的技能变成才干之后,身体和技能就会真正的融为一体,解决问题就像是呼吸一样简单,靠自己的应激反应就能完成。当然这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才干的状态。


技多真的不压身吗_第2张图片
彼得德鲁克(图片来自网络)

要达到这种状态可能需要我们耗费不仅仅是一两年的功夫。我们把每一项才干比喻成一座山的顶峰,当我们以一种技多不压身的求学之心去学习就好像是每一座山都知道了半山腰甚至更低就折返,然后再上另一座山,到最后虽然爬过很多山,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彼得德鲁克是一个很出色的技能培养大师,在很多领域都是佼佼者,很多人也许会把他的事例作为例证。但是研究过他的一生后你会发现,他在某个领域一扎根通常就是两三年,而这期间,他是一种深耕细作的状态,去专研,去深度的学习和积累,大量地练习。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达到这项技能的顶端,然后带着这样的技能跳跃到另一个领域,又开始深耕细作。

跨界的本质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的一生都有很多擅长的领域,但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的专注点都在一个技能的培养上面。关于他为什么能从一个领域轻松跨界到另一个领域,也许能力迁移说可以很好的解释。古语有“万变不离其宗”,还有“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各个领域在外部的表现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底层的逻辑、指导思想是相通的。换言之,当达到一个领域的最高峰之后,我们获得的不仅是技能本身,同时还有方法论、世界观上的认识和积累。举个例子,也许每个人在工作上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会被总结为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比如麦肯锡方法论、工具论,或者Get things done的工作方法、系统思维、结构思维的解决模型等等。这些底层的东西就是跨界需要的基础能力。

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增加大家对于技多不压身这句话的认识,以及对于所谓的权威观点要保留一种质疑的态度。经得起质疑才能成为真理。当然真理也并不是绝对的,都要放到历史的、比较的视野中去认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在已有的领域保持专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多真的不压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