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家人整理为何总是失败?

在收拾房间这件事上,跟家人冲突和摩擦,是很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我的数据库里面,高达50%的人表示,想学习整理收纳是为了改造家人。更有高达75%的学员表示他们虽然尝试过,但并没有达到改造的目的。

这很正常。

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一些自己都看不惯的缺点,或者说是坏习惯。当我们有意愿地去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时尚且困难,遑论别人呢。

除了数据之外,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一位我的男学员在约见我的时候痛心疾首地控诉过。『老师,我跟女朋友要扯证了,但是我有个事情非常纠结,就是她太乱了。我们现在一起住地方已经被祸害了,我刚买了新房,一想到结婚后新的家也要变得这么乱,我都不想扯证了。我想让她来上你的课,她不乐意,怎么办。』

我说,当然了,不是她要来上课,而是你要来上课,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在一个状态当中,谁觉得难受,这就是属于谁的问题。觉得难受的那个人改变,而不是让对方改变。

为什么这是自己的问题呢?




1. 我们是否采用了错误的沟通方法?

在生活的鸡毛蒜皮中磨灭了耐心,不少人所谓的改造,简单粗暴表现为提醒、唠叨,甚至是抱怨和指责。当我们这样去改造家人的时候,家人往往变得越来越逆反和不耐烦。

很显然,指责、抱怨、嫌弃,不论是从语言还是行为上,都让另外一个人产生不安全感,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攻击。

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对方很难把注意力真的放到事情上来。当对方感觉自己被嫌弃的时候,很难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即使一时迫于压力,有了一些行为上的改善,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

当你要改变对方,对方的安全感一定会发动、防御你。因此,你要告诉对方,你不用改,你可以保持原样,你想怎么样都可以。这样会给对方安全感。

在对方觉得没有威胁的时候,他们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2. 我们是否低估了对方改变的难度?

整理和收纳,从人的理念到操作办法上的差异都会导致结果差异很大。

具体到咱们的爹妈。我们这一代,相对物质丰裕,收纳整理为一般人所知。咱们的爹妈生活的年代物资匮乏,甚至都没有收纳这个词汇出现。

我们看电视机是个消耗品。他们觉得是个值钱货乃至资产。我们觉得需要用收纳用品,他们觉得用塑料袋装就可以了。我们觉得好东西要赶快用起来,他们觉得好东西得省着、供着,不能轻易用。

如此种种,两代人的观念太不同。

老人家的行为我们看不惯,也许对方却觉得这是正常的。就说明了观念相差很大。

在观念相差很大的基础上,对方也许并没有改变的需要。而除非对方正好有改变的需要,那么我们的改造,当然都会受到对方抵抗。


3. 我们是否错误理解了整理收纳的本质?

整理,跟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相关的。是否需要一个物品,是否觉得一个物品好与坏,大部分取决于这个人的价值观、对物品的理解、感受。

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我们觉得好,但对方觉得不行;或者对方觉得这个东西很好,我们却看不惯,希望他能够扔掉。

表面上看起来是扔东西,其实是碰到了对方的价值观和心理。

收纳,反映了我们的思维结构。因此,不同的人对物品有不同的归类。

当我们去归类放置别人的物品的时候,因为思维结构不一样,被我们归置以后可能对方找不到了,觉得不方便了。

物品,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还是一个人的心,一个人的思考方式。

劝一个人整理收纳,就是在劝一个人改变她的生活习惯,她的心,她的思考方式。


4. 我们整理好自己了吗?

每当我们难以包容别人时,多半是因为我们心里已经没有空间。转回头,我们自己的物品整理好了吗?我们收纳好了吗?当对别人开始生气的时候,其实往往是自己还做得不够彻底,不够完全。

完成自己的整理,做好自己的收纳,让自己心空出来,多些空间。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去包容一个不愿意整理收纳的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劝说家人整理为何总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