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可以为了情怀“任性”到底?

很多人都说,公益人是靠“情怀”过活的人;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平凡前行、特立独行。

在善工,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为了那份品质与尊严,他们做着自己的选择,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今天故事中的婷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多少人可以为了情怀“任性”到底?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封有“情怀”的求职信

“昨晚我看了中国正能量,看到你们为这样一群特殊群体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爱,我真的很感动,看到重度脑瘫儿童,在你们的帮助下能够做这么多事!看到胡老师强大的内心,脸上时刻洋溢的笑容,我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我觉得你们真的太伟大太了不起了。我也很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哪怕只有一点点!”

2014年6月,婷老师给机构发来了一封很长的“求职信”,真诚的介绍着自己家庭的近况换工作的原因,生涩的讲解着自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机构信息。一个人事主管,放弃过往的工作经验,为了一个节目的触动,选择了从零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实够“任性”。

胡大说:“大龄心智障碍成人的ISP(个别化服务计划),更多需要支持者本身热情度,从婷老师的“求职信”,看到了她的真诚和善良,如果勤奋努力,相信能成为一个好苗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娃就敢接

为了心中的“情怀”,追寻着意义与价值,婷老师进入了机构,开始学习做一名ISP老师。当被问及,毫无特教经验的她,有无担忧顾虑时,她笑笑说:“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没有接触过特教,总觉得事在人为,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好的。”

当接触孩子以后,婷老师才知道,特殊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仅凭满腔的热情,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开始四处的“求医问药”,白天向同事们请教情绪处理方法,晚上回家恶补理论知识。

开始的目标很简单,就想能多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想通过自己的热情和真心,去打动孩子们,获得家长和团队的认可。

不成熟的心态,团评遭质疑

2015年,那是入职一年多后的一天,她带了一年多的孩子突然情绪大发作,动手抓了她。孩子情绪发作时无意识的动作,却让她崩溃了。

她说:“我当时心里也在默默的告诉自己,要忍着去找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孩子发脾气本来也是正常的。可越想越觉得,我用心付出一年多,他居然会伤害我,就是觉得很委屈,眼泪止不住的就出来了。当冷静下来,也知道当时的表现太失态了,并不是一个成熟老师应该有的反应。”

从那件事后,团队成员对她的质疑更加严重,有人认为她非科班出身,有人认为她太感性,让她不太适合这个岗位。2015年底,机构推出“德尔塔考核体系”,对在职员工团队进行半年度基础考核,考核内容中有一项是团队测评,全体的伙伴为彼此的职业精神、工作专业度等进行打分。这次的匿名测评结果,让她受伤不轻。

用一年的时间,给自己一个蜕变

当得知自己的团评结果时,感性的她哭肿了眼睛,总觉得这么努力,却没有被人看见。她找“老师”分析原因,“老师”告诉她:“有时候,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就不一样,现在你或许被看成了灰色,但重要的是,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颜色,想成为什么颜色的人”。

她是一个渴望被认可的人,希望自己的闪光点被人发现,所以她一贯高调,但她却不是一个自负的人,当发现自己不对之时,会进行自我的反省,进行自我的调整和改变。这一年,认真的进行分析后,她也明白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自己的热忱、在专业上需要突出、在心态上也需要学会自我调适、更需要得到团队的信服。

2016年,是婷老师低调改变的一年,尽管到了年底竞选小组长时,她仍然未能如愿,却更激起了她证明自己的决心,用时间慢慢积累着自己的改变,用时间证明自己能行。

从孩子角度出发,与家长“合作”

“作为一个妈妈,最初我是怀着敬仰的心态和家长们相处的,特殊孩子的家人很好的撑起一个家庭,为孩子们付出的一切,都是让人感动的,总觉得应该为他们多做些什么。可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变得专业一些,课余时间多给家长们支支招,彼此的配合不仅让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让沟通愉快了许多!”

通过3年多的学习总结,婷老师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ABA的强化、消退等技巧,但她更倾向于,与新接手的学员建立感情。她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主动满足孩子们的某些需求,但现在建立感情的方法,却并不仅仅再是简单的付出情感,而是有“小心机”的融入一些专业技巧,从而达到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的同时,让孩子们也潜移默化的学习一定的“规则”。

她说有一天,不太善于表达的宇宇站在面前,突如其来的说“婷老师,我爱你”时,她是幸福而感动的;曾经“小皇帝”般的锐锐,在家长的配合下,变成了现在的万能小帮手,这是让她很欣慰的。

终身学习,初心不忘

“以前,我想成为一个传说般的女强人,拼命的工作。有孩子以后,想要成为一个辣妈,努力的将家务和工作都做到极致。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突然发现自己平和了许多,只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于我的学生们,我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于我的女儿,妈妈是一个好的榜样。”

为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老师,能够更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她重新报考了教育学专业,开始像大学生一样专研教材,为考试需要在辅导完女儿作业后,悄悄的复习到深夜。为了自己最初“任性”的理想,成为能够帮助更多特殊孩子的人, 在让自己变得更专业的路上,她从来不肯停歇。

三年多的时间不长,从菜鸟时期的不适,到成为优秀特教老师后的游刃有余,都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热忱。或许婷老师,并不是最最优秀的老师,可她的成长历程,却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最怕“用心”二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少人可以为了情怀“任性”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