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然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很難做到“不知不慍”,故我讀《論語》是為反省自己。人便是很難做到遁世無悶,很難潛心下來做事,便是對前些年自己的檢視與反省。

從前文得知,因為自己身體的一個小狀況,要立志從我們自己的文化里找出答案和解決的方法,雖之前也讀過南懷瑾先生的書,對中國傳統文化略知曉了些,從南師那裡曉得中國的文化是相通的,你知曉了一,也便能知曉了二,是見了樹木,也見了森林。算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初步的基礎。直到那年自己身體的小問題,便開始留意中國的醫學文化,當時也看了《傷寒雜病論》,但完全不知所云,什麼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全然不懂其在說什麼,更不知道為什麼太陽證時要用桂枝湯,藥的的配伍什麼都不懂。但我還是沒有灰心。

偶然,亦屬必然。

我在一個讀書訂閱號裡曉得了槐軒學派,川西夫子劉止唐,火神派始祖鄭欽安,扶陽論壇,之前了解過的《易》、《道德經》都派上了用場,從火神派那裡曉得了一個“陽”字,這個以後作專題講。這些都曉得了之後,回頭過來再看鄭欽安之《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真是如撥開雲霧,重見天日之感,亦就在這時,我重新了解了桂枝湯、四逆湯,包括靈活運用之桂枝法、四逆法,也嘗試了火神派第四代傳人盧崇漢之《扶陽講記》裡的方法,自己的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