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记忆

前不久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电影院的规模很大,内部分成若干小型影院,可以同时上映七八部电影。室内的装潢豪华,影院内音响效果感觉尤好,3D电影就如同置身其中一样,很有余音绕梁的意味,跟我曾经看过的电影确是不可同年而语。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够看场电影就得算作精神盛宴。在农村看电影是没有专用场地的,县里的电影放映队在一个村放完一场,下一场就要到其它村子,有时跟我们村隔着五六里地,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会凑群去看。当时看过的电影有《少林寺》、《神秘的大佛》什么的,印象最深的是看《神秘的大佛》时候,其中有个“川剧变脸”,手在脸前一晃,瞬间就换上了一副新面孔,连续的变出四五张怪诞狰狞的面目,看起来异常恐怖,把我们都吓得要死,没等电影放完就一个个赶紧的回家了。我们村是公社里的大村,人口又多,所以村里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电影院,利用村委大院在空闲的晚上放映,是露天的那种。我们再也不用走很远的路去邻村看电影了,让人不满的是以前看电影都是免费的,以后看电影需要花一角钱买票了。影院里是没有座位的,需要自己带凳子,外村来看的人因为路远一般不带座位就站着看。在露天影院里最大的坏处是正放着电影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观众就顿时作鸟兽散,由于下雨而没有看完的电影事后怎么处理我记不得了。

放电影是用的那种老式的电影放映机,机器打开后有两个直径很大的胶片盘,就像两个连在一起能转动的轮子,把影像投到远处硕大的幕布上。放映中间需要换片子,因为一部电影经常好几个地方同时放映,几个地方顺序放映,就有专门的送片员传送胶片盘。这期间会有片子跟不上的情况,甚或有时会拿错了片子,此时正是逃票的最佳时机,因为电影刚开始放映时,往往查票的会到处盯得比较紧,不容易混进去,当电影断片时影院一片漆黑,可以从墙上跳下去趁乱快速地跑到人群当中,一旦融入人群就安全了,这种跟影院的管理人员斗智斗勇的情形会让人感到紧张,但也非常的过瘾。当然也有不慎被逮住的时候,只有乖乖的被赶出去,当天晚上是不敢再爬墙进去了。

看电影不仅是孩子们热切的期望,小伙子也可以借机搭讪看电影的姑娘,说不准还能找个媳妇呢,不过我们那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进去的太晚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到银幕的背面去看,我们称之为“看反面”,因为画面是反着的,有些别扭,大人一般都不愿意看,但并不影响了解电影内容,所以当我们在正面没有好位置就会去“看反面”。

虽然那时看了不少的电影,但电影的内容都忘的差不多了。印象里有那种间谍战影片,有国军的美女间谍,留着卷发、穿高跟鞋、身上穿着时尚靓丽,现在想来应该是导演要把敌方间谍塑造出那种生活灯红酒绿、奢侈腐化的样子,使人生厌,但那时好像我们都没怎么觉得她多么让人憎恨,相反还觉着装扮的很时髦,看完电影好久还会议论起哪一个女间谍长得更漂亮,这个结果与导演的初衷可是相差甚远了。

后来在中专学校上学时才有机会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去看电影。到了周六晚上如果资金允许都会去离学校比较近的东方红电影院去看场电影。记得当时看过《红高粱》、《摇滚青年》《最后的疯狂》《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等。同现在电影院不同,那时候整个影院一次只能放一部电影,影院特别的大,估计足够坐千人,里面的卫生状况很差,通风又不好,经常会有一种特么别难闻的味道,不过当时的影院基本都是这个样子。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就是“夜场电影”,连续一夜不停地放电影,一个晚上要放五六部,如果没地方住,可以买个夜场电影票熬上一晚上,电影票的价格也不贵,比单独看一场电影要划算很多。当时有老家同学来找我时,就有过看夜场电影的经历。毕业以后有一次去东营出差,晚上找不到住宿的地方,还看过夜场电影。

在寒冷的冬夜,影院门口卖的热奶茶、王氏熟梨也是很值得怀念。那时的冬天比现在感觉要冷,看完电影一出影院,口里呼出的气都是白的,冻的浑身打寒颤,一定会去买一杯热奶茶喝,如果零钱多就会去喝一杯梨汤,因为梨汤的价格要贵很多,当时是二元一杯,这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每个学期的零花钱也就几十元钱,所以梨汤通常是不舍得喝的。

时间过得好快,现在的影院各方面的条件跟那时相比不知强了多少倍,也曾买过王氏熟梨。不知为何,却再也没有了曾经看电影的那种感觉,也没再喝过如那年一样美味的王氏熟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院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