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让我好好陪陪您

                      妈妈,请让我好好陪陪您

                                    ----居家防疫读《此生未完成》有感              

     有时,邂逅一本好书足以让人心房颤动,甚至泪流满面,《此生未完成》便是这样的书。2020年居家防疫期间,我宅在家里仔细读完这本特殊的作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这本书之前,我在网上浏览过一些关于作者于娟的故事。她是海归博士,复旦大学的年轻讲师,却因罹患乳腺癌芳华早逝。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她写下抗癌日记,尽管病魔缠身却展现了明朗的生命力。2019年国庆,我从书店买来这本书,因工作忙碌匆匆翻阅后便搁在了书架。年底因工作的事,心情有些压抑沉闷,元旦节休息时在书架看到这本书便再次翻阅。越翻越觉得其中滋味深长,于是我回家过春节时也带了这本书,打发十个小时的火车旅程。

     原以为正月初六就可以返回成都,结果爆发的疫情打乱了很多安排。我被迫宅在家,没想到这是近年来我待在妈妈身边最长的假期。我十二岁那年,妈妈和爸爸离婚了,妈妈带着我生活。从青春期的叛逆到成年后的自力更生,我和妈妈似乎“渐行渐远”。初高中的寒暑假我习惯回老家去,留下妈妈在县城工作。上大学后,我理所当然地找勤工俭学、找同学玩、出去旅行等借口减少待在家里的时间。避开妈妈,因为我觉得她总是爱唠叨,懂得不多,不会跳舞,和我没啥共同语言。

      才回家的头几天,我理所当然地吃喝睡懒觉,不理会妈妈一如既往的唠叨。被迫延长的假期,我决定充实自己。那么,先用心看完带回来的这本《此生未完成》吧。没想到这一用心看,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动和震撼。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病隙日记”“人间烟火”“唯念芳辰”,各自呈现了作者抗癌治疗的所见所闻,对疾病的分析,对生命的反思,对亲情的感悟,一些诗歌随笔等。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如此的叙述,浮躁沉淀了,伪装剥离了,喧嚣停止了,只有一个善良的女人对生命单纯的向往和反思。

    于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作家,但她的文笔简练深情,富有才华。她的患病遭遇令我同情,对生命的反思令我敬佩。最重要的是,她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反思对我影响很大,最直接的改变就是我对妈妈的态度。

     于娟在书中写着:“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觉得做好了手头的事情,就有时间陪父母......无头绪地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没多少意义,陪伴父母的时间已经不多。”我回头看自己的成长路径,一直是远离妈妈的。初中毕业,十四岁的我执意去离家三百多公里外的重庆读高中。读大学,又离家七百多公里。我渴望长大,渴望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优秀的。转眼间,黄毛小丫头已经二十七岁。

     我和妈妈的共同记忆少得可怜,甚至我们一起过年的时刻也屈指可数。她过去这些年在超市打工,为了挣加班费除夕也值班,我则去乡下外婆家过年。午夜,在我热闹玩烟花的时候,可曾想过独自在家的妈妈有何感受呢?我和于娟一样,自年少离家,一直在飞,越飞越远。在她生命的最后,她感到惭愧和后悔,曾经没有珍惜和父母家人的相处。我很健康,也总以为回家的机会还多,却不想随着时间流逝,我和妈妈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

     想到这些,我心里一阵疼痛。我坐下来,认真地看妈妈的脸,她的皮肤不再光洁,甚至有了淡淡的瘢,发际线后退,白头发冒了出来。我记忆中的妈妈不是这样的呀。我问,妈妈你有什么心愿么,需要我为你做什么吗?她摇了摇头回答我:“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妈妈就满足了。”顿了一下,她又说:“要不你给我画几张画吧,就像你读初中时送我的那种贺卡。”我才想起多年前我给她送过手工贺卡,这些年我习惯了花钱买围巾、护手霜等送给她,却忘记了手工礼物的温度。

      接下来的日子,妈妈有些意外,彷佛这个认真听她说话、陪她看电视、给她做手工卡片的女孩不是她的女儿。她问我怎么变了,我告诉她《此生未完成》作者于娟的故事。她听完我的叙述,眼角红了:“幺儿,我想于娟的妈妈希望女儿健康活着,哪怕不读博士,做个普通人。你是个要强的孩子,我希望你一定要健康,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的眼角也红了,才明白别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妈妈关心我飞得累不累。

     疫情期间病毒无情,我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居家防疫,我放慢时光的脚步,体验到久违的母女亲密感,也反思了成长的意义。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忽视了亲情。洗净铅华,感悟生命,感恩《此生未完成》带给我的震撼和改变,愿于娟在天堂安好。


     作者:宋雨霜,90后土家族女孩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请让我好好陪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