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们的主人公,名叫冒襄,出生于1611年明朝末期,字辟疆,小名倒很有趣,叫作绳绳,江苏如皋人。他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少年时便以文章出名,与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并称“明末四公子”。身外虽风流多情、挟妓饮酒,心内却壮怀天下、经世济民,而他与董小宛悱恻凄婉的爱情故事也广为传颂。明亡之后,冒襄便退隐归乡,潜心治学,不从清廷诏令,遗民气节与文人姿态依然令后人敬仰。
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毛泽东
名士贵胄,风流文采少年科场失意
如皋冒氏,先辈是蒙古族人,为忽必烈的后裔,说来也是有皇家血统。冒襄的祖父冒梦龄入太学研读,文学造诣颇深,父亲冒起宗进士出身,精于治学,文章常被人赏识,伯父冒有恒也官至监察御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且爱民如子,一家人全都是学霸。在如此富有才学和气节的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冒襄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神童”的称号——“两岁涉四方,十二称文章,束发侈结交,鸿巨竟誉扬。”
而年少时的冒襄就很喜欢寄情山水,十岁登四川的平都山时被壮美的秋色深深折服,回乡后做梦还时时梦见四川的瑰丽景色,于是就写下了一诗。
万里曾趋巴子国,江山易别七年违。
壮游昔日蘧蘧梦,揽胜今宵栖栩飞。
猿鸟数声魂欲绝,烟云满袖是耶非。
觉来明月空香远,疑趁秋风天上归。
——《辛酉侍家大父宦平都数年梦续胜境枕上偶成》
冒襄在十四岁时将自己之前写的诗集结成册,名曰《香俪园偶存》,并且寄给了时任南京礼部侍郎的大书画家董其昌代为指教。董其昌读了冒襄的诗文之后对其赞不绝口,称冒襄的才华与唐朝的天才少年王勃不相伯仲,还当即亲自给冒襄的诗集作了序,之后《香俪园偶存》便刊印问世了。
“其人如浑金璞玉,此间有伏龙凤雏”,这是冒襄对自己的评价,由此可见青年时代的冒襄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气魄。而明末朝廷政局混乱,阉党横行,作为进步学士,冒襄与“明末四公子”等人,经常针砭时弊,通过集会、发檄文等自己的方式同阮大铖为首的阉党正面抗争。
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个报国梦,冒襄亦然。但是命运似在故意捉弄他,又似在帮他,不愿意他沉入这腌臜浑噩的明末官场,使得他在从崇祯三年(1630)的第一次赴南京科考,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最后一次参加科考的这十二年间,共五次赴考,均未能如愿上榜。明末的科举考试,行贿之风盛行,有钱就能打通个中关节,就能有机会上榜。而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不是赞美皇帝的“英明圣武”,就是夸赞权臣们的“丰功伟绩”。而冒襄不愿意违背读书人的操守,也不愿意趋炎附势、歌功颂德,他的文章依旧立意鲜明、直陈时弊,故而终未得时局所容。
名场十载未逢时,愁魔病鬼交相簇——《下第感怀》
这是冒襄对腐败塌陷的明末朝廷的绝望和控诉,也是对自己失意的这十几年一个最终的交代。至此他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名将史可法曾举荐他为官以及朝廷对他的进行了征用,冒襄皆推辞不就。
得遇红颜,百转千回佳人终成眷侣
虽屡试不第,但在参加最后一次科试的前一年崇祯十四年(1641),冒襄遇到了平生第一次想厮守一生的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之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人公陈圆圆。
那时候时冒襄从家乡如皋乘舟到南岳省亲,正好路过姑苏,一日在外饮酒归来,同行的人说这附近有一名姓陈的名媛,唱戏唱的特别好,不可不见。
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是日演弋腔《红梅》以燕俗之剧,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回,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影梅庵忆语》
第一次见到陈圆圆的时候,冒襄就被陈圆圆仙子般的面容,曼妙的歌舞所深深折服,如痴如醉。而陈圆圆也对这位风流倜傥的公子一见倾心,临别的时候冒襄牵着陈圆圆的衣袖对她说还希望能跟她再次见面。陈圆圆当即就应道:“太湖旁光福的梅花开了,很好看,公子能明日天亮后就随我一同出游吗?”天一亮便出行,可见陈圆圆对冒襄的热切之情。但是冒襄赶着去探亲,他的父亲当时作为前线官员,也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于是只好婉言谢绝,而陈圆圆也表示能理解,两人相约八月的时候姑苏城再晤。
同年八月,冒襄陪着母亲一起返回家乡,虽然当时自己的父亲刚被调到了已是敌占区的襄阳,心中焦虑万分,但刚到西湖,冒襄便派人打听陈圆圆的消息,可见心中对陈圆圆之看重。而在崇祯十四十五年间外戚猖獗,于江南地区遍访佳丽,强取豪夺,因而吴越地区的名媛历此劫难者甚巨。听到坊间传闻说陈圆圆已经被权贵窦霍家掳走,冒襄起初犹如深坠谷底,怅然若失,感叹今生再难得此佳人。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在一偏僻幽谷处,寻得几经虎口脱险的陈圆圆,两人都欣喜万分,品茶畅聊了一整夜。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陈圆圆就化了淡妆来晋见冒襄的母亲,母亲马氏典雅庄重,一样也很喜欢陈圆圆。
经历了磨难,又感受到了温情,加之也非常欣赏冒襄的才华。于是当天晚上,陈圆圆便对冒襄说,除了冒襄,没有其他人是她可以托付终身之人了,希望冒襄可以接受她。陈圆圆突如其来的告白让冒襄有些无措,而碍于种种礼教的束缚,且当时父亲还在战乱之中没有音讯,冒襄表示自己不敢贸然定亲。但陈圆圆的回答,却是令人感动的三个字,我等你。于是两人就此定下了婚假之约。
在等待的日子里,陈圆圆也写了好几封信给冒襄询问情况,无奈冒襄正全力解救父亲于为难中,无暇顾及,却不知彼时的苏州正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冒襄安顿好父母,便立马转头去寻陈圆圆,但等他到了的时候,留给他的却只有一座空屋。不曾想仅仅在十日之前,窦霍又来掳人,将陈圆圆强行带走,转而被献给了吴三桂。
失去了陈圆圆的冒襄“怅惘无极”,就这短短的十日,倘若冒襄能早到十日,他们两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也许都会发生变化。而对于陈圆圆来说,失去了爱情而又卷入了无尽的政治旋涡之中,着实让人几多感叹。
而对于董小宛和冒襄,其实两人相识的时间更早一些。在崇祯十二年(1639),冒襄再次乡试落第,苦闷失落便来苏州散心,听闻苏州有一名媛唤为董小宛,年纪不大,但色艺无双,于是打算慕名拜访。但是接连去了好几次,董小宛那段时间正好逗留太湖的洞庭山玩乐,所以都没有碰到。直到冒襄打算离开苏州,临行前又去了一趟董小宛的住所,这次人倒是碰到了,但却说是已然喝醉。冒襄倒也很从容,在外等了一阵子,等董小宛醉意稍退,再出门相见。
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五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影梅庵忆语》
可能是酒意还未完全退去,使得董小宛迷离懒慢,未发一言,但也因此将她映衬得更加风姿绰约。冒襄是又惊喜又怜爱,但是又担心她困倦,于是便匆匆离去了。
重逢是在三年之后,冒襄听闻董小宛的母亲刚刚过世,她自己也因为受到了权势人家抢夺的惊吓而卧床不起,便决定前去探望。推门而入,屋内微光氤氲,桌上摆满了盛药的容器,而虚弱的董小宛只身躺于榻上。两人交谈一会后,因担心董小宛身体,冒襄也欲起身离开。但董小宛表示原本近来都是吃不好睡不好,但看到冒襄之后,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就执意要留冒襄。于是两人在榻前一同饮酒聊天,冒襄几次三番想要告别,却都被董小宛所挽留,只得告知其明日要启程去见父亲,要事不敢耽搁时日,这才得以离去。
翌日拂晓,冒襄刚准备出发,后面董小宛已经化好了妆,整理了行装,决意陪同冒襄一起上路,冒襄是劝不能劝,阻不能阻。旅途艰辛,一路舟车劳顿,一连二十七天,每一天冒襄都劝慰董小宛离开,但董小宛也拒绝了二十七天,坚持要陪着冒襄一起。最后,冒襄只得跟董小宛解释道,不是自己不愿意带着她,而是目前父亲的安危未可知,自己也打算去参加科试,无暇顾及自身情感,而且董小宛自身名媛的身份也比较敏感,需要自己回家跟长辈斡旋商量,也急不来,待要紧的事都解决了,再慢慢解决此事。董小宛也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内心虽万分不舍,还是掩面送冒襄只身离去。
但这一次,冒襄守住了自己的承诺,在回家之后,便迎娶了董小宛。入冒氏之后,董小宛恭敬顺从,贤良仁爱,深得家中长辈喜爱。在和冒襄九年的相处时光里,两人志趣相投,患难与共,帮助冒襄评选文章、稽查誊抄,是他的红颜知己,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冒襄在董小宛病故之后感叹道:“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可见两人感情之深厚久远。
社稷难扶,归隐避世终守忠义气节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倾覆之后,为躲避旧党迫害和乱军滋扰,冒襄举家搬回了如皋老家的水绘园。在水绘园中,他和往来的名士诗酒唱和,一边整理文稿忙于著述,一边积极推动各项文学交流活动,为明末清初的文人遗民开创了一个桃花源。他以君臣大义为底线,多次拒绝清廷的绶官请求,就算是晚年贫病交加,靠卖字为生,依旧拒绝出仕,守住了自己的文人气节、遗民之志,令我们后敬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