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校园市场没那么难!

近日,笔者看了一个STEAM教育中主打“A”(Art)的教育产品“艺狗盒子”,是一个从单点切入的创业公司,在今年十月份融到了6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

笔者从该公司的业务布局发现,他的推广方式,或者说是他的商业逻辑就是从B端校园开始:首先与B端公立学校合作,作为“课后三点半”“通识课”的场景补充;随后,在合作的学校附近设立体验馆,作为对有兴趣的孩子课后的深入体验服务场地;最后,家长购买其家庭订阅服务——作为系统培养的最终服务产品。

切入校园市场没那么难!_第1张图片

不得不说,在认知度不高的STEAM行业中,想要获取大量的用户群体,并促使用户发生其付费行为,通过B端市场向校外导用户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当然,在教育行业中,这只是冰山一角。纵观整个行业,向B端输出资源合作的企业比比皆是,方式和目的也各不相同。

那么这些教育企业在向B端学校输送什么?教育机构在B端的合作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最早和B端达成合作关系应该属于与教学相关的硬件设备提供商,由他们来给B端学校提供如电子白板、交互智能平板等。当然也不乏一些其他教育企业的提供与其服务相对应的软硬件,像实力雄厚的新东方向公立学校提供一套包括平板在内的Okay智慧课堂,提供教学资源、互动教学系统、作业测评、学情分析等服务。另外在一些新兴行业,如STEAM素质教育,正如前文所说,各个创业企业为了提升家长的接受程度,早早地开始跑马圈地,抓住政策利好,向学校提供素质教育的课程,提供如机器人的硬件设备。


切入校园市场没那么难!_第2张图片


其次是课程内容上的合作,如传统的图书出版商会提供部分的教材资源,尤其是中南传媒、凤凰传媒等为代表的这类公司,其存在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和渠道优势,在图书出版业务的基础上,顺势进入数字教育领域;此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会向高校提供校企合作课程,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作业帮、猿题库也开放了平台题库,为B端提供相关的教学服务。

第三是为B端学校提供教育信息化工具,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工具呢?就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的工具。校讯通可以说是较早的工具之一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上有着亿万级经费,有极高的付费能力。付费学校对产品推行力度及使用频度及意愿的强度更高,有利于驱动学校常态化使用。而企业端也可通过付费方式筛选真正认可产品的学校。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教育行业对于上游的资源需求极高,企业面向的B端正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面向教师、学生、供应商等多方,可拓展的服务也会更多样化。对于很多教育企业来说,二者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而非简单的金钱产品的交易。

首先就是双方可以参与人才的共同培养: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培训机构通常都会与高校合作,互通人才,近期笔者查阅了一个“产学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机构和学校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机构从学校获取生源,而是二者一起共建专业班、特色班等,由学校来收取学费,机构从中抽成。在学校在校期间,二者共同培养学生,或者先生现由学校培养,在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再到培训机构培训。这样的做法,达内教育正在试行,效果喜人。


切入校园市场没那么难!_第3张图片


在K12领域中,去年11月“学而思”宣布向全行业输出其教研、教学、系统和管理能力,尤其是教学这块,很有可能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师模式”进行。将双方的服务打散、重组,做到了优势互补,这样的双赢局面,有资源的企业怎会错过?

另外,随着某些行业领域内部竞争的白热化,企业会慢慢向B端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闭环:瞄准教学环节,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如直播课堂、教学云平台、智慧家长课堂等,和B端学校形成“线下教学、课上服务、课后互通”教学闭环。在K12教育领域,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就全面开放了VPS进步可视教学体系全系列产品(包含进步可视教材、互动课堂、进步可视公众号和精雕细课等)。

向B端输出教研内容无疑也是机构跑马圈地的另一体现,既能够表现实力,又能够向行业树立标杆。

B端校园市场还有机会吗?

首先,随着三通两平台在中小学的普及,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成为下一个重点,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提供支持。

对于教改和教育信息化,老师和学校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教师评价系统、高校实践培训等都是企业可以切入的点。

最后,从14年开始,新高考改革从浙江、上海开始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进,学校普遍需要走班选课、综合素质评价等系统来完成教学;另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丰富的课程是学校面临的难题之一,而这也是企业的机会所在,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有成功的尝试,如青橙创客的STEAM课程、少年商学院的财商类课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切入校园市场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