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塑料棚”

韩国电影《燃烧》。

它的意义在于冷俊地呈现了他国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又不同思想的两类人的日常生活片段,并引人深思:是不同的阶层导致了不同的思想吗?

没有给出什么更明确的答案。其实阶层不是什么不可弥合的鸿沟,最终的思想感情的各执一词才是让这个“世界”看起来残酷的渊薮。

本这个人,认为那些没有社会、工作保障的,没有家人与朋友关心的女子们就是街区郊外废弃的塑料棚,应该等着被人烧掉。然而这种无用、脏乱、无价值的衡量,他有资格下判断吗?自己活得好好的,却不让别人活;自己吃得好好的,却不允别人吃饱。用一点点恋爱的小伎俩和自己富二代的身份,哄哄单纯的贫穷女孩子,给她们一点归属感与安全感,内心里却无比鄙视她们孤单的生存。

谁是“塑料棚”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谁是“塑料棚”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是的,本这个人就是世界的毒物,势利眼的毒物。他的内心有巨大的饥饿——做什么都不能令他全然当然地快乐。的确,已经杀了人却仍然没有赎罪的内心,就是一个脏瓶子,在里面装什么能干净呢。

谁是“塑料棚”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谁是“塑料棚”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然,以我有限的见识,在周围的世界,像本这样的变态应该很少见的。可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这样一个少见的罪犯,向我们指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很多人没有犯罪,可是很多人存在着“罪犯心理”——高人一等地鄙视另外一类人的生存,“无用”、“毫无价值”,是贴给他们的标签,用名利作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包括衡量生命。如果观众没有警醒到这个指示,只看到犯罪的诗意激情,他是不是也该被自己吓出黑泽明所说的“蛤蟆的油”呢!

恋爱中的分分合合很常见,然而一开始就怀着玩完就弃的心态不是很阴暗吗,甚至对这种阴暗视而不见又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现实中一些男人玩弄抛弃女孩如敞履,他们没有杀死她们,可是他们杀死了她们身体的一部分,扼杀了生命中美好的年华、希望与爱情。换了一个又一个女友,没有人会提及之前的那些,就像她们已经死掉一样。说起来,想越过阶层还是难,原因之一就是这个上层已经腐朽不自知。

常见的对待鄙视的回击就是还以鄙视,可怕的则是你无法觉察到电影中本这样的隐藏的鄙视——要剥夺他人的人生与生命这种程度的鄙视。


书扬,2018年7月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是“塑料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