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说健康】山人浅谈“平辨脉”

大浮数滑动阳脉,

阴病见阳生可得:

沉涩弦微弱属阴,

阳病见阴终死厄:

阴阳交互最玄微,

浮中沉法却明白。

阴阳脉皆五者,

脉从五行生也。

邪在表则见阳脉,

邪在里则见阴脉。

阴病见阳脉者生,

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

如厥阴中风,

脉微浮为欲愈,

不浮为未愈是也。

阳病见阴脉者死,

邪自表达里,正气亏陷,

如谵语脉沉是也。

《活人书》

谓杂病与伤寒脉不同,

其实同也,

况伤寒中亦有杂病,

杂病中亦有伤寒。

伤寒杂病脉之阴阳一而已矣。

自《百证歌》举其概,

丹溪发其微,

然后知脉当从仲景与叔和

《脉经》,

不当泥高阳生之《脉诀》也。

浮脉察表之实虚,

伤寒先辨人迎,

及传而变,

次别诸经。

尺寸俱浮太阳表;

浮而紧涩是伤寒,

浮而数者热不小;

脉尺寸俱浮、

有力有神者,

可汗;

脉迟者,

不可汗。

浮而缓者是伤风,

宜解肌,

不可汗。

浮大有力热易晓;

浮而长大(太阳)合阳明,

浮而弦大少阳了。

中切阳明少阳经,

尺寸俱长阳明病;

浮长有力兼太阳,

无汗,宜发汗。

长大有力为热甚;

当解肌。

长数有力热可平,

长滑实大宜通利:

尺寸俱弦和少阳,

凡弦脉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

弦迟弦小弦微虚,

内寒宜温。

弦大弦长滑热盛。

热甚宜解。

沉脉察里虚与实,

尺寸沉细属太阴;

沉微少阴微缓厥(阴),

沉迟无力阴气深;

脉沉微、

沉细、沉迟、

沉伏无力,为无神,

为阴盛而阳微,

急宜生脉回阳。

沉疾有力为热实,

养阴退阳邪不侵。

(待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劉说健康】山人浅谈“平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