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中庸之道,我们是不是对它有误解

不走極端,不唱高调;一切都按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原则来行动;

不缺位,不越位,暨不过头,也不掉队;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力的去做,以利益到他人为坚持的准则。即使暂时得到的支持少,也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自己能够做到的就要做,不可做的,就不要做;可以做的,自己又有能力做的,就勇敢的去做。

以上,是个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可是,在过往受过的教育来看,好像人们对中庸的理解有些误差,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和稀泥,没原则,老好人。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太不相信中国人的智慧了,如果老祖宗的智慧是这样,想想应该就不现实,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要相信,有些我们自己听起来不相信的东西,多半是被我们扭曲的中国文化。

中庸是常人之道,是我们都能够做到的,只是本来是常道的部分,可是我们很多人依然做不到,就觉得这个东西深不可测,慢慢的被人误解为是“和稀泥,没原则,老好人”。

作为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到最基本的本分,不是要求人人都追求圣贤的境界,这似乎有些不现实,可是即使不现实其实如果你期待做到,也是可以的。人人本来皆为圣贤,既有如来智慧,只是被无名执着所遮蔽,所以总是远离了“中庸”之道。

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都做不到,基本的规则都无法坚守,人生不可能幸福。比如我们如果做教师,最基本的准则是“身正为范”,如果作为教师最基本的都无法做到,其实在教师的角色上,是远离了”常识”,教师这个角色本省就要求了她和其他职业所不具有的标准,在这个认识上,为师者就要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要求,则会在其他职业来看可能是唱高调了,可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些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必须做到,这就是“中庸”之道。

以德抱怨?

中庸是常道,是平常人都能做到的普普通通的“道”。

比如说到”以德报怨”,几个人能够做到,事实上我遇到别人对我很好,我却无法做到对他很好,或者还用 好心去汇报,说心里话,我做不到。甚至我以德报德都很难做到,又如何要求人人以德报怨呢?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以德报怨”,这是很高的标准。

做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看人,根据对方的根基来做选择,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一直抱怨简单说就是看着办,但是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随心所欲”,而是根据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处理。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伊尹:“何事非君,何使非民”

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样的领导不是领导,什么样的下级不是下级?

现实是你的领导不可能事事时时做的就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而下级也是如此。你不可能说你对下级或者领导不满意,你就不做事情了吧!我们作为个体,不是要看别人是什么人,而是要看自己是什么人,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在什么样的领导下面都能工作,什么样的下级也能领导。孟子认为这是对的,就该怎么做;按照佛教的观点,个人业个人受,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不是别人怎样我才怎样,这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我们作为社会人,也要有这样的认识,要做对自己,如果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学会担当角色赋予自己的责任。在角色的责任范围内,可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可以是条件的基础,如果可以做,又有条件做,却不做那就是懈怠,如果没有条件,能够创造条件,而且可以做,是有意义的我们也要勇敢的做。这就是“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3中庸之道,我们是不是对它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