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打工女孩》随想

读《打工女孩》随想_第1张图片
timg.jpg

这几天读完了《打工女孩》,这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人张彤禾,大家对她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老公就是有名的纪实中国三部曲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之前读过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和《寻路中国》,很是喜欢,然后再读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觉得同样也很不错。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反映底层普通人生活的纪实书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非常巨大,然而在这巨大变化的背后,底层普通人的生活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可惜的是国内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这些普通人的变化,然后成书的。

《打工女孩》主要描写了两个打工女孩敏和春明在东莞打工的一些故事,她们初中毕业十六七岁就远离家门,来到东莞打工,虽然条件非常艰苦,她们依然在努力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看了书中对打工者以及农村的一些描写,非常真实,我老婆曾今也属于打工女孩中的一员,在工厂里有过两年的经历,我看网上的评论有一些人对这本书也存在很多质疑,我看了之后,可以说,很多质疑都是没有道理的,有些质疑也是质疑者或者质疑者周边的人缺乏那种生活体验所凭空发出的。

我本来来自皖南山区,书中的敏跟我同龄,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除了我们几个成绩比较好上了高中以外,其他同学都外出打工了。虽然书中的主角之一敏是湖北的,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就感觉就是在写我老家周边的人,所以感触剖多,也倍感亲切。

我老家山多地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的父辈开始外出打工,父辈们外出打工主要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他们外出打工也多以手艺工为主,有木工,油漆工,泥瓦匠等等。我父亲也是在1994年左右开始去浙江南浔的一家家具厂做油漆工,刚开始一天只有15块钱,不包吃住,也没有任何休息日。

后来,等到我们这一辈逐渐长大,大部分人在初中毕业,甚至有些人就小学毕业,就开始外出打工,就像书中所说的,“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要么直接进工厂当个流水线工人,更多的是跟着一个师傅做学徒一到两年,然后再开始单干。他们打工基本上都集中在江浙一带,比如浙江湖州的织里,那是一个童装小镇,基本上全镇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小工厂,我们那边学裁缝的大部分都在那里打工。

新一辈们外出打工跟老一辈们还是有点差别的。老一辈们外出打工有着维持家庭生活的压力,也基本干的都是传统的手艺活,或者就是工地上体力工人;而新一辈们外出打工至少在开始的好多年是不存在家庭的压力的,至多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同时外出干的工种也多了很多,有搞房屋装修的,有搞水电的,也还有进各种电子厂的。

当然,父母对孩子外出打工也是有一些要求的,特别是女孩子,由于农村大部分都存在比较严重男女不平等观念,父母都希望将女孩子在结婚前将其控制在自己手里。比如我老婆当初特别想继续上学,但是她父母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就坚决不让上,于是初中毕业就不得不出去,刚出去打工时,她的爸爸就给她办了一张银行卡,让她将每个月的工资都打在这张卡里,这跟书里的敏的情况有些类似。当然我听我老婆说,她就打了几个月,然后也就没再打了。

是的,新一辈外出打工后,慢慢的开始接受了新的思想,也在慢慢的摆脱家庭对其的控制,这和老一辈打工者也是有所不同的,他们可能由于压力所迫,基本上就只专注于更多的劳动,从而期望获得更多一点的回报。就像书中敏所说的那样:

“如果我只是上学,出来打几年工,然后回家,结婚生孩子,”敏说,“那我这辈子就白活了。”

新一辈更多外出打工的人拥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再是仅仅维持生活,而更多的是想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能够在城市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迁移不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现在待在家里才丢脸。

现在看老家曾经那些早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城里安了家,有的还是在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买房安家。也有一些人通过多年的努力,自己也当上了小老板,在小县城里生活的也算滋润。

随着外出打工者的收入的提高,他们在大的家庭里的地位也很快提升,慢慢地他们开始指导起家庭的里生活。看了外部广阔世界的年轻人也开始感慨读书的重要性,他们也开始督促自己的弟弟妹妹们要更好的念书,争取能够上大学,毕业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

打工者们不仅仅带回来的钱,也带来了新的思想,他们在外接受的新的习惯后,回到家里,慢慢的开始影响家里的其他人。现在农村里的人开始更加注重了卫生习惯,也慢慢的开始摒弃一些旧的封建糟粕思想。一些老的繁琐的繁文缛节也开始改革,村里的人都时兴说一句“新事新办”,就是说新一代的人要开始用新的规矩去办了。代表着他们也已经开始接受了新一代人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农村输出的年轻打工者也在逐渐减少,同时城市里的各种工厂的福利待遇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改善,工人的技能水平也在慢慢提高,更多的工人都是出自职业学校的学员,很少再有那种刚刚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的打工者。《打工女孩》也成为了中国发展道路上一个时代的反应,也慢慢的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打工女孩》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