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穷二白的开始
最近做了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辞职到深圳创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一穷二白的状态开始创业,甚至连具体要怎么实现创业都是模糊的。
按照理性的分析,安全的做法是有资金或者有项目可以做的情况下才是最佳转型的时候。
但目前的状态只不过是可以在深圳以最小可行性的方式运行而已,不至于没饭吃,也不至于没有后路,只不过后路代表着耻辱罢了。
那么我依靠的是什么,敢于挑战这个艰难的路途呢?
依靠的是我的学习能力,成长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
践行,品味喜欢
当我收拾了两天自己的东西,即将离开原来的公司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阵“悲伤”扑面而来,那时候是半夜12点。
就这样,在家休整了几天后,来到了深圳,一个同学的合租房子里。
房间很小,只有八平方。
床很小,让我回想起学校的宿舍床。
啊!这就是在深圳工作的感觉吗?——但是我内心毫无波澜。
我的内心毫无波澜,虽然我之前在家里住,有着一张大床。
有偌大的客厅,两个卫生间,不用自己做饭不用自己洗衣服晒衣服。
但内心如果仔细品味一番,我既然是“喜欢”的淡淡情绪。
喜欢的不是这个环境,而是我为自己而活着的感觉,而是没有约束自由的感觉,而是深圳这个城市的感觉。
我甚至喜欢自己,那个敢于跨出舒适区,寻找突破的自己。
我知道内心那个“懦弱的自己”都在羡慕“勇敢的自己”。
践行,品味混乱
现实很糟糕,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才能走完这个0到1的过程。
更可怕的是,我甚至对第一步怎么迈出去没有任何清晰的思路。
我面对的是未知与混乱。
庆幸的是,我有自己的提前布局,我之所以敢于一穷二白的来到深圳,也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同学”。
他已经自己出来独立做项目一年多了,在深圳混的还不错,但是一个人发展受限,也是他邀请我了很久一起来深圳创业。
其实就算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创业方向仍然是“不得已”的状态,目前的计划是“最小可行性”方案——生存优先。
以他原有基础上的业务,先帮我度过一开始的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与开拓可能性。
而我现在之所以仍然是混乱状态,原因就是做的项目内容,与我长期赖以生存的技能有很多区别。
简单来说是从建筑设计转型成室内设计。
也就是说,如果我是一个缺乏快速独立自学能力的人,我也最多只配当一个“打工仔”。
我开始学习很多新的软件技能,因为有相关性与具备信息获取渠道,学起来是很简单的。
难的是把自己的知识互联,在形成能力闭环的同时,突破主流的思维局限性,形成跨界优势。
而在闭环形成之前,我大部分时候都会面对混乱。
践行,构建飞轮效应?
写作真的是我的救命稻草。
知识的互联与碰撞,绝大多数发生在我写作的时候,而不是先有想法再开始写作。
就像我可能找到了,适合我的一个飞轮动力——跨界知识碰撞,突破原有思维,践行反馈。
这个飞轮要转起来非常难,因为需要大量的真实反馈才可能一步步推动,而且只是个人能力的飞轮,无法像商业模式那样具有自我成长的效果。
但目前我最需要的也是能力上的突破,进入下一个级别的能力,才能有可能在市场上做更多的可能性。
毕竟投资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确,而这个飞轮实际上很早就开始积累了,只不过原来的环境没有太多践行的机会,缺乏真实反馈。
践行,重修自学
写到这里,我对下一步的方向明显更加清晰了,而我原来要写的内容就是关于自学的。
很明显,在这个阶段里,我最重要就是拥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而不是什么具体技能。
因为只会一两个技能是无法让你创业成功的,你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无止境的。
自学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自己学会一个技能那么简单。
因为自学方法也是分等级的。
进入具体的自学方法,自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处理文本信息。
* 第一级,阅读一段文字,或者听一节课,你能不能抓住它的要点。
* 第二级,是有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从一堆书里找到答案。
* 第三级,是建立自己的系统。
这是万维钢老师的总结,可以说让我对自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我应该处于第二级很久了,这是一直以来比别人学的快的原因,我可以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与答案。
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有一定完备性的系统。
虽然在离职之前,我为公司做了一个“建筑外立面标准化研究”,但我认为那个成果仍然是较低级的层次。
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但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东西从思维方式到逻辑都有问题。
可能是我的境界根本不足以呈现这种级别的东西,但从这个角度来看,市面上的那些标准化产品研究,很多也是不合格的,大概就是可以凑合用吧。
意识到思维的局限性,这使得我更加渴望拥有更多自学的时间与践行的机会。
践行,读者的反馈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是非常非常难看清楚当下自己的状态的。
庆幸的是我一直在写作,总会有一些反馈出现,而这些反馈很多成为我用来“衡量”自己状态的一把标度尺。
比如说,当时在学习李笑来的栏目的时候,有一位读者就给我留言说,很羡慕我可以在看完文章之后有那么多感悟,甚至还可以与自己的知识发生关联,用的很多也是自己的语言。
这段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深刻并不是因为欣喜,而是因为我知道了我曾经是这样的学习状态。
因为我并非一直是这样的学习状态的,绝大多数时间其实就是“混乱”的状态。
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已经堕落到不愿意思考的地步。
那种状态自己是很难自知并且“想”走出来,甚至想到了,也只是停留在想这个阶段。
但我记得那段话。
然后自己开始觉得“不甘心”,内心的力量又开始觉醒,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写一篇文章,八九不离十的可以重新启动“学习状态”。
所以,不管工作太繁忙,生活再艰难,写作这个被证明无数次的方法,是不应该放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