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觉得,学习、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达成目标的。从小我们常听到的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这种励志名言。于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这一信念,就牢牢的植入了我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了潜意识和人生信条。如果今天我要告诉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呢?其实我们真的可以不用费力,就能轻松地达成目标。而这种能力,是我们一出生就携带在DNA里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努力,“努”这个字上面是个奴,下面是个力,感觉是要很费劲地驱使力量做某事,这种状态下心理感觉是很辛苦的,我们要跟自己的力量抗争,奴役它为我们做事。我们主观上觉得某件事情是对的,所以用自己的头脑来克服懒惰或者拖延,用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坚持。当然,这里说的“不努力”,不是躺在床上睡觉,什么行动都没有,目标就会自动实现。而是我们轻松愉快的行动,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完全无需动用意志力来对抗消极情绪。
提摩西·加尔维的书《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到“不努力”地实现目标。加尔维是美国著名的网球教练,与其他专注技术训练的教练不同的地方是,他还很关注运动员们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加尔维甚至认为,顶尖体坛选手的的比赛,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选手自己内在的较量,而不是和其他选手的比拼。由此,他也成为了美国运动心理学的第一人。这本《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也入选了全球50部励志经典。
加尔维在书中主要探讨的是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但是这种方法,其实可以被我们用到各个领域,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方法。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自己。我们的身体里其实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是自我1,就是自己的头脑和意识,另一个是身体和潜意识的自己,也就是自我2。作者认为自我1是负责下指令的,自我2是负责执行指令的。他们的关系怎么样呢?其实自我1并不信任自我2,所以总会在自我2行动的时候,不断质疑指责,这种关系的不融洽就是做事低效费劲地根源。如果可以让他们关系和谐,就能够轻松“不努力”地达成目标。
接着我们来看看,要如何促成他们关系的和谐,达到身心合一。第一步,不带评判的观察目前的行为。认真观察自己目前的情况,同时也要仔细观察要学习的东西。第二步,清晰的描绘出期待的结果。第三步,顺其自然,信任自我2.第四步,不带评判的观察结果,继续学习和观察。
我们来仔细说一下每一步要怎操作,和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流程,我们可以看看婴儿学走路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用婴儿来举例子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婴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不用大人主动去教,孩子就能学会怎么走路,怎么说话。但是随着我们年龄渐长,学习技能和语言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费力气,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用错误的方法学习,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先来看看婴儿是怎么学走路的。一般在学走路的时候宝宝还不会说话,那么她学习的方式就是观察,模仿,完全无需大人语言上的教导。
第一步,观察。宝宝会观察他身边的大人们是怎么走路的。第二步,清晰地描绘出期待的结果。宝宝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就是站立的人是什么样子,走路,迈出每一步是什么样子。特别重要的是,宝宝这会还不会说话,所以文字或者语言对他不构成什么影响,他只是需要观察想象一个画面就够了。第三步,信任自我2,就是信任自己的身体。这对宝宝来说,是天然就能做到的一件事情,因为她的自我1还没有强大起来,根本没有产生自我评判的意识,当他跌倒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用,因为在他的脑海里还没有被植入这种负面的评判意识,所以他的自我1不会去指责自我2,这对成年人来说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第四步,不带批判的观察,继续观察学习。孩子在一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难免会跌倒,这种跌倒不会造成宝宝对自己的指责,她会看看自己哪里做的和大人不一样,然后调整一下,作下一次尝试。
而大人在学习中会怎么样呢,我们学习新的东西时,动作难免会不标准,这时候内心就有一个声音跳出来跟自己说,这样做动作是错的,自己怎么这么笨呀,怎么就做不好呢,这种自我评判,就是自我1发出对自我2不信任的信号,这种信号造成了自我1和自我2关系的恶化,自我2在下一次做出尝试的时候,也会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肌肉僵硬,导致结果更糟糕。这时候,自我1又会跳出来指责自我2,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努力了,怎么还是没得到好结果,还是这么辛苦呢。
接着我们再说一说这几个步骤起作用的原因。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都是观察,第一个观察是观察我们学习的对象,最后一步的观察是观察自己和目标的区别。观察为什么重要,想一想狼孩就知道了,被狼养大的人类,因为她的观察对象是狼,所以狼就是她的模仿对象,最后她就学会了四肢爬行的走路方法。所以设定一个好的观察目标是很重重要的。
第二个重点是,想象一个清晰的描绘出结果的画面。为什么是画面呢,因为这就是自我2,也是就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的母语,我们要和自我2沟通就要通过画面这个母语来告诉它怎么做。,而不是用语言来下达指令,这样自我2是听不懂的。这一点其实和著名的《吸引力法则》是一样的道理,吸引力法则里用到的“视觉化”的方法,就是这里说的清晰描绘结果的画面。就是用画面来告诉自己的潜意识,来和自己的潜意识沟通。
第三点,就是信任自我2。这一点是整个方法中最困难的一点,因为我们头脑里冒出来的自我指责,就是我们不信任自我2的表现,我们又很难控制住这种声音。解决的办法就是“专注于当下在做的事”。不要让思维去回忆过去的事,无论是好的或者坏的,也不要去展望未来的事,无论是恐惧还是渴望。就是把专注力放在当下。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这样就可以做到信任自我2.
第四点是不带评判的观察,在学习打网球的过程中,动作难免有不标准的时候,当我们观察到自己做得不够标准时,不去指责自己能力不足,发力不对。因为每一个动作本身并无对错,只是和自己的目标有偏差,但动作本身并没什么好坏。我们只是简单地观察,调整就好,不要进行负面评判。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曾经提过一个特别厉害的教练,他说话不多,对运动员不鼓励也不批评,只是在学员做出动作的时候,简单地观察,并给出改进指令。其实这位教练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第四部中的“不评判的”观察。他帮学员承担了这个角色,精准的提出了改进建议。特别要注意的是,他不会跟学员说,你做的动作是错的,而是说左边再用力一点。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有这样一个随时帮我们观察的教练,但是我们可以自己来充当这个角色,成为自己的完美教练。
虽然《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整本书围绕的是如何训练网球运动员,但是这种方法却可以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完成目标。书中的举例主要是放在体育技能上,怎么把他延伸到其他的学习和时间中呢?
最日常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找到具有你欣赏的品质的人,运用书中的四个步骤来模仿她学习和处理事情,慢慢的就会发现那些你欣赏的品质已经成为了你自己的品质。这也是为什么会说,你身边最亲密的六个人,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在日常的相处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如果你想不到要去模仿谁,或者你的榜样不是你经常能接触到的人,恰好你已经为人父母,宝宝就是最好的模仿观察对象。因为婴儿天生就是身心合一的,观察和模仿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成年人来说真是特别有启发的学习。
同时我们也能从这本书中学会怎么让自己的孩子轻松地学习,轻松地完成目标。当你下次再想教育孩子怎么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加尔维的建议,放下对孩子的说教和评判,信任宝宝的天生力量,让他自由的观察和模仿,让他自己调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尽量去做那样的人,孩子自然就会学习到。放下说教,更可以让孩子信任他自己,不对他自己做负面的评判,成长为快乐又充满活力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