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三过,用心学 | 记《略论第6课》

文/扬蹄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晴

朱熹曾在《训戒斋规》中写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除三过,用心学 | 记《略论第6课》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菩提文宣

这句话说明了读书时心到的重要性。

那如何做到心到?又如何调伏我们的心呢?佛法的闻法轨则里有记载,即除三种过。

第一种过:覆器

“若器口下覆,纵天降雨,必不能受。如是虽临法会,若不属耳而听。”
比如一个碗或一个杯子,这些器皿本来是可以装东西的,但如果把它倒过来,口朝下,就不能装东西了。哪怕天下大雨,也是装不进水的。就像是庄严的法会,虽然信众到了法会现场,但没有专心聆听,就像覆器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总是强调要以空杯的心态的来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心不在焉的心态,是很难真正学到些东西的。

第二种过:诟器

“或器虽仰而内不洁,虽受得,不堪饮用。或虽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或虽无彼等诸(过)失。”
杯子本来要装水,但里面却有墨水、酱油、醋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干净。那注入清水之后,我们得到的,就不再是纯净的水,而是被污染和改造过的水。就像我们在听法义的时候,虽然用耳朵听了,却带着拣择的心态,用错误的观念评判法的高低,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接受,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不接受;或是发心有问题,带着名利心、错误的分别心及各种烦恼闻法,这些属于意乐有过,不是清净心闻法,就像诟器一样。
不少人对佛教都会有误解,觉得它是迷信或像是传销。这就是因为说者不能如法地说,听者不能如法地听,将法义带着个人经验色彩加以传播,从而影响大众对法的认识、实践和传承。

第三种过:漏器

“或内虽洁,虽不染,漏而弗住。若于所闻义而不坚记,以妄念等而失坏。”
杯子虽然干净,但底下有裂缝,装再多的水也会漏掉。就像我们虽然认真听了法义,但听完就放下,不再进一步忆念和思维,法义就不能在我们心中扎根,就会忘记,就像漏器一样。
从心理学角度,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看,我们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为此,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过度学习”这一概念。即:复习强度要达到150%,让记忆力更加牢固。
佛法对遗忘的解决办法是强调的是忆念,让法和实际生活相感应。运用佛法就像浇灌种子一样,在生活中,让佛法在内心生根、发芽、结果。

除三过,用心学 | 记《略论第6课》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菩提文宣

在年轻气盛的日子里,从前我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意义在哪里的?为什么生而为人,对众生对他人不能有高傲和轻蔑的心态?为什么学习佛法就一定要视师如佛?…对这些观念的培养,除了让我更加约束自己外,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呀!

本节课也解决了我的困惑。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的话,那这场修行修的从来都只是自己。当我们以恭敬心对待他人,我们的心也就是很神圣、很清净的,当下就被净化了。反之,当我们谈论哪个人不好,或想到世间一些污浊现象时,就会进入凡夫心态,陷入烦恼和人我是非。而这种烦恼会把自己封闭住,阻碍一颗平常心的培养。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佛法博大精深,仍需慢慢修心…


《佛理》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佛理的理解

佛理博大精深,加以个人的想法和同学们在读书会上的经历分享,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济群法师的《略论第六课》

参考资料:2019.03.28  1组小共修同学们的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三过,用心学 | 记《略论第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