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

这本书的作者叫作约翰·科尔曼。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员,被人们称作是英国“最懂青少年的人。”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让家长们觉得很困难?甚至有很多人认为,那是人生当中最难度过的一个阶段。

首先,我们能看到他看得见的变化。什么是孩子看得见的变化呢?比如说,他的身体明显发生了变化,他的情绪、他的社交,还有他的学习。

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社交变得越来越复杂,情绪变得越来越起伏不定,身体也发生快速的变化。但是,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之外,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变化。

首先,青春期这几年大脑的变化,是人生当中变化最快的第二个阶段。大脑变化最快的是人刚出生的前三年,其次,就是青春期的时候。青春期的时候,大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儿呢?简单点讲,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第一个,是前额叶皮质。它是孩子产生逻辑、理智、创意、控制情绪的地方,就是更接近于人性的这一部分。第二个,是杏仁核。这时,它也在快速地发展。杏仁核就是自我保护,“打”或者“逃”,让人变得很激动,即更接近于动物性的那一部分。第三个,是海马体。与学习有关的部分,是由海马体这个地方掌控的。

当他的杏仁核发展的速度要优于前额叶皮质时,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危险的行为。“有些青少年不事先思考,不考虑其行为后果。因为此时大脑中与快乐和激励相关的部分,比大脑中与思考和推理相关的区域功能更强大。”就是杏仁核的那部分太强大了,所以导致有时候,他不顾后果地去做一些事情。

而如果一个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他的海马体就会受损。海马体长期受损,会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过大的压力,还会导致他的前额叶皮质发展缓慢,杏仁核的发展变得更快。所以,在一个家里,如果父母经常用暴力的方法对待孩子,或者用过度唠叨的方法对待孩子,你就会发现,这孩子会变得特别暴躁。这个暴躁的感觉,是有它的生理依据的。这是由于他的杏仁核被你不断地刺激而影响的。

除了大脑的变化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在孩子体内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就是激素。在青春期的时候,第一类发生巨大改变的激素,是性激素。

其次,就是皮质醇和血清素。皮质醇是让你感受到压力的部分,血清素是让你感受到压力放缓的部分。在一个孩子身上,他的皮质醇和血清素的分泌会突然增加,忽上忽下,这就是青少年为什么会摇摆不定的原因。他的情绪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因为他体内激素在发生改变。另外,还有一个快乐激素叫多巴胺。我们现在到了中年以后,就会发现,你很难为一个事特别兴奋。你得到一个东西,高兴得不得了,能跳起来,小孩子可以。小孩子为什么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励,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体内的多巴胺的分泌量也比我们大。

这些就是我们要理解的,青少年跟大人生理层面的不一样,一个是来自大脑的结构,一个是来自于激素的变化。


所以,我们会看到,青少年观点很复杂,这是他的第一个特点。他一会儿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一会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他一会儿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会儿觉得生活虚无缥缈,他的情绪转化很快。第二个,是情绪容易走极端。另外,他的分寸感比较弱。他在努力地尝试走进成年人的世界,他在努力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但是他把握不好那个度。这个度的把握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体内激素的稳定。

总体来讲,青春期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内心矛盾摇摆不定。

第二个,是他对自己的形象很难满意。

第三个,可能大家会有体会,叫作有时候见到父母就会生气。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只要跟父母在一块儿吃饭,好端端地就觉得,爸爸吃饭这个样子实在是太难看了,这吧唧嘴受不了。小时候从来不会——在进入青春期以前,他对于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会有任何反应,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会有一种愤怒的情绪。他觉得,你能不能别这样?你就算简单地问他一个问题,他也会觉得——你不要烦我。他们见到父母就会容易产生生气的感觉。

第四个,他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他想问题、思考问题更多的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全世界的爱好;他把自己的偶像当作全世界人的偶像。他觉得,你们都应该喜欢这些人,但是没想到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偶像是谁。

第五个,他特别在意个人的隐私。有些事如果在10岁以前,或者再更小一点的时候,他会无所谓,让大家拿出来讲。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不愿意了。

第六个,情绪和人际关系多变。你会发现,他一会儿跟这几个孩子好了,过两天闹掰了,又跟那几个孩子好了。另外,他的情绪起伏不定。

青春期会延续到什么时候?通常来讲,基本上要到25岁。在25岁以前,这个人的大脑还没有停止发育。然后他还经常会产生控制不住情绪的这种愤怒的情况,这是青春期的一个基本生理变化的概况。


那么,作者说,其实你要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不愿意跟你沟通。他会跟你说,他会交流,但是,记住这么几点。

第一,他不总在你选的时间里跟你交流。不能说你随时想交流,他就愿意配合你。因为他长大了,没那么配合了。所以,他会跟你交流,但不是在你选的时间。第二,他会跟你交流,但是他不会谈论他认为的隐私——他隐私的范畴变大了,所以他不愿意谈论这个。第三,他会跟你交流,但是不能用审讯的态度——我们过去经常会从上而下地跟他说话,觉得好像你都应该告诉我,但他对这种审讯的态度变得很敏感。第四,他会跟你交流,但是如果你表现得很忙,或者心不在焉,或者经常被打扰的状况下,他是不愿意说的。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其实对父母是有非常强烈的依恋。他很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他在不断地远离这个家。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作者在书中给出的最重要的工具,叫作解码青春期的五个关键点(STAGE)。

他说,这五个要素是我们跟青春期的孩子说沟通,交流感情最重要的五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父母的重要性。你首先得知道,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埃里克森曾经提出过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叫作消极认同。

什么叫消极认同?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喜欢跟你反着说,特别喜欢跟你抬杠,特别喜欢表现得很叛逆,不同意你的观点等等。这是一种消极认同。

他为什么非得跟父母不一样呢?因为他希望能够像父母一样可以有主张,成为一个大人。所以,这个消极认同的过程,就是他要独立,他在做一些准备。他在为自己的人生独立,成为一个成年人在做准备。他的方法是我就要挑你的毛病,我就要跟你对着干,我就要说跟你不一样的话。

父母对于青春期孩子的作用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孩子需要从你这儿得到大量的认同,孩子需要跟你不断地互动,去找到生活的边界,去知道一个成年人到底应该怎么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但是,父母被孩子伤了心,父母会觉得,我觉得他不理我,我觉得他不喜欢我,他反正马上就要走了。算了,我们做好准备了,我们俩打算做空巢老人了。

当你用这样的态度去主动地远离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不安全。而这种不安全会增加他的消极认同。所以,他会更加叛逆,他会更愿意挑衅你。这种挑衅和叛逆,其实代表着你得看到你家的墙纸破了,而这个看似不重要的墙纸破了,你要赶紧来修复,这是咱们家的墙纸。这就是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你得知道,父母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呢?简单地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温暖、养育和爱。你给他家,让他找到家里的温暖、归属感。第二个,稳定性。孩子的头脑当中,每天是翻天覆地的。他在青春期的时候是不稳定的,就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起伏很大。他在学校里边,有大量的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业成绩的挑战。他面临的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但是回到家里边是稳定的。家里给他提供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第三个,遇到困难时的支持。别看他那么嚣张,别看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但是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到他的依然是父母。第四个,对青少年重要性的认可。你得支持他、关注他,让他感受到父母知道他在成长,知道他所面临的困难。第五个,安排和界限。因为青少年的情绪像坐过山车嘛。所以,他有时候会突破界限。

你想,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的时候,做了一件危险的事情突破了界限,那很有可能会造成终身的伤害。可能这一辈子都会为此去付出代价。所以,我们作为成年人,需要给他做出安排和一定的界限。

第六个,从健康行为到冲突管理的榜样。父母要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

第七个,一个支持大脑健康发展的环境。你了解了孩子的大脑到底是怎么发育的,那么你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能够更快地发展出他的前额叶皮质。

如果他的前额叶皮质的发展,比他的杏仁核发展来得快,那这个孩子,就会比较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这里最有效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你就知道,给孩子爱、温暖和低压力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己的前额叶皮质。他会更有创意、更灵活地去对待生活当中的挑战。这是第一个原则,父母的重要性。

第二个原则,叫作双向沟通。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很容易变成单向沟通。比如说,盘问、唠叨、只说不听。很多家长特别喜欢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不停地唠叨。这种不停地唠叨,基本上是不允许孩子说话的,或者孩子也没什么兴趣跟你说话,他闷头不说,你就一直说。很多父亲对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摆出父亲的那副尊严,父亲很高高在上地训他。你发现,这些沟通都是单向的,这些沟通都是只有从父母到孩子。所以,孩子在父母面前不说话了。很多父母除了盘问、唠叨、讲道理之外,没有学会双向沟通。双向沟通需要的是提问,需要的是倾听,需要的是能够表示同理心,能够反映他的情感。这是双向沟通的一个基本技能。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他的大脑当中会出现一个“权力关系过滤器”。什么叫“权力关系过滤器”呢?比如说,他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问他:“怎么样,今天在学校过得好吗?”这时候没有“过滤器”,所以孩子就会跟你讲,在学校里边挺好的,或者怎么怎么样。这是一句很正常的提问。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比如初二、初三,或者高中,他学业压力很重的时候,父母再问说:“怎么样,作业做了吗,在学校里感觉怎么样?”孩子头脑当中会出现一个“权力关系过滤器”。他认为,你这种话代表着你在我上面,你这种话代表着你又想控制我,你想管着我的生活。这个“过滤器”只要一出现,所有的这种话被过滤掉,他不理你,不说话了。他不是小时候那个愿意围着妈妈,去讲学校里发生什么事的小孩子了。他希望你跟他平等地对话,而不是用这种盘问的方法,用这种自上而下的提问方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的孩子的沟通能力有待发展。他掌握的词汇量有限,他会说的这种句式、句型也有限。他没面对过那么多复杂的需要沟通的状况。所以,他就会觉得,大人怎么都那么能说,我们小孩子不会说。所以,他要么就憋着不说,要么就发脾气。

这里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得教会我们的孩子怎么用《非暴力沟通》,或者怎么用《关键对话》书里的方法。这些书除了大人可以听之外,小孩子也可以听一下。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双向沟通的能力呢?第一,父母要学会多用非语言交流。比如说,拥抱,跟孩子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如果是妈妈的话,让孩子挽着你的胳膊。肢体的接触会带来情感上的拉近。再比如,用眼神关注他。

第二,情绪不对的时候暂缓谈话。如果你看到他今天状态不对,就别去拱火,别去提这个茬。等他情绪好的时候咱们再谈。

第三,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避免指责和评判。这个方法我们在《非暴力沟通》里讲了很多了。大家有机会,可以把那本书完整地多听几遍。它教大家怎么样去表达感受,而不是指责。

沟通时,多说我,少说你,以“你”作为开头来表达你对对方的感觉时,基本上都是指责。你会觉得,你让我怎么怎么样。但如果你换成“我”呢?你可以说:我感到有点失落,我感到有点难过,我感到心里不开心,或者我感到有点担心。

你看,这里指责的意味就淡了。你可以表达出你的感受来,这就是我们说“非暴力沟通”的一些小技巧。

还有一个,就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学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武器就是幽默。能够减少烦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笑一下。你能够有办法逗着全家都笑一下,幽默感一出来,就放松了。

还有一个技能就是倾听。我们在《可复制的领导力》那本书里专门讲过倾听。你怎么提问,怎么反映情感。

什么叫反映情感呢?就是孩子很烦躁的时候,你说“我能够理解你很烦,我能够看出来你心情不好,我知道你这会儿有点沮丧,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很愤怒”。你看,这就叫反映情感。

当你能够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情绪时,他的情绪水平就会下降,他会一步一步地回归正常。他只要说:“嗯,是,我就是这样。

你看,他只要说“是”,他只要点头,他的情绪水平就会下降。而我们很多父母的说法不是这样。我们的办法是你凭什么生气?这沮丧不是正常的吗?你没考好,你怪谁?你看,当我们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们根本不承认他的态度,我们根本不承认他有沮丧的权利。这时候,孩子就会更加痛苦。

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社会新闻那么多父母跟孩子吵架,最后酿成悲剧的事,就在于,这最基本的沟通技能。我们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掌握。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觉得自己很委屈——我一心都在帮助你,我在努力地想要解决你的问题;另一面,孩子又会非常受伤。所以,方法很重要。这是第二个技能叫作双向沟通。

第三个原则,叫作权威。权威式教养这个概念,我们曾经在《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里讲过。书里讲述的是关于育儿的经济学。那本书里说,最高级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权威式教养,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有权威的。但是,父母的权威是来自于价值观,父母不是用暴力、用物质、用诱惑,或者恐吓的方式来建立权威。父母的权威不来自于诱惑、要挟、恐吓,但是孩子愿意接纳父母的价值观,孩子愿意被父母的价值观所引领,这个叫作权威式教养。

权威式教养的特点用三个词来形容:温和、慈爱、坚定。假如你忽略了慈爱,你只有坚定,那这个父母可能有点太凶了。假如你缺乏了坚定,你只有慈爱,那可能会有点放纵。所以,温和、慈爱、坚定,是权威式教养的三个关键词。

各位,要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这是相当需要修炼的一件事。父母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不是成熟?父母是一个长大的人,还是说父母也只是“青春期延后了几年”?这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有时候,父母根本就搂不住自己的脾气。很多父母会说,“课听了很多了,我也知道很多道理了,但是到那个时候我就控制不住”。讲这种话对于你的改变没有任何作用。你应该反思的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我都长这么大了,我都30多岁、40多岁了,我为什么还会控制不住情绪?你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加稳定,你才真的能够做到温和、慈爱和坚定。而你总是强调说,“我听了也没用,我就是控制不住”。你是放纵自己。你连自己都放纵,你怎么能够管好你的孩子?

作为一个权威式教养的人,应对青春期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你要接纳青少年的个人需求。你得理解他,他马上就要是一个成年人了。他正在过渡期。其次,让青少年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尊重。接着,设定严格的界限——虽然你现在身体已经长得这么大了,虽然你个子比我还要高了,但是我依然是你的监护人。你是咱们这个家的孩子。所以,你需要遵守咱们家的一些规矩。这个界限一定要设定清楚。第四个,明确表达对孩子的行为和成就的期望。孩子如果不知道父母对他有什么样的期望,或者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很迷茫。他不知道朝哪个地方发展。所以,你可以向他表达对他的期望,你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你是一个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我希望你是一个心中有别人的人,能够遵守社会的规范的人,能够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大家需要的人。这是我们说,作为权威式教养,你需要跟孩子去沟通的部分。你既要有回应性,又要有要求性。

另外,父母两个人应该保持一致性,至少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性。你们的观点可能会不一样,兴趣爱好可能会不一样,你们俩的感情是一回事,但是你们在教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应该达成一致。你们希望孩子遵守什么样的规范,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我觉得,是相对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

哪怕在跟孩子对抗的过程当中,请家长记住,我们不追求赢。如果我们在家里产生了一个输赢的概念——这次是爸爸赢了,下次是你赢了这样的状况,这叫权力争夺。这种权力争夺会使得这个家天天充满了火药味。

耐心是很重要的。我们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无所谓谁输谁赢。这一次,这个边界没有守住,他突破了。那好,你对他表达了失望,承担完了后果之后,你可以继续对他表示信任。那么,下一次咱们继续。

我们很多父母经常说“如果你再让我失望,我就再也不相信你了”,这种话千万不要轻易说。你真的能够再也不相信你的孩子吗?你就算再也不相信他,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或者你能做什么呢?你真的就不管他了吗?所以,千万不要说这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你的威胁,可能让他在这次把数学补上来了,但可能毁了他今后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他从你身上所学会的沟通方法就是要挟。反过来,你发现,他经常会要挟你。因为你对他是要挟的手法。他也会用要挟的手法来对待你。所以,你们俩就成了输和赢的这种关系,这不叫作权威式的教养。这就是恐吓、威胁、惩罚。这里有一些建议。

首先,你要懂得你的原则,你可以坚持到底,但对孩子的爱、尊重和信任,是永远要坚持下去的。

然后,一次只专注于一个立场。你你指出他好多个毛病,需要你同时改,这很难。一次专注于一个立场,慢慢推进。

第三,用建议来替代要求。

第四,鼓励孩子的成年人行为。孩子愿意承担责任,他愿意分担家务,他愿意为别人做一些妥协,他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去照顾他人,这叫成年人的行为。他做出成年人行为,对他表示感谢,表达出自己的欣慰。

第五,学会指导而非束缚。如果你想要束缚的方法对待青春期孩子,没机会了。学会用指导的方法,让孩子把家里的这些规矩、父母的价值观内化。

第四个很重要的原则,叫作代沟。为什么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会出现代沟呢?这里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原因。

第一个,是时代变了。你想想看,咱们小时候是看电视长大的,他们现在就不看电视,整天看手机。我们过去的所有新闻,都是来自于官方媒体,现在的新闻,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的消息。

所以,这是我们说,时代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是没办法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第二个,是人生阶段也不同。就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他的观点、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人生阶段带来了代沟。

第三个,特别有意思叫作善忘。一个人长大了以后,你就发现,他把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有多糟糕这事给忘了。他把自己过去有多愤怒、有多离经叛道这种事忘光光了。家长觉得,自己好像没经历过青春期一样。

现在的小孩,无往不在监控之中。有手机、手表、电话,到处都有摄像头,孩子被监控得死死的。但是,家长善忘,忘记自己的青少年了,所以产生了代沟。好像我们生下来就这么成熟似的。

第四个,就是家长在孩子长大以后变得过于挑剔。家长心中的那个“原始人”在不断地起作用,就整天在挑孩子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虽然你这个很好,但是那个不行。这个能挑到什么时候?大概孩子50岁,这父母只要在,还在挑,他一定会不断地挑孩子的毛病。

这四个原因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结果就是孩子没话好说,不愿意聊天。

那怎么破除它?第一,你得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第二个,就是你愿意倾听,愿意多听听孩子讲他们的事。还有一招,叫作回忆自己的青春期。在我们领导力的课堂上,叫作放大公开象限。因为孩子从生下来,他看到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他觉得,你可能这一辈子都这样吧,他不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所以,你跟他讲你小时候的状况,出过的糗事,有过什么样的教训,对于孩子来讲,他就学会了,他就在不断地学习。最后一个,对不懂的事表示尊重,对孩子表示尊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弥合代沟。不要让这个代沟变得更大。

第五个原则,叫作情绪。因为在沟通当中,最重要的要处理的东西就是情绪。人们有时候说话,完全不是因为那个字,不是因为那个字眼,而是因为情绪,所以才带出了那个字眼。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冷静。因为你是成年人,你应该首先学会冷静,还要学会幽默。

家长们还可以互相学习一下经验和教训,听听别人是怎么学习的,别人是怎么应用我们讲的这些书的内容等等。书友的交流,家长的交流,大家可以互相认识,讲讲各自家里的状况,相互学习。

还有一个,就是慢慢地去找跟孩子之间的边界。你知道哪些事在他看来是隐私,哪些事情你需要尊重他。他在什么时候情况下,就容易上火。所以,找到这个边界以后,你们就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讨论问题。

以上就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父母的重要性、双向沟通、权威式教养、弥合代沟,还有解决情绪问题。如果你能够把这五个问题处理好,我相信,你的孩子会愿意跟你滔滔不绝地讲话。


还有几个重点,首先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督促他运动。另外,还包括注意孩子的饮食。在这儿提醒大家一点,不要在晚上切一盘水果让孩子吃。这个对孩子身体很不好。因为水果的含糖量很高。

其次,心理问题。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选择——甚至有人会自杀,有人会自残,这都是心理问题。但是你怎么知道是不是病态?这里有几个要素。第一个,注意问题持续的时间长度。第二个,症状的严重程度。第三个,这个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干扰了青少年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不是发生了一个变化?第四个,这个问题对家庭的影响程度。如果在这四个层面——比如说,持续时间超过两周、症状严重干扰了青少年的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也受到了影响,那么,你就有必要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作为父母,要寻找积极因素提升孩子的自尊。找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表扬他,让他的自尊水平提高。这时候他会更有转变的动力。还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不要把成年人的解决方式强加给他们。你要考虑到他跟你不一样,所以你不能够说,“你必须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你得允许他有他的节奏,他有一些主动性,让他做一些选择。只要他能够做一些选择,那么执行的可能性,就比你告知的他要高得多,这是心理学有很多实验可以证明的事情。

另外,青春期还可能会遇到毒品问题、烟草问题、酒精问题和性的问题。需要让孩子提前有一个预防。你需要跟孩子讨论,如果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并且告诉孩子很多案例。把这种最糟糕的情况跟孩子讨论。因为如果你不说的话,一旦发生,孩子根本手足无措。当孩子知道这么多的情景,并且知道针对什么样的情景该怎么应对的时候,对他来讲,他心中更有数了。

接下来,有一个模块,就是讲孩子的友谊和同伴关系。友谊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提升。因为友谊能够带来社会支撑。他要融入这个社会,他必须有朋友,必须得学会怎么交朋友。

很多家长担心的事是,如果真的交友不慎怎么办?家长认为,他交那个朋友,我看了就不顺眼,看着就像坏人——那书里说:“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和你一样,按照你喜欢的朋友类型来选择朋友。”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青少年会犯错。”父母的角色不是去批评孩子,而是提供支持和反思的机会,引导孩子思考哪种友谊最适合自己。

最后一句话最重要:“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背井离乡,和那些你完全不了解的人在一起吗?”这话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真的把孩子逼急了,如果你真的非得要求他按照你的想法去交朋友的话,可能这个孩子就不在你身边生活了,他就离家出走了。

社交技能跟别的技能一样是可以学习的东西。

还有就是关于孩子被霸凌的问题,父母该如何保护孩子。

接下来,这个模块是网络问题。网络肯定是个好东西,但是,网络会带来挑战怎么处理呢?网游成瘾问题、色情内容、性骚扰问题,还有网络霸凌,我们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时间关系,不再展开了。网瘾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欲罢不能》那本书去听一下。

最后一个模块,是关于离异家庭的问题。让孩子知道,就算我们俩不在一起生活,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少,我们依然会照顾你,你永远是我们的孩子,这一点不会变。

好了,本书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成长的机会。他在青春期和在小时候给家庭所带来的挑战,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的青春期,也是父母的第二个青春期。这时候,你要学会享受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他对你最后的依恋。青春期对所有人来讲,都不应该是一件坏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