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分文理后,学生有哪几门课要选择?
答:根据新的高考政策,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仅浙江)选择3门参加高考,简称:7选3 或6选3。
2.在新高考政策下,语文、数学不可选,那么外语可以选吗?
答:外语不仅指英语,其实外语是可以选的,但外语选择的含义为语种的选择,高考外语有英、德、日、法、俄和西班牙等6个语种,只要选择其中一种。
3.学生怎么选,如何决定自己要选什么学科?
答:学生的选择主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是结合学校学科条件和自己的实力来选择,这块一般的学校也有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可以为学生的选课提供一些指导,学生在实际选课过程中,会参考家长、学校老师的意见来决定最终的选择。
4.学考和选考分别指什么?
答:学考,即学业水平考试,是“三位一体”招生中的重要依据,也是除浙江以外的招生体制中的“两依据一参考”中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为: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技(仅浙);选考,即高考科目,所取得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5.“学考”和“选考”的分数都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学考与选考都是按等级赋分的,学考等级为:A、B、C、D、E(不合格),选考按21个等级折算,具体数据参考第一章,例:如果你考物理80分,在全省前1%范围,那么你的高考计分成绩为100分。
6.“学考”“选考”考几次,什么时候考?
答: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记入高考总分。
7.“学考”“选考”报了还可以修改吗?
答:“学考”“选考”确定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学校报名确认,这主要影响因素是学校根据学、选考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在这个阶段,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可以向学校申请还可以调整(但不建议调整,这样会为学校教学安排带来不便);二是上报考试院,通过网上报名确认,在网上报名后便不可修改,如:你选了“化学”作为选考,如果你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化学成绩不理想,想改为学考,那是不可以的。
8.在什么时候确定自己的选考?
答:一般在高一结束,学生就应确定自己的选考学考,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安排,当然,根据学校安排不同,学校内确定选考的时间也不同,具体做法有几种;1在高二上学期开学时,可确定选考的三门学科,学校要根据学生上报数据安排教学;2上报省考试院,学生在高二上学期开学初,要确定自己的部分学考OR选考科目,如:张三,确定自己化学,生物是学考科目,便在9月上报,10月份开始第一次考试(这也是两年有效的高考成绩考试的最早的一次)。
9.选考中“一考两用”什么意思?
答:选考是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形成的,同一学科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安排考试。在划定某一学科当次学考等级时把选考的考生也全部计入划学考等级的基数。
例如:化学学科
有5万人参加当次化学的70分为满分的学考;
有3万人参加当次化学的100分为满分的选考;
等级划定:学考按8万人进行按分数赋等级;选考按3万人中去掉学考不合格人员,再进行按等级赋分。
10.高校什么时候公布招生要求?
答:高校应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分专业(类)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如:2017年高考,应在2015年公布),科目数至多不超过3门。
而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要求,高校可在当年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11.高校招生时对选考科目有什么要求?
答:高校招生中根据其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专业特点,招生中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有相应的要求,具体会跟学校及学校的专业有关,相关要求由高校制定。如:下图为北京大学的部分专业要求
12.选哪些学科作为选考,以后的高考录取更有优势?
答:以浙江高考为例,2017年浙江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已正式向社会公布(2015年)。2017年在浙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23700余个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
查阅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发现,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院校,物理在选考科目范围中所占比例很大,像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名校,除语言类、新闻类等专业的选考科目中没有物理,其他多数专业都跟物理“沾边”。
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开了一份权威数据:考生选考物理即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物理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物理达到91%,化学为83.5%,技术为70.6%,生物为68.8%,历史为62.8%,政治为59.7%,地理为60.9%,具体数据可到网站上进行查询。
13.考生的选考科目需要全部符合高校要求吗?
答:考生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报考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
这样做,对考生来说,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
对高校来说,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有利于招生选拔。
14.高校无选考科目要求时考生怎样报考?
答: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那就表示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均可报考。
但考生要注意:由于你的总分是由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构成的,所以你仍需参加选考科目考试,以获得相关成绩。
15.怎样填报志愿?
答:在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中,考生按“专业+学校”填报志愿。
考生在选报“专业+学校”志愿时,自己的选考科目与高校要求的选考科目至少需有1门一致方可报考。
其中“专业(类)”志愿,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以报考多所高校,一档多投;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的,由考生选择确认其中1所录取高校。
在三位一体招生中,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三位”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填报相关高校志愿。
16.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单独考试招生吗?
答:不可以。与其他三种考试招生模式不同的是,单独考试招生是为适应中职教学特点和中职学生成长需要专门设计的,实行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只有中职学校(含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毕业生可报考单独考试招生。
17.往届生、社会人员及异地生怎样报考?
答:往届生、社会人员以及外省籍在我省异地高考考生,如参加2017年及以后的高考招生录取,需按我省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方案和高中学考实施办法参加各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