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

“我们分手吧”

“为什么”

“你让我很没有安全感”

“好,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再忍受你的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了,你去找个能给你安全感的人吧”

没有安全感已经成为了很多情侣最普遍的感情问题,看《非诚勿扰》相亲节目时,经常听到很多女嘉宾说“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在男嘉宾身上找不到安全感”。

《女王乔安》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名言:“没有安全感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确实,安全感缺失已经成为了当下最普遍的现象:害怕考不上好的学校;害怕达不到领导的工作;害怕男/女朋友会变心;害怕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开始我曾以为只要等我工作稳定、经济独立、找到秒回信息的男/女朋友、父母健康,就再也不会没有安全感了。后来,慢慢地发现这些可量化、可视化、随时都可失去的物质安全,并不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保罗G在《安全感》一书中说:安全感是一种让人舒心的、愉悦的、永恒的情绪体验,每个人的核心安全感都是由“锚点”决定的,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丢失。

什么是“锚点”呢?有个心理学名词叫“锚点效应”,是指人们在平常做人做事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所支配,就像是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维定式固定在一个地方。

安全感的“锚点”来自我们早年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抚养体验,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情绪稳定,回应及时,我们就能储存相对优质的“安全锚点”。

精神分析认为:人是由本能和早期经验设定的。如果前边建立“安全锚点”的地基没有打好,就需要拆了重新再盖一遍。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掘不安全情绪的早期根源。找人陪着你再次走完成长的路程,重新生养你一次。

《安全感》一书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近乎千刀万剐式地切割,把人格系统打开,深入剖析不安全的根源。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_第1张图片

1、 安全感源于早期的成长停滞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长期和狼生活在一起,8岁被人类发现时,生活方式和狼一样,不会走不会说。回归人类社会后,直到17岁死时只学会了45个单词,并勉强学说几句话,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三四岁的正常儿童。

卡玛拉的发育说明,人类的身心发育是有一个关键期的,如果发育不好就会停滞在那个阶段,错过了就很难再去弥补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5个阶段,随着人格的发展,每个阶段也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相应的心理问题。

如果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精神就会固着在那个阶段,当遭遇危机或挫折时,会倒退回到曾经的安全时期,也就是固着点之前的某个阶段。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_第2张图片

2、 重要他人是安全感的重要载体

为什么不喜欢做家务呢?因为没有重要他人一起做家务的愉悦记忆,和重要他人一起做饭洗碗,之后做饭洗碗的时候,他们会附着在你身上,和你一起洗。

为什么很多时候明明睡够了,却还是不愿意起来呢?因为没什么值得经营和期待的,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之,就是没有什么特别想回忆起来的重要他人。

什么是重要他人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发现存在着四类人际距离:在亲密距离里的人就是重要他人。当我们遇到伤害或惊吓时转身就能看到并有期待的人,因彼此存在就感到安全。

任何根深蒂固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失重要他人,或重要他人给你的反馈不对;任何人格上的改变,都需要重新找到并确立一个重要他人,让他给你正确的反馈。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_第3张图片

3、 和父母的互动,是自己一生的预演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三岁定八十”,并非毫无道理,有科学依据证明,人类的大脑在三岁前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在三岁前和父母的互动,决定了基础安全感的好坏。

初生婴儿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哭声是他向外界表达需求所发出的信号。如果每次哭泣都可以换来,父母安慰和身体的满足,他会认为这个世界及周边的人是可以信任,温暖的,安全的;相反,则认为这个世界是糟糕的,不安全的 。

触觉是新生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所有情感建立的基础,妈妈的抚触可以增加婴儿的安全感。没有在妈妈(或是其他重要他人)怀里亲昵地撒过娇的童年是残缺的,背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抚摸,安全感成了不可能。

婴儿开始爬行探索世界的时候,脱离了对母亲触觉舒适的依赖,而代之以视觉依赖,需要母亲用视线关注自己,以获得安全感。

缺乏“关注”会让人尤其喜欢“名”这种东西,让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把自己埋起来,获得暂时性的满足

和父亲的连接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说明可以去爱和恨另外一个“人”了。

缺乏父亲的认同,会让人追求“赞美”这种东西,并化身名、利、权,急功近利。追求不到是痛苦的,追求到了会更加空虚,就像饥饿的人大口咬到了空气,因为内在的缺失一直都在。

以上,我们知道了不安全早期根源来自于原生家庭,会以为安全感是不可控的,因为我们没法选择父母,没法改变童年。

但是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找到重要他人陪着你再次走完成长的路程。

《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跟德善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体谅一下。”,作为儿女的我们,也要给父母成长的空间。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患上了全世界最普遍的“妇科病”—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