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下3

离娄下3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文】(8.10)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通译】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学究】

      追求学问之路很坎坷,需要博学,但博学是为了解说,解说是为了简约的融会贯通,这就是学习之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不是为了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区分知识间的概念,最后达到透彻真理,所以一旦明白了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原文】(8.11)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通译】

  孟子说:“单凭善就想令人心服,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想统一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学究】

      心服口服才是真正的服气,如何做到这样的状态呢?自己做好,教育别人做好,大家一起坚持做好,这便是心服口服的简单道理,仅此而已。如果要统一天下,你就要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才是天下统一之时。

【原文】(8.12)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通译】  

  徐子说:“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觉得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问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学究】

      借水说事,老子最通透,这里孟子也借水说事,其意思在于如何如泉水般细水长流,而不是暴雨般即满即涸,就如同人的仁义道德需要慢慢滋润,方可久远,如果急忙忙为了名声而为之,必定会受累。

【原文】(8.13)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通译】  

  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

【学究】

      人与动物到底有多少差别呢?孟子提出这样的命题,但没有做解析,只是拿舜来说明只有把握了“仁义”的人才明白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否则活着就如同禽兽。真是这样的吗?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只活出了动物的一部分,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离娄下3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娄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