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和许久未见的朋友喜龙聊起了天,几句简单的寒暄过后,我和他开始了促膝长谈。
他是个应届毕业生,现在当着一名业务员,白天朝九晚六,晚上还有一堆应酬,一个礼拜上六天班,他有近一半的时间醉醺醺地瘫在床上,一个月赚的钱还不够他的开销。
工作的苦于累早就令他的身心疲倦,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精神上的折磨也丝毫不差于工作的辛劳。
他和我说,因为刚开始入行,没有人脉、没有靠山,就只能整天跟着上司到处应酬,患有肠胃病的他并不喜欢喝酒,往往受到大家的冷漠。为了讨大家的欢心,他总是硬着头皮把酒喝完,然后吐得稀里糊涂、不省人事。
但同样是刚进来的同事,仗着酒量好,没多久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那之后,他靠着关系网,工作上也是成绩斐然。
工作时间久了,喜龙开始怀疑自己还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他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更不知道以后要何去何从。他排斥靠着喝酒来交朋友,只想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切。
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很多,不管是刚入职场的菜鸟,又或者是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老油条,我们大家都有相似的迷茫、困惑,不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低下,不清楚自己的未来是否光明。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些抱怨的话:
1.为什么道理我都懂,感觉什么对生活没有用?
2.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了,工作上的成绩没有半点起色?
3.为什么她都说过我是好人了,就是不肯接受我?
4.为什么他都坚持游泳半年了,依旧减不了肥?
大家发现了没,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仅仅只是抱怨一下,偶尔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在社交网站上吐吐槽,然后转头就去做其他的事去了。根本没有在意这些,出现了问题仅仅只知道转移视野,就好像家门口有一个大坑,真以为自己把眼睛蒙上了,那个大坑就会消失?
实际上,那么多“为什么”的出现,我们都可以源于一个原因:不去思考。
1.不去思考道理背后的含义,仅仅只是知道并不能算懂全了。
2.不去思考工作中努力的方式是否有误,盲目的努力而没有方向。
3.不去思考感情中女生的心思,只是一味地单方面付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感。
4.不去思考生活中是否坚持科学的减肥方法,只想靠单一的游泳来减肥,宛如痴人说梦。
因为不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不想着解决而是想着能躲就躲。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着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埋怨爱情的不公;没有人会去思考道理背后的含义,没有人再去思考工作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无形中给我们施加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大家都变得比以前更浮躁了,焦虑症也是如影随形,更有人被抑郁症侵袭而失去生命。
一整年在社会上奔波,大家都只是为了一点钱。我们想赚钱养家糊口固然没错,但也应该关心一下自己的现状,不然等到最后一根稻草的降临,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呢?
很多时候,大家会想着去看一下“鸡汤文”,大多是截取了一些名人的片段,再结合一下名人的成就,然后糅合一些精美句子,一篇“鸡汤文”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真信了这些“鸡汤文”。自己由此还产生了一种错觉,感觉好像相信这些“鸡汤文”,我自己就成为了一位名人。有了这些“鸡汤文”,即使撞了南墙,也会自我安慰,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
难道要想成功,就一定得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吗?
当然不是——当留有一双观察错误的眼睛时,不难发现“鸡汤文”大多是禁不起推敲的。它们往往阉割了一个名人努力的过程,隐藏了他们背后的艰辛,只给你留一个美好的外壳。它们只会不断地告诉你不要放弃,又不说怎么样做会比较好,不给出个具体的方法,就和你耍个流氓。
”鸡汤“只告诉”是什么“,却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更别提教我们”怎么做“了。
在压力面前,不知道该怎么办?答案是勇于改变!
有一个年轻人,他叫程吉。
他老家的亲戚朋友,认为他在大都市里工作,接触的都是社会精英,将来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可是他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他一个人孤身在外,整天加班,吃着便宜的快餐。他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只能靠着消耗体力,消磨时间来赚钱。
没有比较就没有压力,没有半点起色的生活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身边的同学小刘,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了,家里留有几处房产,每个月靠收房租就够养活一家子人,过得无忧无虑。程吉呢,舍不得放弃现在的工作,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家徒四壁的老家。
一起长大的哥们小王,家里也不怎么富裕。早早的辍学,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几年,现在是某房产的项目经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但程吉并不甘心就这样度过一辈子,将这几年攒下来的积蓄,开了一家茶庄。他决心搞这项工作时,自然也不会愿意永远做一个门外汉,于是一面运营,一面利用边角时间学习有关业务。一个小小的茶庄看似不太体面,但是他一年至少也有上百万的收入。
程吉说,“如果做某件事再努力,还是没有回报,或者回报太少,不如趁早放弃。不然打倒你的不是流言蜚语,也不是扑面而来的压力,往往是你自己先举手投降了。”
压力如影随形,我们的勤奋如果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我们不知道目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干,一切都只是低质量的勤奋罢了。
低质量的勤奋,就好比以火去蛾,不但不能给予自己信心,还会导致适得其反。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和强化自己想要的压力反应模式,我们就能充分利用压力,去激发更多的热情、勇气、智慧和爱。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进步。当然我们只有直面压力、认识压力、利用压力,压力才会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能够利用好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时候,压力才能变成我们的武器。
生活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我们肩负着年轻一代的使命;我们要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靠自己的双手奋斗成为那座无法被逾越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