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联机共读11期-1.8-谢志君-《流量池》小结

读完《流量池》,今天先做个初步小结。

一方面来自书本身,一方面来自参加联机共读这个活动。

一、《流量池》的启发

1、“流量池思维”是什么?

书中附了两个不同维度的导图:

【绿色通道】联机共读11期-1.8-谢志君-《流量池》小结_第1张图片
【绿色通道】联机共读11期-1.8-谢志君-《流量池》小结_第2张图片

从流量到流量池,是点到面到系统的转化。

最近刚好也在看黄晓杰在混沌的“第一性原理”课,他提到2017年自己给市场部的任务:为暴风魔镜在2017年的整体营销做一个有效规划。当时市场部面临的就是书中开头提到的“流量之困”——没红利没钱,做不了。

黄晓杰就接过来自己做,他采用的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方法,找到传播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自问四个问题,搭建第一个模型:

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

他们使用什么媒体平台?

他们被谁影响?

我们如何搞定影响他们的人?

其实这个模型,应该很多人都很熟悉,也做过,但我们通常都只能思考到1-2个层面,做不到持续地使用第一性原理,不断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我对第一性原理的学习和训练还不够深,但我觉得,这个苹果当年的“黄金圈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处。推荐这个视频,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


让Apple红遍世界的黄金圈法则- Simon Sinek_腾讯视频

认知的差别可能在于问得有多深,深度思考是我一直比较缺乏的,最近在提醒自己要刻意练习。

2、做流量,核心还是做品牌

这本书,从深度上,并没有提供什么颠覆认知的观点或概念,而是帮助我重新明确了“做流量,到底是做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开始是按照面或者系统规划的,但做实际执行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沉湎于细节,以前写稿子的时候,就经常容易犯这个错误,经常纠结于某个词句,而忽略了文章整体的架构。

我们做公号内容的时候,也偶尔会犯这样的错误,太在意单篇文章的效果,而忽视了内容的整体定位,这会给用户造成品牌不清晰的印象。

无论是大品牌小品牌,都会掉进这样的坑,今天看到那篇刷屏文底下一位鹅厂员工的留言,“不知道在干嘛+找不到意义+内部转岗换汤不换药”是离职的原因之一,且不论背后是什么原因,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们在做品牌的时候,用户,或内部小伙伴都会遇到的直观感受。

在理解了流量和流量池思维的不同后,要真正接受和内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现在的“理解”和“接受”,只是“意识”接受了,但“潜意识”还没有接受,用黄晓杰老师的办法,就是还要不断地刻意练习,形成工具。

所以这本书其实提供了很好的练习方法和工具,实操大于理论,属于遇到问题可以翻开对照方法的那种。

3、一个核心公式

IMBT:创意+媒介+福利+技术

虽然这是直播营销中才提出的,但读罢整本书,我觉得这个公式,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的营销,无论是裂变营销、微信社会化营销,还是事件营销,只是不同的类型,侧重点各有不同,当然,成本也各有不同。

4、什么是“流量池”型的人?

因为接触招聘工作,也经常会思考:我们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判断是否找到了对的人,有一点是从书中得到的启发:

用户运营知识、产品经理的技术事业、数字效果广告、社交媒体玩法,只有掌握这些新知板块,才能更好地武装一个市场总监,让传统意识升级。

书中还提出一个问题:增长黑客会取代市场总监吗?

答案是:不会取代,但会融合。

我以前接触的是纸媒到新媒体的转型,现在从传统市场人到新型市场运营人的转型,这又是一个机会呢。

更具体的画像,来自半刀的笔记:

运营人应该会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 我把我能想到的词都罗列一下:

文案、活动、SEM、SEO、ASO、CP广告投放、产品、原型图、数据分析、行业调研、客服关系维护、PR、新媒体运营、BD商务、谈判沟通、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策划、营销、市场、从事的行业知识储备、时间管理、活动组织、设计、H5代码、Python、大数据算法、社群、社区等等。

运营是一个行业群体,不是一个简单的岗位。我期望的运营,应该是做个全栈运营人吧。

(原文还有很多思考,请戳:https://www.jianshu.com/p/027fe71ecaa6)

也许这样“全能”的人并不多,但至少要做到有这样的运营思维,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

二、联机共读的收获

以前读书更多是自己读自己消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联机共读活动,抛开阅读本身不说,最大的收获还是:

1、打开自己的思维边界

回顾自己的笔记,更多的思考还是基于结合过去的经验,和文案相关的,我比较能发挥,但也仅仅停留在此(即使是文案角度,我的思考也还是非常浅的),但看其他同学的笔记,就会发现一篇新大陆,比如半刀的模型,看了真的会傻眼,但又觉得非常酷。(期待一场模型专题分享)

还有其他做运营的同学从运营的角度分析,实操案例的介绍,甚至还有非运营角度的分析,比如从阅读的角度。

要不怎么说,好书都是一半由作者完成,一半由读者完成。

2、用户视角的社群运营

这一点来自联机共读的“主办方”,主要是想讲两堂“高手联机”课,高效阅读+刻意学习,当时看到主题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贴心啊~

胖总说联机共读是能做到的只是启蒙,“启蒙”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了,想想我们自己做公号荐书,做知识付费课程,如果第一步的启蒙能做到有效,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帮别人打开一扇门,是最重要的一步;至于后面怎么发展,就要看产品的定位啦~

P.S. 听说线下IPO更酷(苦逼),也是肥肠期待了;)


# 志君,公号“书单”(BookSelection)的内容/电商/商务/HR/……=打杂~

欢迎交流,以及,欢迎加入书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绿色通道】联机共读11期-1.8-谢志君-《流量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