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独处的一天

前两日回家和爸爸一起过“会”。

几乎每一个村庄在一年中都有一个日子,全部的亲戚都带上糕点来主人家,主人家则要准备好酒菜招待客人。乡村人把这个日子叫“会”。

记忆里,“会”是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日子。从村头到村尾,再连接上附近的村头村尾,全是卖小吃卖玩具的。套娃娃、扎气球是娱乐项目中年年都有,也最热闹的。

这一天,客人太多,爸妈顾不上我们,就给我们几元钱让我们逛“会”去。在当时一根冰棍只要一毛钱,一漏斗瓜子也只要一毛钱的年代,一元钱就是巨款,我们在玩具摊上几乎要把所有的玩具都翻一遍,逛累了就买一个热粽子吃。

后来,我上中学,如果“会”不幸没有在周末,我就只能在学校里读书。再后来,我上班,更没有理由请假回家过“会”。

今年,妈妈去天津帮大姐照顾孩子,只爸爸一人在家,于是,我去给爸爸“打下手”。等我一早到的时候,爸爸已经把排骨、扣肉蒸上了。我打扫房间,把桌子擦干净。再回到厨房,爸爸在切酱牛肉,我们这边最有名的“弓马庄”牛肉,他一边切一边时不时地递几片给我吃,就像我小时候那样子,买来招待客人的牛肉,总是先切下来几块给我吃。可能就是这个缘故,我现在吃牛肉就爱吃切成块儿的才觉得好吃过瘾。

切完牛肉开始剁烧鸡,咔咔,爸爸把鸡翅膀剁下来给我吃,又把鸡腿剁下来说这个你带回家给孩子吃。我一边说:“这样不好吧”,一边欣然接受。尽管鸡腿已经是再普遍不过的吃食,但在过过苦日子的父母来说,鸡腿永远是留给最爱的孩子吃,我不能拒绝爸爸的心意。我也不再想要纠正他任何与我不同的观念。

在准备饭菜的过程中,有乞讨的人拿着快板到家家户户唱祝福的歌,主人家听了吉利的话也不计较,给他们几元钱就笑哈哈地打发走了。客人也陆陆续续来了,又走了。我跟爸爸说:“准备这么多菜,不会就我们俩吃吧。”我们分析客人不在这儿吃饭的原因,一个是天气不好,风太大,还有一个是再好的饭菜对于大家也都是习惯了。像小时候过年,基本上初一到初七,家里都会有客人吃饭,这几年,只有初二我们回娘家的时候留下吃饭,今年初三舅舅一大家子突然说要来吃饭,爸爸妈妈开心得张罗一大桌子,说好久没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了。

后来客人们陆陆续续来了,不过相对于往年,留下吃饭的人还是少了一半。大伯身体不太好,爸爸就过去陪酒。留我在家陪我的姑姑和几个表姐。

酒席见,不出意外的,我又被催生一个闺女。真奇怪,结婚以前,家里来了客人,我出来打个招呼就钻到自己房间里了,跟这些不常见面的亲戚之间仿佛有一个巨大的鸿沟,两个世界的人。结了婚,尤其我有了孩子,再见到亲戚们,突然变得热络亲密了。我们变成一个世界里的人,可能是我和她们一样成为这尘世间的大人了。

饭毕,把客人们送走,老公下班来接我,爸爸又是把后备箱给我们塞满。新婚时,老公总不要我拿父母的东西,现在他也变得顺从。我让老公给我和爸爸拍个合影,爸爸一边笑哈哈地拒绝,一边被我拉到椅子上坐好。我还是搂着他,他有点害羞地没有直视镜头。


和爸爸独处的一天_第1张图片

回家的路上,对,我有了两个家。回父母那里,也是回家;回孩子那里,也是回家。回家的路途要经过姥姥的村庄,每一次我都会想起姥姥,想起妈妈已经没了姥姥,不敢想下去以后。眼眶总会发酸,发胀,有时候我会跟老公说起来,大多时候我默默地、默默地把这份心酸储存起来,如果可以回到从前,我要填补的唯一遗憾是守着姥姥,不为她认不出我而生气,不为她能认出表姐而妒忌,不跟她赌气,守着她,也守着我脆弱的妈妈。

车子刚到家门口,两个孩子已经跑出来,“爸爸”“妈妈”叫个不停,像是欢迎的啦啦队,热烈的笑,层次分明的节奏。拉开车门,两个粉团团的笑脸挣着往我的怀里扑。我的悲伤戛然而止,不管你愿不愿意,生活总是推着你向前走。我已是母亲,我却不害怕有一天老去,我害怕的是我的父母在一点点老去,时光流逝,我没有让它停止的钥匙。

临睡前,我看着手机里和爸爸的照片,这真是幸福的一天,是我为数不多和爸爸独处的一天。整理思绪时,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爸爸对我不是宠爱,简直是溺爱。让妈妈唠叨至今的是有一天妈妈被邻居叫走,她出门前对我说,一会儿你自己把你的碗刷了吧,爸爸在一边听到立刻反对,她怎么会刷碗。那个时候我已经18岁了。

太多人说“溺爱会让孩子变坏”。我没有长成混世魔王,反而长成一个温柔的人。有了孩子,我学会了很多新菜,回家兴致勃勃地要做给爸妈吃,却几乎都是被爸爸承包厨房,他说,你会什么呀。我很受挫,觉得他毫不领情。到今天我才意识到,不是他认为我不会,是他舍不得。他曾经在家庭聚会时喝了几杯酒,说每次回我家,看到我在厨房里忙碌心里就很难受。我当时立刻对他说:可是我很幸福啊。难道你希望我是一个什么都不做的妻子和妈妈吗?

曾经写过“父亲,是那个让你夸大其词的人”。总是觉得父亲永远那么可靠,我的喜悦要加倍告诉他,我的难过也从不对他掩饰。 我跟他吵,跟他闹,有一天我也变得顺从,不管他是对是错,我都维护他,我爱他,永永远远。


后记:

本来想写乡村的“会”,苦于时间有限搜集不到太多的资料,又莫名其妙写了流水账般的一日。很奇怪,对于传统的文化和风俗,大人自己并没有太多兴趣,却很想让孩子们学习。我给孩子们买了《中国记忆·传统节日》的套书,才第一次知道了妈妈祭拜灶王的每个程序对应的意义。

小时候的我,在节日里只有热闹和快乐,是美食和礼物堆积的幸福。现在的我,给孩子讲传统节日的来历,脑子里总是浮现当时妈妈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动作里都有了神圣的意义。我想让孩子记住的,大概是我自己迫切想要记住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我想抓住又抓不住的岁月。


/End.

我不想要

在“特别了不起”的时候

才把藏在心底的感激告诉你们

家人、朋友是我的第一批读者

每篇文章里都有你们的赞赏、留言

新读者的回复最让我开心

得到陌生人的善意总是格外感恩

谢谢你们

让我明白

说“谢谢”

并不需要“了不起”的资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爸爸独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