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到”

      《教育的情调》说: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周四一早,六年级的男生张同学泪眼汪汪走进我办公室,投诉胡同学打了他。我先了解了事情原委:张同学表弟和胡同学弟弟发生矛盾投诉给各自的表哥和哥哥,胡同学为弟弟撑腰,打了张同学。我把张同学请到办公室,和他们两个坐在沙发一起谈心。胡同学说是因为张表弟揉了弟弟的头发,张同学也揉了弟弟的头发,觉得弟弟受委屈了,为他打抱不平,所以他便动手打了两拳张同学。我听后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把表弟和弟弟请到办公室。弟弟说表弟确实揉了头发,表弟说是开玩笑的。胡同学说揉头发不疼,但是张同学干嘛也去揉,揉就是欺负弟弟,有同学反映表弟经常欺负弟弟。我问弟弟:“表弟是经常欺负你吗?”他摇摇头,说是经常一起玩耍,没有欺负。我问表弟和弟弟:“你们之间在学校发生矛盾,应该找谁解决矛盾?”他们低声说:“找老师。”我问:“为什么?找表哥和哥哥不可以吗?”他们摇摇头,说“不可以。”说表哥和哥哥知道了只会让矛盾加深,因为他们会吵架,甚至打架。我问张同学和胡同学同样的问题,他们也认为有矛盾应该找老师解决。我说:“你们两个长大适宜当警察,因为你们有解决争端的热心肠。但是距离好警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为你们还不懂法,还得学习法律知识。在校园处理矛盾,应该找老师。你们现在这样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是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是不对的。你们觉得老师说的对吗?”他们点点头,表示同意。我希望胡同学把踢足球的恒心用到学习上,争取学科成绩更优秀,当一名除暴安良为民服务的警察。他对张同学进行了道歉,张同学原谅了他。最后我对独自留下来的张同学进行安慰,告诉他胡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表弟的矛盾要找老师解决,不要自行解决。他认识到了不足,说以后会正确处理问题。

      在这个事件处理中,老师既是劝导者也是说教者,如果一开始就指责谁对谁错,孩子心理会存在逆反。先让他们说过程,把解决方法再抛给他们讨论,他们经过思考,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处理过程中,教师不要带感情因素,随意评价。而是实事求是,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不足,逐一分析引导,孩子们会很愉快接受教育。所以说,能“看见”每个孩子是体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所在,让每个孩子因“看见”而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情是我们的最大福气。感恩彼此的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