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安好--评《追风筝的人》

再次合上这本书,拭去眼角的泪珠,我又一次为书中温暖的人性、不灭的希望而感动。

这一本书的情节其实并不能称得上是波澜起伏。在看过众多网络小说那些匪夷所思的情节后,这本书的情节只能让我略微挑眉却不能惊如天人。主人公阿米尔小时侯的仆人玩伴哈桑比自己更得父亲的心意,儿童的小小的阴暗心理让他甚至觉得这个小仆人并不能称得上自己的朋友。可就是这个曾被他多次戏谑、多次妒忌的小仆人却一次又一次为他站了出来、为他牺牲、最后为他离开。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两个儿童性格的鲜明对比虽然让人唏嘘,却无法让人责备。阿米尔也只是个内心细腻敏感的孩子,不够勇敢,甚至怯懦,却内心中仍有阳光和善良。

这本书引人入胜的应当是那些声色香味的描写,那对诸多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对阿米尔内心诸般活动的描写。正是这些细腻的描写,在我眼前展现出了活生生的阿米尔,也因此让我对他既同情又理解,在他对哈桑做了那些事情之后仍然不会瞧他不起。

他是个敏感的孩子,父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也因此他比普通的孩子更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不满,他也比普通的孩子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明明视他如生命,明明爱他似海深,可是父亲爱他的方式却让小阿米尔难以理解。是的,父亲的爱是矛盾的,他对他的期望、失望,对他的慈爱、严厉,既有身为父亲的深爱,也有身为父亲的愧疚,那是对另外一个孩子的。

最初的最初,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神圣的,后来,当父亲开始生病,他虽病弱却依然是阿米尔内心的偶像。在父亲死后这么多年,阿米尔才真正感觉到,父亲的那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些他曾经认为伟大的举动却在背后深藏着这样难以启齿的原因。

对于文中的人物,我并不想多说些什么,因为每个人的故事既复杂又坎坷,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都是有原因的。作者在文中塑造了拉辛汗这样一个角色,身在其中却又身处事外,所以他比其他人都更能看得清这一些,所以他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仍给阿米尔指了一条路,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如果没有他,阿米尔的一生将会在愧疚中度过。

我没有想到的是作者会给索拉博安上这样的命运。身为一个孩子,那些都不应当是他所经历和承受的。但是,这些是阿富汗孩子的现状吗?真实的、血淋淋的、没有希望的阿富汗孩子的童年。难怪他会沉默,会把自己锁在自己的小小世界。幸好还有阿米尔,这个善良、敏感、有耐心的父亲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一直不放弃。那个让索拉博微笑的风筝只是一把钥匙,真正走到索拉博心里的路是阿米尔对他的照顾、关心和陪伴。感谢阿米尔观察入微的眼睛,还有他细腻温柔的心,这些温暖融化了索拉博内心的冰雪。

作者最后写的结局并非春暖花开,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冰雪初融的迹象,看到春天的萌芽。有了希望,那就不会有遗憾。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其实远远不止友谊、童年、善良、赎罪,也不仅仅对阿富汗人民前后两种生活的感慨和唏嘘。也许,更为细小一些、更为现实一些,是关于儿童的教育方面。

追寻阿米尔成长的脚步,我们不难发现,他之所以会成为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他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却一直求而不得,他渴望父亲的慈爱却总是昙花一现,他想走进父亲的内心却苦无门路,这些障碍是他自己树立的吗?非也。我个人感觉,父亲承担了很大一方面的原因。

对孩子不切实际的希望,以自己主观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拒绝平等的对话和沟通,缺乏起码的相互尊重,以及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观察关心缺位,这些都在阿米尔身上得到了体现,或者说是,回报。先且不论他对哈桑,那是由于身份地位、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的障碍让他不能爱,他对这个名正言顺的儿子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至少,在阿米尔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没有阿富汗的巨变,如果没有生活的迥异沧桑,阿米尔能透过父亲的严厉和失望中看到父亲的爱吗?我很怀疑。

爱,要趁早。爱,要得法。爱,要说出来。别让孩子去猜猜猜,他们的想法很幼稚,也很偏激,如果不能及时沟通,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如果这个孩子恰恰是细腻敏感的孩子,那怕是要成为跟随他一辈子的阴影。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说,感谢作者胡塞尼,感谢翻译家李继宏,让我们看到了干净纯洁的哈桑,温柔坚强的阿米尔,睿智善良的阿辛汗,矛盾又伟大的父亲,还有那个饱经沧桑却仍然勇敢的索拉博。愿你们在自己的世界一片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你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安好--评《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