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周学委,我学到了,以下几件事情。
001 尽管我们可能没有过面基,还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我们至少还有那份默契在。
学委这件事情,被奕晴说出来的当下,我心里就在想,不是吧……
我想起隔壁班特训营的学委场面,大量的分享,望尘莫及的内容。
于是选择性地屏蔽了好几天,其实在心底,一直在想,为什么管理组会推出这个活动。
当在心底有了一个可能的答案的时候,转念一想,先报了再说吧,这件事怎么看对自己都是一次锻炼。
心有灵犀,打开微信的时候,竹子发来短消息问要不要报名学委,再看泽锐也发来问,于是以最快速回复,报~
然后就都没有再多余的话。
当三个人都想着同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需要说些多余的话。
002 到达一个终点,可以有很多种走法,一件事情,也许可以有很多做法。
我大概给自己想了一个分享的主题,不过是读书心得,觉得有趣。然后就自己写了一部分。
泽锐、竹子、我们三人在线上碰头。泽锐和竹子商量了一个主题,就怎么和老帖链接怎么和老铁链接的三个方面。
泽锐的点评、竹子的读书分享、和我的碎碎念。
我写了一个初稿,拿去让泽锐、竹子、还有大晶拍砖,其实我自己感觉这稿子写得没头没尾,然后是缺东西,但是我自己不知道缺什么……
我先收到了泽锐和竹子的回复,有点儿思路开始改,截图修改。
然后到了下午三点多跟大晶语音通话20分钟后,接着开始修改,一直到晚上8点多交稿审查。
晚上9:15开始分享。
作为完成分享任务这件事来说,可以有很多种方式,除了自己想分享什么,也可以多多吸收别人的意见。
因此,就算毙掉了我原来的分享稿重写,只要我们分享的目的达到了,就挺完美的。
003 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就像不二妮说的,通过这次的分享,我们的管理组的确好像更加彼此了解了。
虽然她可能是听我们做分享的角度去说的,但是我们也因为接收到的点评,更了解了大家。
为了一起完成这次任务,过程中与泽锐和竹子,还有大晶有了更多的链接,就算是间或聊聊家常,也感觉距离近了很多。
所以还是很期待接下来其他连的学委周的。
004 从别人的角度了解自己。
朋友的作用和力量之一就在于此吧。
我自己死磕了两个半篇分享稿,然后都是推翻用了一个白天重写。
因为,我觉得大晶、竹子、泽锐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是他们给我了很多火花。
有些事情真的说不清楚原因。
我认识奕晴这么久,我们从未通过话,也没有太多的交集,基本都是“公事”。如果回头看我们的对话,大概能数过来因为10件“公事”有过简短的、平均回复时常为36小时的对话。
就是这么一个姑娘,在我5点凌晨的时候回复她上一句话,她随后发了一个时常为54秒的语音过来,就是这段语音,让我确定了当天分享的主题。
我觉得她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比我更清楚地看到现在我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她帮我确认了我以为的但却不肯定的。
尽管我知道自己问题的原因,但是她的语音给了我一种莫名的勇气,即便是指出问题。
005 学委分享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复盘方式。
输出倒逼输入已经不新鲜了,自律这件事情还是会有惰性的存在。
从个人记录角度的复盘和要分享角度的复盘还是不一样。
分享角度的复盘更系统、要求更高,但是反过来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的梳理也更深,其实是帮到自己
无论是我做过的事情,还是看过经历过的体验,通过复盘,对同一件事情有了新的思考,比如旅行见闻中的两个经历让我对运营又有了新思考,而这些新思考也是在撰写分享稿的时候产生的。
总结:
第一次参与学委周,收获了对老铁们的进一步了解,感恩于一位朋友对自己的理解,对同一件事情有了新看法。付出了勇气但也有了突破,总之,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