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习题

1.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是,人们有需求,并且人们有能力满足需求,经济就会增长;经济增长,人们的需求就更多,需求质量就更高;人们又为了满足这些更多更高的需求,就会更努力,科技会进步,行业会更新,资源会更有效利用,法治会更完善,经济就会更增长;如此循环,人类就会更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增长能使人们过得更好。

1.1钱能买到幸福吗?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其应该满足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现在需要更高的需求,那么大概率情况下只要钱足够多,还是可以满足相关需求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带有误导性,一是把幸福抽象化,没有把需求具体化,那么钱肯定买不到感觉。二是由于某些需求交易成本太高,一时间难以满足且也不花时间花金钱去寻找,所以有这样的疑问。

1.2 不与他人比较,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只获取自足的需要。这样的人应该很少,一是需要内心足够强大,即修养需要非常高。二是当客观的需求,比如家庭,教育,医疗等出现时,往往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感,就使自己不敢不努力了。三是当他人拥有更多东西时,这些系统外的需求(自己作为一个系统),往往也改变着周边的环境,比如大量中国人去泰国旅游就业,大量的消费投资,也改变了泰国的经济环境,那边此时自身的平静也就需要更高的成本,也只好去努力了。

是要多么优秀的人才去考虑,所拥有的哪些不是必需的,哪些的真正可以满足自己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当获得越多,满足感的边际收益肯定会递减,边际成本会增加。但对于一代人来说,下一代站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会需要更强的满足感,正是这种一代接着一代的需求,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3 从0到1的满足感肯定大于从1到n的满足感,可以大多数满足感其实并不是可控的,也不是内心真正需要的。

1.4 可以说是相对较好的工具。

GDP很难体现社会和心理成本,但起码高GDP遇见了温饱之外的问题,而低GDP不仅温饱成问题,发展也身不由己。

1.5 缩小人口提高人均GDP,这论述本身就存在问题,缩小人口,那相对应的人口创造的价值也少了,即总量少了,人均不一定增加。

GDP应该用来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参考,不能一切,尤其是精神上的需要,都用GDP来衡量。

1.6 肯定不是啊。对于系统内,一是经济增长有各种各样的途径,高科技,旅游 金融等都不是和环境相关的。二是经济发展了,人们更需要好的环境,更有意识去改善环境,同时也有资金去支持。三是系统外发展了,万一依靠武力或金钱,把我们作为环境污染地,那更没有办法保护环境了。

1.7 应该是科技。人类社会随着欲望而发展,这些欲望是人性,随着发展而控制欲望,相信未来更繁荣也更文明。

2.个人觉得,欧洲国家就算不是以贫穷国家为代价,起码也借此获得了大量积累,取得了先发优势。

个人觉得任何证据也解决不了争议,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互相影响,而且不可逆的只出现一次,历很难借鉴和重演,所以很难下结论,争议会一直存在。

3.按书中是,良好的法治,自由贸易的条件,优良的地理环境,大量的资本积累,没有战争的影响等等。可是在当下,请问如何借鉴。

4.1 提倡。民主的环境更需要法治来维护,也只有法治才能催生民主。

4.2 法治更可能建立在高度民主的社会中。促进经济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法治不是唯一的因素。

5.不应该。

5.1支持的理由可以有,一是促进人类社会更文明。二是从道德层面应支持。三是支持穷国可能获得其他利益。

5.2反对的理由,一是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二是反而伤害了穷国的发展。

6.应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标是如何使得穷国更好地利用援助,达到预期目标。

7.可能的理由,一是政府援助或国际机构援助力度更大,援助更多,且更易于调动国家力量。二是不追求回报,更容易着眼于一些长期的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的建设。三是更容易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从根源解决穷国存在的问题(好像现实中很难发生,是因为外部性吗?)。

8.1 是的。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而教育是激活这个资源的钥匙。

8.2 穷人富人看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思考的事情也不同,快乐忧伤也不同。各个国家历史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要做一件事的交易成本由此可见相当高,这个问题就留给交易的双方来解决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六章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