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java.concurrent.util包下的另一个锁,叫做ReentrantReadWriteLock,也叫读写锁。
实际项目中常常有这样一种场景:
比如有一个共享资源叫做Some Data,多个线程去操作Some Data,这个操作有读操作也有写操作,并且是读多写少的,那么在没有写操作的时候,多个线程去读Some Data是不会有线程安全问题的,因为线程只是访问,并没有修改,不存在竞争,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Some Data。
但是若某个瞬间,线程X正在修改Some Data的时候,那么就不允许其他线程对Some Data做任何操作,否则就会有线程安全问题。
那么针对这种读多写少的场景,J.U.C包提供了ReentrantReadWriteLock,它包含了两个锁:
下面我们看看,线程如果想获取读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再来看一下线程获取写锁的条件: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写锁是排他的。
来看下面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ReentrantReadWriteLockTest {
private Object data;
//缓存是否有效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cacheValid;
private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wl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void processCachedData() {
rwl.readLock().lock();
//如果缓存无效,更新cache;否则直接使用data
if (!cacheValid) {
//获取写锁前必须释放读锁
rwl.readLock().unlock();
rwl.writeLock().lock();
if (!cacheValid) {
//更新数据
data = new Object();
cacheValid = true;
}
//锁降级,在释放写锁前获取读锁
rwl.readLock().lock();
//释放写锁,依然持有读锁
rwl.writeLock().unlock();
}
// 使用缓存
// ...
// 释放读锁
rwl.readLock().unlock();
}
}
这段代码演示的是获取缓存的时候,判断缓存是否过期,如果已经过期就更新缓存,如果没有过期就使用缓存。
可以看到我们先创建了一个读锁,判断如果缓存有效,就可以使用缓存,使用完之后再把读锁释放。如果缓存无效,就更新缓存执行写操作,所以先把读锁给释放掉,然后创建一个写锁,最后更新缓存,更新完缓存后又重新获取了一个读锁并释放掉写锁。
从这段代码里可以看出来,一个线程在拿到写锁之后它还可以继续获得一个读锁。
我们来总结一下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三个特性:
最后我们来对比一下ReentrantLock与ReentrantReadWriteLock
因此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性能、吞吐量各方面都会比ReentrantLock要好很多。但是对于写多的场景ReentrantReadWriteLock就不那么明显了。
上面我们已经探讨了ReentrantReadWriteLock能够大幅度提升读多写少场景下的性能,StampedLock是在JDK8引入的,可以认为这是一个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增强版。
那么大家想,既然有了ReentrantReadWriteLock,为什么还要搞一个StampedLock呢?
这是因为ReentrantReadWriteLock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存在问题。
比如写线程的“饥饿”问题。
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超级多的线程在操作ReentrantReadWriteLock,执行读操作的线程超级多,而执行写操作的线程很少,而如果这个执行写操作的线程想要拿到写锁,而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写锁是排他的,要想拿到写锁就意味着其他线程不能有读锁也不能有写锁,所以在读线程超级多,写线程超级少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写线程饥饿问题,也就是说,执行写操作的线程可能一直抢不到锁,即使可以把公平性设置为true,但是这样又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那么我们看看StampedLock怎么玩:
首先,所有获取锁的方法都会返回stamp,它是一个数字,如果stamp=0说明操作失败了,其他的值表示操作成功。
其次就是所有获取锁的方法,需要用stamp作为参数,参数的值必须和获得锁时返回的stamp一致。
其中StampedLock提供了三种访问模式:
悲观读模式:在执行悲观读的过程中,不允许有写操作
乐观读模式:在执行乐观读的过程中,允许有写操作
通过介绍我们可以发现,StampedLock中的悲观读与乐观读和我们操作数据库中的悲观锁、乐观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此外StampedLock还提供了读锁和写锁相互转换的功能:
我们知道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写锁是可以降级为读锁的,但是读锁没办法升级为写锁,而StampedLock它提供了读锁和写锁之间互相转换的功能。
最后,StampedLock是不可重入的,这也是和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一个区别。
读过源码的同学可能知道,在StampedLock源码里有一段注释: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注释,他写的非常经典,演示了StampedLock API如何使用。
class Point {
private double x, y;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sl = new StampedLock();
void move(double deltaX, double deltaY) { // an exclusively locked method
//添加写锁
long stamp = sl.writeLock();
try {
x += deltaX;
y += deltaY;
} finally {
//释放写锁
sl.unlockWrite(stamp);
}
}
double distanceFromOrigin() { // A read-only method
//获得一个乐观锁
long stamp = sl.tryOptimisticRead();
// 假设(x,y)=(10,10)
// 但是这是一个乐观读锁,(x,y)可能被其他线程修改为(20,20)
double currentX = x, currentY = y;
//因此这里要验证获得乐观锁后,有没有发生写操作
if (!sl.validate(stamp)) {
stamp = sl.readLock();
try {
currentX = x;
currentY = y;
} finally {
sl.unlockRead(stamp);
}
}
return Math.sqrt(currentX currentX + currentY currentY);
}
void moveIfAtOrigin(double newX, double newY) { // upgrade
// Could instead start with optimistic, not read mode
long stamp = sl.readLock();
try {
while (x == 0.0 && y == 0.0) {
long ws = sl.tryConvertToWriteLock(stamp);
if (ws != 0L) {
stamp = ws;
x = newX;
y = newY;
break;
}
else {
sl.unlockRead(stamp);
stamp = sl.writeLock();
}
}
} finally {
sl.unlock(stamp);
}
}
}
这个类有三个方法,move方法用来移动一个点的坐标,instanceFromOrigin用来计算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moveIfAtOrigin表示当这个点位于原点的时候用来移动这个点的坐标。
我们来分析一下源码:
move方法是一个纯粹的写操作,在操作之前添加写锁,操作结束释放写锁;
instanceOrigin首先获得一个乐观锁,然后开始读数据,我们假设(x,y)=(10,10),但是这是一个乐观读锁,(x,y)可能被其他线程修改为(20,20),所以他会验证获得乐观锁后,有没有发生写操作,如果validate结果为true的话,表示没有发生过写操作,如果发生过写操作,那么就会改用悲观读锁重读数据,然后计算结果,当然最后要把锁释放掉。
最后moveIfAtOrigin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演示了怎么从悲观读锁转换成写锁。
StampedLock主要通过乐观读的方式提升性能,同时也解决了写线程的饥饿问题,但是有得必有失,我们从示例代码中不难看出,StampedLock使用起来要比ReentrantReadWriteLock复杂很多,所以使用者要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做一个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