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2 (学中)制作自己的笔记本-20210316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10倍赚回培训费·学习力营
今日主题:2-2(学中)制作自己的笔记本
学习日期:2021年3月16日

1、[收获]我学+我思+正反栗子+我行:

1.1 温故

【我学】
谢谢崔律上墙和点评@Candy的日志,谢谢@Candy在日志中对自己只采用一种方式学习的情形进行反思,也给了我启发。
Candy说:自己知道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然而觉得这样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没有去做。其实自己内心明白学习是为了学懂、学会,而不是学过。
崔律点评:平时听课、写日志也许需要1小时,也许只要再增加半小时,就能学懂、学会,让前面的1小时能有所收获。如果为了节省这增加的半小时,只追求完成,反而浪费了这宝贵的1小时。
【我思】
我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觉得会花很多时间,觉得每天已经在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了,所以不去刷小打卡,看大家的日志,不去回听课程、回看课程笔记……这样做打折了我的收获。就像崔律说的,也许只是增加15分钟去看大家的日志,就能加深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启发自己联系更多的经验,促进自己的行动,让学习效果大大增加。
【例子】
反面例子:这两周参加崔律的VVIP视频点评,崔律会提前10分钟发出大家的日志,然而我几乎没有一次提前看日志。
客观原因:我是学习力课的大天使,19:55-20:10是我导出和预处理免费打卡圈子的日志的时间,不这么做会影响小天使整理日志,影响后续我检查小天使整理的日志。
反思:这是真的吗?一点点借口都没有吗?
——答:有借口。
①其他几天没办法,但周一和周三是我自己整理日志,我可以不用提前发布任务,完全可以在参加完视频点评后导出、预处理、整理和检查一条龙搞定。就我的速度来说,完全做得到。
②我可以在小打卡上看大师姐等人的日志,大概有个印象,并非一定要等崔律发出所有人的日志文档。然而,我没有,甚至除了打卡的时候都没有打开过小打卡。
【我行】
今晚我要这么做:
19:30-19:50 小打卡看大师姐等人的日志。
19:50-19:55 准备热水,整理环境,为后续的整理日志、参加视频点评做好准备。
19:55-20:10 发布日志整理的任务;下载崔律发的日志文档。
20:10-20:50 参加崔律的VVIP视频点评。
20:50-21:30 小天使整理完日志后检查统计;回看视频点评的笔记等。

1.2 新知

(一)核心:

——学习过程中,要制作符合自己习惯的笔记本,形式不重要,要做到笔记一元化。

(二)Why?为什么讲这个?

——制作自己的笔记本可以加深学习效果,检查自己是否听懂了,为后续的消化和输出打好基础。

(三)What?具体是什么?

1.2.1 你要制作自己的笔记本:自己篇

【我学】
这部分崔律是以自己司法考试的笔记本为例进行讲解的。
(1)如果老师已经梳理了考点,制作了详细笔记甚至还出版了相关书籍,为什么自己还是要做自己的笔记本呢?
——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制作自己的笔记本的过程是一个转换过程,转换成更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的笔记本的过程,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容易、更加方便。
(2)此外,崔律还介绍了自己的笔记本的特色,比如:
①页眉:放了提醒自己、激励自己的格言;不同笔记本使用不同的格言。(链接:晨间复盘、戒掉坏习惯>>有魔力的语言、梦想语录)
②页脚:设置页码,且页码采用“第X页/共X页”的形式,既能看到当前是第几页,还能知道整个文档总共有多少页,做到心中有数。
③符号:使用不同的符合提示不同的内容,每一个符号处都是考点、要点和细节。比如,#131-1代表A法律第131条的第一款,*160代表B法律第160条;括号里有对比,有知识点的链接;用矩形框起长主语……
④脚注:比如将例外的情况写到脚注里。
【我思】
谢谢崔律讲解的关于为什么要制作属于自己的、符合自己习惯的笔记,提醒我老师和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个性化之后能更好地用,效果更好。
【例子】
(1)正面例子-我:我上学时还不流行电脑、PAD等,所以从初中到大学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是使用纸质笔记本做课堂笔记的,到了研究生,才知道可以将PPT以一页6张的形式打印下来,然后在周围做笔记。
(2)例子-我的学生:等我给学生上课时,感觉已经很少能见到纸质笔记本了。尤其是这两年,认真学习的学生会找到教材的电子版,用PAD看,用PAD记笔记、做课堂练习题;部分学生上课带着教材,在教材上做些笔记,做课堂练习时就在页面空白处做;还有一些同学连教材都不带,更谈不上记笔记、做课堂练习题了。每次开学第一次课,我都会提醒大家课前预习、课中听讲时做笔记、课后复习和写作业,到后面看到大家这样子,已经不再想提醒了,觉得自己讲完课就行了,不要管太多。然而,在课上看到那些不做笔记的同学,我也会有些担心,总想提醒他们认真听讲、做笔记才能真正学会,日后才能更好地应用。

1.2.2 你要制作自己的笔记本:制作篇

【我学】
这里崔律是以自己闭关学习时制作的笔记本为例进行讲解的。崔律分成了课上笔记、课后整理和知识体系三部分。
(1)课上笔记:上课时记录;每天一份笔记;记录一天所学的内容,包括不同的学科、课程、主题。
(2)课后整理:课后按照学科或主题整理。
(3)知识体系:增加之前学过的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相对来说,更花时间和精力。
【我思】
课上笔记、课后整理、知识体系是逐层递进的,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逐渐增加的。这三者我感觉自己最基础的课上笔记做的还行,课后整理有时做,知识体系基本没做过。感谢崔律2021年开设各种学习力课程,我也希望自己能在2021年跟着崔律打通学习的各个环节,精进学习力。年底的时候我有多少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呢?期待ing~
【例子】
正面例子:课上笔记——我从最开始学习崔律的精时力课程,就开始做课程记录,每节课一份课程记录。
【我行】
本期学习力课程结束后,按照学前、学中、学后的架构整理知识结构。

1.2.3 你要制作自己的笔记本:笔记本篇

【我学】
工具不重要,可以用word文档,可以用石墨、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可以用思维导图、视觉笔记或纸质笔记本等。
形式不重要,可以画,可以写。
关键是要做到笔记一元化。
【我思】
我有没有做到笔记一元化呢?
(1)学习力课:算是做到了。虽然听直播课时会采用纸质笔记本做笔记,但听完课会立即将笔记内容整理到印象笔记的课程记录中,而且学习日志也是写在印象笔记中。
(2)精时力的所有课程:印象笔记为主,偶尔的视频课、直播课会采用幕布做笔记,感觉更有结构,更适合分享。
【我行】
将2020年在幕布中做的课程记录复制到印象笔记,尽量做到一元化管理,能更好地把握每个训练营产出多少有形的成果。

(四)How?具体怎么做?

【我学】
(1)听课时,边听边记(思维导图/视觉笔记、关键词/记录灵感等),截屏重点课件等。
(2)写日志时,整理课程内容、自己思考、自己案例、自己实践。
【我思】
点赞崔律的学习日志模板,真的是像一元化笔记一样,串起了那么多东西。谢谢崔律在讲第一节精时力课程时就启用了实践日志的做法,虽然当时觉得有压力、写的也不咋地,但是真的就像崔律展示的丹燕的成长一样,日志字数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能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规划自己的行动。这种锻炼真的是日积月累、月积年累的,我好开心能跟着崔律获得这样的成长和进步。
【例子】
听学习力课程时,做到了边听边记和截屏重点课件。我在纸质笔记本上主要记录关键词句,格式以条列式为主,偶尔有一些符号。

2、[问答]自问自答:

【自问】核心、why、what、how的结构和1.2.1、1.2.2、1.2.3的结构如何融合在一起?
【自答】通常课程的主讲内容是what和how,里面的细节用1.2.1、1.2.2、1.2.3表示会更好,核心、why这些可以作为“1.2 新知”标题下面的概括性内容,不用加标号。如果why、what、how内容都比较多,可以用“1.2.1 why”、“1.2.2 what”、“1.2.3 how”的形式写。

3、[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感觉刚写日志时精力相对高一些,大脑转的比较快,思考、例子写的也比较多一点,越往后越想快点写完,写的内容也有点划水了。
分析我今天的日志:
①温故:虽然只写了一个点,但我学、我思、例子、我行都写了,写的比较顺。
②新知:重点写what——制作自己的笔记本,根据崔律的PPT分成了三部分:自己篇、制作篇和笔记本篇,原计划每个都写我思、例子和我行的,结果写到后面时大脑有点昏沉,有点写不出来,为了给how、第2题、第3题留点时间和精力,决定接受这个现状。how只写了我学,感觉不太好,还有5分钟,再回过去写一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2.2 (学中)制作自己的笔记本-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