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

倒计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孩子发来机票的截图。

“希思罗机场”,以前只在新闻联播里听过,我会联想到戴礼帽叼雪茄的丘吉尔。专门去百度,那是一座圆弧状外形的建筑,有着大片蓝绿色的玻璃幕墙。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当我的孩子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几乎不会有人留意。可这一步对我而言,实在不亚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第一步。

两个人都忙得连轴转,他忙毕业和签证,我则疲于工作。很久没这么忙过,颇感不适应,但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没空去咀嚼那即将到来的远行。在这场早有预谋的行动中,我若心宽完全可以做个旁观者,如今倒成了留学问题的半个专家,用孩子的话说,不过是狂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我去送你!”这几乎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我是妈妈,哪有儿子走那么远妈妈都不送的?再忙我也得去。

“没必要吧?实在想送就送呗,不过别弄得郑重其事的,妈妈你就是喜欢把小事当大事......”

这孩子的心也太宽了,这都不叫事,那人一辈子能有几件称得上事的呀?他向来不喜仪式感,而送行,原来只是我需要的一个场景,为了丰满回味,为了说明作为妈妈的存在。

行装也是不用我收拾的,始终有些放不下,不时挑以为重要的叮嘱几句。他任你说着,自顾自做事。只让我替他买被套,那边的被子规格和国内不一样。

从咨询前辈、列出清单到采买妥当,在不超重的前提下越完备越好,我想象中的大工程,被他轻描淡写地缩微了。他言语间就像和以前出去打比赛一样简单,莫非真的是我太郑重?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只能把被套当成一项事业来对待。

他总是不让自己停下来,不知道从哪儿找来那么多事情做。有些事我不知道,有的和我说起过,我听着也似懂非懂,只是不希望他太累着自己。他的世界与我的如此不同,好像月亮和地球,彼此望得见而温度迥异。我感受着蓬勃向荣,并为之欣喜,又有些懊恼自己愚笨无能,一点帮不上忙。这几日听杨绛先生的书,老而久病的她面对女儿媛媛的忙碌,心情大约是类似的。

都说男孩子就是不恋家,可他也太独立了,看不出一点舍不得,妈妈有隐隐的失落。有人问我怎么教的孩子,我到现在都没明白,他怎么就长成了这样,长成让我放心的,甚至希望他能回一回头的这样。

我是个不太能干的妈妈,孩子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向来对我不抱幻想。无为而治,我比较形象地阐述了这四个字,对于孩子的成长,我没有经验可言,对身怀绝技的年轻辣妈们几乎要膜拜。庆幸自己早生了几年,那时拼妈还没这么立体,让宽以待己也不严于律儿的我勉强有得混,让孩子张牙舞爪地长成了现在的模样。我甚至都描述不出他,只是知道,怎么样都好,都是我喜欢的,我愿意接受的。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为《摔跤吧,爸爸》掬一捧泪的同时,心中却不停质疑着影片推崇的励志学和成功学。人口众多导致的竞争激烈,是中国和印度的共同现状,每一个阶层都梦想跨越,只有戴着皇冠的人渴望回归。人们那么容易被成功点燃,忽略了已然成功的人士很少谈及快乐,他们不会说出真相。活着的最终目标难道不是追寻快乐吗?多少一厢情愿的相信,不快乐是因为尚未成功。成功是一把钥匙,很少的人拿到了,却发现找不到快乐那扇门。原来上帝并非强行搭配,快乐从来没有门。

我不喜欢那个爸爸,他是个暴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儿。辉煌不代表正确,人生是无法计划的,执着只应该源于热爱。

“你说要不要准备两套?方便换洗.....”我仍沉浸于“事业”不能自拔。

“老妈,行李不能超重,你知道的!”他还算耐心,并且委婉地拒绝了我试图往他箱子里塞进半个厨房的阴谋。

你可能感兴趣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