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又意识到,其实从某一个层面讲,死亡不仅没有失去生命,也没有走出时间。

我们所谓的失去生命只是单纯地说肉体的消亡,如果相信人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话,那死亡只是肉体不在了,而我们的灵魂,可以说是我们的“心”(这里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依然还在。

我们的心是不可能分开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在清明节写这篇文章,似乎刚刚好!                             

                                        (一)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_第1张图片

农历三月初九是妈妈两周年忌日,我早早起床,买了各种菜和水果,在厨房忙了一个半小时准备祭品。

这是爸妈过世后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来做这件事。妈妈吃素,所以我也没有准备肉菜。

洗菜、切菜,配菜、剥蒜,切葱……任何环节都没有省略。

以前看舅妈给外公外婆潜心地准备祭品,我总是不屑一顾,固执地认为亲人已故,如此大费周折真的有必要吗,他们吃不到不说,还白白浪费食材和时间。

我也不知道那天怎么了,学起了舅妈,买了一次性餐盘,尽我所能,给妈妈准备祭品。

洗菜的时候,妈妈数十年如一日,早起给我们准备早饭的画面飘了出来;

切菜的时候,生病后的妈妈放下一切防备,自然舒展的笑容也爬上了我的嘴角;

炒菜的时候,妈妈四次生病住院的情景历历在目;

装盘的时候,我的喉咙生疼,眼泪不止地往下掉;

……

我知道,真正站在妈妈坟前的时候,那一项项祭奠的程序“紧锣密鼓”,根本没有时间专心来“思念”;

我似乎理解了舅妈,为亲人准备祭品的过程其实已经完成了真正的祭奠。

                                          (二)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_第2张图片

在爸爸面前,妈妈总是存在感不强,这种感觉不仅仅作为儿女的我们有,从爸妈过世后亲朋好友的不同表现中也略见一斑。

爸爸突然走后,亲人们都是天塌下来的感觉,悲天恸地;而妈妈离开后,所有的人都长舒一口气。这当然与妈妈卧床多年有关,俗语讲,久病床前无孝子,亲人们长长的感叹声底下也是对妈妈自己解脱的欣慰

可是,作为女儿,我总是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是爸爸的烙印,似乎不关妈妈什么事情。另一方面,我却不相信这份感觉,一直在我的生命里寻找妈妈。

上瑜伽的课的时候,老师说我的身体特别僵硬,瑜伽中需要柔韧性的动作我一点也做不来,以至于后来我彻底放弃了练习瑜伽。昨天去做理疗,理疗师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我的后背肌肉是那么的僵硬和紧张。

谈到身体的其他症状,我和理疗师聊起了自己洗澡后特别乏困的现象。至记事起,每次洗完澡别人都神清气爽,而我则好像被打了一顿,或者像刚刚跑完5000米一样累,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听我说完,理疗师顿了一下,除了老生常谈从中医角度讲了些气血虚之类,还问我:“是不是你平常的节奏太紧了?你的身体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洗澡后,身体的所有毛孔放松了,反而像漏了气的皮球一样!”

漏气的皮球”!好有画面感!好形象!

“我也不是特别紧张吧?”我们对关乎自己的事实,第一反应总是否定的。

“我时刻紧张吗?”我问自己。

年前参加乐唐的导师班,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导师们报名出自己的线上课程,最后报名的差不多有三十多位导师。我担心自己落后,接到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到年后“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是第一名。

弟弟知道情况后,让我想想为什么其他报名的导师都没有出来课程。

正月参加今日头条为期四周的写作训练营,4000 多人,第三周我竟然意外地被评为“优质之星”。这个评选每周只给新训学员5个名额。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真的像陀螺一样转不停。可能我确实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

我的微信签名是:

放下奋斗感,做一个鲜活的生命,让一切自然发生。

当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有感觉,现在看来那种“拼命”的感觉我并没有放下。

(三)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_第3张图片

但是,在目前我的认知里,这还不是导致我“紧张”的主要原因。让我的精神时时刻刻处于战备状态的是我的“担惊受怕”。只要亲近的人不在身边,我的脑中总会出现关于他们的不好的画面。

打不通电话的弟弟;驾车出差的老公;调皮捣蛋的儿子;站在窗口擦玻璃的公公……

这些都会让我脑中出现不好的画面,越想自己的状态越遭,然后刚好在我精神紧绷,忐忑不安的时候,儿子要是接近,总会惹得我大发雷霆,失控的情绪让我更加心慌意乱,内疚自责,特别是最近圈在家里,这样的情况每天总会发作一两次。

昨天与理疗师聊到我的“紧张”时,我才意识到,这些情绪才真正让我经常忐忑不安,时刻担惊受怕,以至于身体肌肉也时刻紧绷,僵硬紧张。

然后,思绪到这里的时候,下一秒,妈妈“胆战心惊”的面容突然出现在我的脑袋里,那一刻,我仿佛听到脑袋里“轰隆”一声响,瞬间就泪流满面

原来,我在无意识中完全认同了妈妈的那一份情绪。所以,有类似“害怕”情绪的朋友来找我咨询的时候,我总是有一丝逃的冲动。

原来,妈妈一直在我的身体里。这么多年来我告诉自己妈妈没有存在感,是多么大的一个谎言啊!妈妈一直在,一毫一秒都不曾离开过我。

  (四)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_第4张图片

昨天晚上听一位同学讲《人生只有三件事?》的微课,课程中她提到了自己对爸爸和弟弟的那一份担心,我特别感同身受。私下交流的时候,我和那位同学说了自己这么多年来投射在亲人身上的那一份“死亡恐惧”。

我的头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老天爷说了算的,对于生命的无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接受,可是,那个恐惧的程序总是会自动化启动。

当同学让我告诉自己,我其实一直在恐惧爸爸妈妈离开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瞬间泪奔

她继续说,我的这份恐惧和担心里有小女孩的委屈和不舍,我希望可以继续获得爸爸妈妈的庇佑,同时,我要告诉自己,即使他们离开了,但依然存在,他们在用别的方式对待我,只是我希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而已。

作家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一书中提到: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也许,在时空里,爱一直在,犹如一种能量,从未消失。


                                        (五)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_第5张图片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其著作《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一书中,开篇点明: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恐惧(死亡恐惧)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有些人却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一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

直觉告诉我,我属于最后一种,只不过我的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还披着一层外衣,就是对妈妈的爱的寻找,对妈妈存在感的触摸,所以在某一个层面解释为对妈妈情绪的认同

在偶尔的一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所有担心的,害怕失去的那些人似乎都是男性,从爸爸开始,到弟弟、老公、儿子、以至于公公,我害怕失去这些有力量的男性,是不是在害怕失去保护呢?

那什么人才需要保护呢?孩子啊。

从小到大,所见的人都说我成熟懂事,我也给自己催眠,我是个成熟的女人。可是当同学提到我的内在小女孩的时候,我的委屈和不舍如潮水般涌来,然后化作决堤的泪水

这么多年我学了很多技巧和心法来改善自己的状态,来缓解我的恐惧:我知道我们的大脑同时只能出现一个画面,我学会了替换大脑中画面的方法;我知道当你有不好的画面产生的时候,要用脑中的橡皮擦把它擦掉;我知道切断一个自动化的程序不是一日之功;……

可能在妈妈两周年忌日前后的日子里,让我还未消掉的死亡恐惧又“兴风作浪”了一把,开心的是,这一次让我看到了我对妈妈的认同,让我从心底里触摸到了妈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女孩。

接下来要做的是,安静地陪着那个小女孩慢慢长大!

(六)

农历三月初九,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妈妈选择在这个时节离开,也许另有一层智慧和深意,也许,

只有在这样怒放而勃发的季节,置身于这些数也数不清,五颜六色的生发之气中,才能让我们神秘而微妙地链接到死亡吧。——节选自公众号渡渡鸟妈妈课堂《清明在即,怎么和孩子谈死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 写在妈妈两周年忌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