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Alistarh, D. Grubic, J. Li, R. Tomioka, and M. Vojnovic, “QSGD: Communication-Efficient SGD via Gradient Quantization and Encoding,”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vol. 30, 2017, Accessed: Jul. 31, 2021. [Online]. Available: https://proceedings.neurips.cc/paper/2017/hash/6c340f25839e6acdc73414517203f5f0-Abstract.html
作为量化SGD系列三部曲的第二篇,本篇文章是从单机学习到联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渡,在前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的完善,成为了量化领域绕不开的经典文献。
简介
相较于上一篇IBM的文章,本文考虑用梯度量化来改善并行SGD计算中的通信传输问题,并重点研究了通信带宽和收敛时间的关系(precision-variance trade-off)。具体而言,根据information-theoretic lower bounds,当调整每次迭代中传输的比特数时,梯度方差会发生改变,从而进行收敛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用ResNet-152训练ImageNet时能带来1.8倍的速率提升。
观点
- QSGD基于两个算法思想
- 保留原始统计性质的随机量化(来源于量化SGD的实验性质)
- 对量化后梯度的整数部分有损编码(进一步降低比特数)
- 减少通信开销往往会降低收敛速率,因此多训练带来的额外通信次数值不值,是神经网络量化传输需要考虑的重点
- 可以把量化看作一个零均值的噪声,只是它碰巧能够让传输更加有效
- 卷积层比其他层更容易遭受量化带来的性能下降,因此在量化方面,完成视觉任务的网络可能比深度循环网络获益更少
理论
-
方差对于SGD收敛性的影响
mini-batch操作可以看作是减少方差的一个方法,当第一项主导的时候,由于方差减少到了\(\sigma^2 /m\),因此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变为\(1/T\)
-
无损的parallel SGD就是一种mini batch,因此将定理换一种写法(其实就是写成不等式右边趋于零时),得到收敛所需迭代次数与方差的关系
通常第一项会主导迭代次数,因此结论: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与随机梯度的二阶方差界\(B\)成线性关系
-
随机量化与编码
-
随机量化
量化水平数量\(s\)(没有包含0),量化水平在\([0,1]\)均匀分布。构造的目的为:1)preserves the value in expectation;2)introduce minimal variance。
- 对于向量中的每个分量单独量化
- 进行\(|v_i|/\|v\|_2\)操作后能保证每个分量都落在\([0,1]\)区间内,从而转化为\([0,1]\)上的量化
- 最终的上下取值概率之比就是量化点到上下量化水平的距离之比
好像和投影距离是等价的?
如此量化后有良好的统计特性(在这个量化值下有最小的方差)
-
编码
Elias integer encoding,基本思想是大的整数出现的频率会更低,因此循环的编码第一个非零元素的位置
将整数转变为二进制序列,编码后的长度为\(|\operatorname{Elias}(k)|=\log k+\log \log k+\ldots+1 \leq(1+o(1)) \log k+1\)
可得在给定量化方差界\(\left(\|v\|_{2}, \sigma, \zeta\right)\)后,需要传输的比特数上界为
注:此时1bit传输作为\(s=1\)的稀疏特例
-
-
将两个定理合并后的结果如下。由于QSGD计算的是接口变量方差,因此可以很便利地结合到各种与方差相关的随机梯度分析框架中。
-
QSGD在实际应用中的两个变种
- 将一个向量进一步分为若干bucket来量化,显然bucket size越大方差越大
- 在向量scaling的时候选用最大分量值而不是向量的二范数
实验
-
全精度SGD传\(32n\)比特,QSGD最少可以只传\(2.8n+32\)比特,在两倍迭代次数下,可以带来节约\(5.7\)倍的带宽
-
实验结果
-
实验部分还没有完全搞懂(比如protocol部分、GPU的并行)
借鉴
- 文章在QSGD的基础上,从stochastic variance-reduced variant角度又继续分析QSVRG,覆盖到了指数收敛速率。也就是通过添加新技术来说明原始方法的扩展性。
- 这篇文章的基础是communication complexity lower bound of DME,因此建立传输比特数和方差的关系是直接拿过来的。而方差和收敛性的分析也是常用的,因此在承认DME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tight bound。
- 这篇文章的写作并不算优秀,但是内容十分solid和extensive,绝对是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