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web页面的开发,由于手机屏幕尺寸、分辨率不同,或者需要考虑横竖屏问题,为了使得web页面在不同移动设备上具有相适应的展示效果,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使用合理的适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想要实现移动端适配 就要认识下 显示设备的物理尺寸(屏幕对角线长度) 单位 “英寸”
我们用单位英寸描述屏幕的物理大小,如电脑显示器的17英寸,22英寸,手机显示器的4.8英寸,5.7英寸
英寸(inch,缩写为in)在荷兰语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指甲底部普通人拇指的宽度。
英寸单位和厘米的换算:1英寸 = 2.54厘米
分辨率决定了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
通常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质量也就越好。同时,它也会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说到像素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Pixel) , 像素即一个小方块,它具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
图片、电子屏幕(手机、电脑)就是由无数个具有特定颜色和特定位置的小方块拼接而成。
像素可以作为图片或电子屏幕的最小组成单位。
在我们css布局中使用的px单位像素是一个相对单位,我们称之为逻辑像素
手机 显示器等物理设备上的像素点我们称之为物理像素
所以对应分辨率 我们也会区分出屏幕分辨率(物理)和图像分辨率(逻辑)。
屏幕分辨率指的是一个屏幕具体是由多少个物理像素点组成
HUAWEI P40 Pro屏幕分辨率为 2640 x 1200 这表示手机分别在垂直和水平上所具有的像素点数。
iPhone XS Max和 iPhone SE的分辨率分别为2688 x 1242和1136 x 640。这表示手机分别在垂直和水平上所具有的像素点数。
我们通常说的图片分辨率其实是指图片含有的像素数,比如一张图片的分辨率为800 x 400。这表示图片分别在垂直和水平上所具有的像素点数为800和400。
PPI(Pixel Per Inch):每英寸包括的像素数。
PPI可以用于描述屏幕的清晰度以及一张图片的质量。
使用PPI描述图片时,PPI越高,图片质量越高,使用PPI描述屏幕时,PPI越高,屏幕越清晰。
在上面描述手机分辨率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SE的PPI分别为458和326,这足以证明前者的屏幕更清晰。
由于手机尺寸为手机对角线的长度,我们通常使用如下的方法计算PPI:
iPhone 6的PPI为
所以它每英寸约含有326个物理像素点。
DPI(Dot Per Inch):即每英寸包括的点数。
这里的点是一个抽象的单位,它可以是屏幕像素点、图片像素点也可以是打印机的墨点。
平时你可能会看到使用DPI来描述图片和屏幕,这时的DPI应该和PPI是等价的,DPI最常用的是用于描述打印机,表示打印机每英寸可以打印的点数。
一张图片在屏幕上显示时,它的像素点数是规则排列的,每个像素点都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
当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时,打印机可能不会规则的将这些点打印出来,而是使用一个个打印点来呈现这张图像,这些打印点之间会有一定的空隙,这就是DPI所描述的:打印点的密度。
在上面的图像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打印机是如何使用墨点来打印一张图像。
所以,打印机的DPI越高,打印图像的精细程度就越高,同时这也会消耗更多的墨点和时间。
实际上,上面我们描述的像素都是物理像素,即设备上真实的物理单元。
下面我们来看看设备独立像素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智能手机发展非常之快,在几年之前,我们还用着分辨率非常低的手机A,分辨率是320x480,我们可以在上面浏览正常的文字、图片等等。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低分辨率的手机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很快,更高分辨率的屏幕诞生了它的分辨率是640x940,我们成为手机B
理论上来讲,在A手机上相同大小的图片和文字,在B手机上会被缩放一倍,因为它的分辨率提高了一倍。这样,岂不是后面出现更高分辨率的手机,页面元素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不管分辨率多高,他们所展示的界面比例都是基本类似的。乔布斯在iPhone4的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Retina Display(视网膜屏幕)的概念,它正是解决了上面的问题,这也使它成为一款跨时代的手机。
在iPhone4使用的视网膜屏幕中,把2x2个像素当1个像素使用,这样让屏幕看起来更精致,但是元素的大小却不会改变。
如果B手机使用了视网膜屏幕的技术,那么显示结果应该是下面的情况,比如列表的宽度为300个像素,那么在一条水平线上,A手机会用300个物理像素去渲染它,而B手机实际上会用600个物理像素去渲染它。
我们必须用一种单位来同时告诉不同分辨率的手机,它们在界面上显示元素的大小是多少,这个单位就是设备独立像素(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简称DIP或DP。上面我们说,列表的宽度为300个像素,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列表的宽度为300个设备独立像素。
打开chrome的开发者工具,我们可以模拟各个手机型号的显示情况,每种型号上面会显示一个尺寸,比如iPhone X显示的尺寸是375x812,实际iPhone X的分辨率会比这高很多,这里显示的就是设备独立像素。
设备像素比device pixel ratio简称dpr,即物理像素和设备独立像素的比值。
在web中,浏览器为我们提供了window.devicePixelRatio
来帮助我们获取dpr。
我们可以通过js来获取当前设备的dpr
//如果设备是iPhoneX
window.devicePixelRatio; //3
在css中,可以使用媒体查询min-device-pixel-ratio
,区分dpr:
@media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2),(min-device-pixel-ratio: 2){
/*适配IPhone 两倍屏*/
}
当然,上面的规则也有例外,iPhone 6、7、8 Plus的实际物理像素是1080 x 1920,在开发者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设备独立像素是414 x 736,设备像素比为3,设备独立像素和设备像素比的乘积并不等于1080 x 1920,而是等于1242 x 2208。
实际上,手机会自动把1242 x 2208个像素点塞进1080 * 1920个物理像素点来渲染,我们不用关心这个过程,而1242 x 2208被称为屏幕的设计像素。我们开发过程中也是以这个设计像素为准。
实际上,从苹果提出视网膜屏幕开始,才出现设备像素比这个概念,因为在这之前,移动设备都是直接使用物理像素来进行展示。
紧接着,Android同样使用了其他的技术方案来实现DPR大于1的屏幕,不过原理是类似的。由于Android屏幕尺寸非常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苹果只有它自己的几款固定设备、尺寸。所以,为了保证各种设备的显示效果,Android按照设备的像素密度将设备分成了几个区间:
当然,所有的Android设备不一定严格按照上面的分辨率,每个类型可能对应几种不同分辨率,所以,每个Android手机都能根据给定的区间范围,确定自己的DPR,从而拥有类似的显示。当然,仅仅是类似,由于各个设备的尺寸、分辨率上的差异,设备独立像素也不会完全相等,所以各种Android设备仍然不能做到在展示上完全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