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里看到一个讲座通知,可视化的老师会来学校开一个主题讲座,刚好这个主题是最近关注的一篇文章,又刚好这位老师是之前选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的教材编著者,再就是刚好是出差回来第二天下午的讲座。出发去之前又仔细把论文看了一下,想了几个问题,“围绕论文相关的,围绕论文+课题发散的,围绕科研+生活发散的”,实在还是觉得有些不妥,需要再改改。于是去知乎上搜索了一圈,整理一下答案,并且把有用的贴出来,来源放在最下面。
针对提问有几个方面,问题主题,问题数量,提问方式,问题范围,以下答案均为有帮助的,在线补充。
初步了解:你对所听相关内容一无所知,而讲座正是科普扫盲性质的讲座。
这样的讲座提问可以发散一些,基础一点、高深一点、偏题一点都无妨。
深入了解:你对所听内容有所了解,但是讲座比你的水平高一个层次。这样的讲座提问应该从自己出发,将自己听讲座时产生的相关疑问等选一个最相关的提问。
解惑:你对所听相关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有问题不明白,带着问题去的。那么自然如果讲座未能完全解决你的问题,那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切磋:你对所听内容已经有较深入的了解,讲座和你同一个层次,你主要看看他人能讲些什么,怎样取长补短等等。这时候提问应该尽量提“两头”,即自己的长处,看看别人的是否能补充或者否定自己的观点;短板,看看别人的想法能否解决自己的疑惑。
踢馆:你对所听内容已经有较深入的了解,去听讲座的目的是为了驳斥演讲者或者扬名立万等等。这时候所提的问题应当针对讲座的主要论点、论据或者论证中的薄弱环节。不要抓住细枝末节不放。被人拉去的(或其他不想去的情况):最好别提问。这种情况我删了。
其次:
控制数量:如果你有几个问题,选一个你最熟悉且最关心的问题,不要一下子抛出四五个问题。你如果同时思考四五个问题,那么难免有疏漏,必然有一些问题质量较差。而且演讲人没有时间全部详细回答,只好每个问题都一笔带过,对你而言效果也非常差。
第三:
事先练习:如果你事先就带着问题去的,最好事先组织好问题怎么说;如果是现场想起来的,那就多组织一下,最好在手机或者纸上大概写一下。尤其是社科类的具体问题,联系广泛,又有实际例子和数据,问题很容易问得很长,事先不组织好听着混乱,容易让演讲人出现理解错误或者偏差,影响效果。
第四:
注意其他听众。如果会引起广大听众反感的问题,即使是很好的问题也要慎重。比如一场普及型讲座你却提了专业性很强的问题,结果是大多数都完全不懂;或者一场介绍知识性的讲座你却提了无关的知识性问题,结果是大家都没兴趣。而演讲者为了照顾大多数人,可能会极其简略的回答甚至不回答。
如果是同一学科,同样研究方向的大牛,那应该可以提一些自己看文献或者研究中遇到的一些专业的技术性的问题,不需要具体展开了讨论细节的问题,如果对技术细节或者原理感兴趣可以在报告结束后深入探讨或者不方便时通过邮件来讨论;
如果非同一研究方向,但是对报告人的内容也有所涉猎的话,也不妨问问大研究方向上发展应用前景相关的问题;
如果是非同一学科,那就当拓展视野,了解周边学科发展,也可以适当问一些在听的过程中感兴趣的知识点或有可能在自己本学科可借鉴使用的技术手段方法等相关问题。
作者:「已注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687931/answer/6148638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做法是拿一个本子记录一下讲座的一些关键信息,哪怕当时没听清回头也可以依据这个记录去仔细查一下。以及用记录的方法督促自己随时跟进,写字的过程也是注意力无法有理由分散的过程。
而是更熟悉一些比较惯常的思维,更明白一些研究在具体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具体在哪了。
“这位答主,设置了禁止转载,选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点摘进来了。”
杨振宁曾在澳门大学举办讲座,分享“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讲座末尾的提问环节颇有意思,本人特地把部分问题和回答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学习和研究的参考。
学生1问:杨教授之前说过“如果我们有新的想法的话,不要轻易放弃”。我经常有新的想法,如果我们有很多新的想法的话,该怎么办?
杨振宁答:我想你不是第一个人有太多的新的想法,Teller就是一个有非常多新想法的人。我曾经说Teller每天至少有10个新的想法,其中至少有9个半是没有道理的。但假如一个人平均一天有半个想法是有道理的,这就不得了了。所以我想,对于你,假如我要做一个建议的话,那我想,第一,应该保留你的有非常多的想法的精神,可是,给自己一些训练,希望能够约束一下,或规律化一些新的想法的方向。
学生1问:如果有新的想法的话,去找有共同语言的人谈一下聊一下是吗?
杨振宁答:有新的想法跟别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常常可以了解到你的新想法的盲点是什么。学生2问:您做科研时做演算的那20几天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起床、睡觉、吃饭等作息如何?
杨振宁答:这个每个人不一样。对于我自己,有一些关键想法还在孕育的时候,可是还没有完全有结果,那个时候,我想是有些不太正常(此处的“不正常”是指不正常的生活作息,下同。)我是做理论的,所以呢,这种不正常的时间不太长,过了一两天呢,或者就是解决了问题,或者就是此路不通。做实验的人,长时期非常专注,常常是很长的时候。今天早上,我跟几个同学说,去年在清华有两位教授,他们知道有一个东西可能做出来,要找正确的样品,试了一千多个,这一千多个,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两个人带了20几个人团队。那个我想,他们那段时间,专注做这件事情,是有点不太正常的。
学生2问: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有一句话:“科学的极致是哲学,哲学的极致是宗教。”我不太懂这句话,不知道您站在您的角度是怎么对待这句话的?
杨振宁答:我对于他讲的这个话,有一些同感,不过我不完全同意“极致”这个话。我想是这样,宗教是什么,哲学是什么,科学是什么,其实所有的这一些,学问也好,人生观也好,他的最终极的目的都是要了解人跟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这个关系中怎么自处。不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研究里头,思想的思路不一样,发展的方向不一样,那么所以,所得到的结论不一样。不过,说是科学与宗教是相反的,这个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他最终的目的,其实是相同的。事实上,你如果看天主教在伽利略的时候,是不承认伽利略的想法是对的。这个天主教到20世纪已经承认(自身)是错误的。那么天主教当初不赞成伽利略的想法是有他的道理的,天主教今天承认当时(自身)是错的,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换句话说,宗教在不同时候也是在改变的。科学的改变是最快的。可是并不代说科学跟宗教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我今天到了90多岁,我想一个科学家在年轻的时候,他的一个想法常常是觉得科学是万能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我想一个科学家年纪越大时候,越知道,这个是一个幻觉。世界的结构远比科学家能够了解的要多得多,要复杂的多,要美丽的多。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一个科学家年纪越大的时候,就越会有这个想法。所以,我想所有的科学家年纪越大的话,他对于宗教的态度就有改变了。我讲一个故事,20世纪大家公认的一个最最聪明的数学家冯诺依曼,他也是20世纪的大数学家之一。他是匈牙利人,大概是1901、1902年出生的,也是犹太人,所以后来在30年代就搬到美国去了,他比我长20岁的样子。可是我们在IAS是同事,所以当时就常常看见他。他确实是(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非常之快,大家都非常佩服他。他在1956年得了癌症,之后再华盛顿的医院里头,然后消息传到Princeton来,说是冯诺依曼知道他有癌症以后,他信了天主教。我记得当时在IAS的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刚听到这个以后,都觉得非常稀奇。怎么冯诺依曼这个人会信了天主教?今天我到了90多岁,我不敢说我懂了,不过我不再觉得冯诺依曼在他末年的时候信天主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
学生3问:面对茫茫学海,而自身知识浅薄,怎么克服这种微薄、力不从心的感觉,使之最后能够做出贡献?
杨振宁答:我想在前沿做出研究工作,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你刚才说了像茫茫大海一样的,这种感觉,是很清楚,是一部分研究的人要经历的。这个不是我的感受的方向。(这个不是我的感受。)这个与我所注意的题目,跟我的思维方式有关系,不过,你讲的话很有意思。20世纪物理学最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量子力学,而量子力学发表的最早的一篇文章就是海森堡,一个德国人写的,他那个时候20几岁。这个我想是,他的那篇文章是20世纪所有科学文章里头最最重要的几篇文章之一。他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描述他那个第一篇文章是怎么做的。他喜欢爬山,海森堡喜欢爬山,所以他就用那个爬山的比喻。他说他在写他那篇关键性的文章的时候,他自己的感觉就像是在爬山,在一个雾里头,他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他只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点影子,然后他就就向那个方向走,越走就越觉得那个影子是正确的方向。那么,所以,他的这个经历是一个在雾里摸索的经历。因为你看了他的文章的话,他的文章的一个特点就是许多你觉得他在摸索,他的文章里头,有很多不正确的东西。所以我曾经说,你看海森堡的文章,你要注意它里头有很多渣滓,你要分辨出来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你才能吸取海森堡的精神。这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可是我也曾经分析到另外一位大的物理学家,叫做Dirac,跟他是同时代的人物。Dirac的想法呢,跟他是相反的,我曾经说看Dirac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看那个文章,你懂了之后,就觉得妙的无比。所以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要表示,说是做前沿的研究,研究的态度和研究时的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他们两人你就可以看出来,是非常不一样的。那么,这个我想,因为你在前沿的时候,怎么去走进下一步,这个步骤与你的脑子的结构是有密切的关系。与你脑子里头过去的“软件”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所有不能一概而论的。
作者:Alex Sun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15169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然后因为暑假很多朋友参加学术性会议,认为有些地方需要注意,这里也放个链接。后期有需要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