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程序员出路何在?

    最近逛过很多论坛,很多同道中人都提到了“离职”两个字。在这样的经济危机下,还是有很多人毅然选择离职,因为他们是在忍受不了“挨踢”的高强度、高精神压力工作的命运,然而我们很少有人会去反思为什么我们国内的软件开发工作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实际上软件开发产能过剩,每年国内高校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进入IT行业就职,而且就业的年轻人都极富有创造力。
    自我离开纯软件公司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国内的软件公司一直重复着项目式的开发方式,而没把组件式开发的妙处真正用起来,不仅软件组件可以这么来生产开发,对于软件企业的员工当然也可以这么处理,可以朝着软件工业化的角度去思考。
    原本编码只是一个软件生产过程,因此批量生产、组件化生产完全可取;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软件开发无法高效的实施,问题主要出现在软件工程前期的工作没有到位(包括需求分析、高层设计、详细设计等环节),而不断采取项目式开发,上一个项目结束,技术升级、抽象工作也就结束了,如果我们能把上一个项目中的一些经验通过重构、再设计,将一些共性的东西抽象成标准化的、组件式的软件组件,并形成组件财富库,那么在下一个项目中就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采用搭积木的模式快速高效的实现用户需求。其中的原理可以参考张西振老师的“和谐生产方式”,具体见http://www.dongjing.com/main/view.asp?id0=2&id1=192&id=349。
     在此,程序员有了两条出路:1、在技术路线上继续努力成为技术专家;2、去实体经济企业做信息化人员。对于我而言,选择了后者,因为鉴于技术路线的努力与个人的人生规划不是特别的相符。经过我个人在实体经济企业的工作体会,个性化时代呼唤着实体企业需要有IT高级人才参与,新时代出现小批量的需求、个性化需求让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现象,因此,实体企业必须建立起自有的信息化平台来助推高效计划和市场需求对接,实现有效产出创造企业盈利的目的。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实现并使用网络联接型平台来对整体供应链进行管理操作。程序员不必为自己的“挨踢”命运苦思冥想了,纯软件企业不一定是你成长的热土,软件只是为了实体经济而存在,实体企业对高级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会是程序员的一条极佳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工作,项目管理,招聘,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