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动驾驶到底该不该问责?丨曼孚科技

“前几天在上海发生了一起悲剧,1月22日下午4点30左右,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急速上前,试图帮助脱困,后经送医抢救该乘客仍不幸身亡。”

这是继上次特斯拉因错误判断路况致严重车祸后,自动驾驶的又一次致人死亡事件, 此次事件也再次将自动驾驶推上了风口浪尖。

背景调查

据悉,上海地铁15号线是于去年开通的全自动驾驶线路,该车辆拥有国内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在地下行驶过程中基于无线通信接受信号,能够全面满足自动驾驶所需的各种要求。

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动驾驶到底该不该问责?丨曼孚科技_第1张图片

除自身硬件外,环境的优势也是自动驾驶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原因。在地面交通中,自动驾驶面对的场景繁杂细碎,不仅要面对人、车、红绿灯,同时也需完成对复杂路况的分析判断。而在轨道交通中,环境因素单一许多,不仅路况简单、环境封闭,且无需自己决策,每趟线路都有严格的时间把控,这对现在的自动驾驶来说就是良好的“温床”。

而如今,在这看起来简单封闭的工作环境中,却也发生了重大事故,不禁令人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产生担忧,自动驾驶正面临着信任危机,但此次事件真的该问责自动驾驶吗?

事件还原

在追责之前,先为大家还原一下事情经过:

据目击者回忆,事故发生前一名老妇人在下车时因躲避不及被屏蔽门夹住动弹不得,站台工作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上前尝试将该女士拉出来,而此时的屏蔽门因未能关闭,使得地铁也无法正常行驶。

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发现自己无法成功将该女士拉出,于是他选择利用屏蔽门钥匙“切除”屏蔽门,也就是将屏蔽门切换到“隔离/手动”;

而就在屏蔽门被切除后,自动驾驶系统察觉到危险排除,列车收到了正常发车的信号,开始自动行驶。

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动驾驶到底该不该问责?丨曼孚科技_第2张图片

尽管工作人员察觉到列车发动并迅速按压了“紧急停车”按钮,但仍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列车已经启动行驶,被夹住的乘客受到了列车拖拽伤害,而此刻的屏蔽门也因外力冲击打开了门。

最终结果,站台工作人员虽将该女士救下,但她已倒地不起,不治身亡。

在为这场悲剧惋惜之余,民众也一直对该事故责任归属者争论不休。

但悲剧已然发生,分析事故原委的目的不应是恶意指责与谩骂,而是为了警醒市民与工作人员,更是为地铁自动驾驶敲响警钟, 应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从人、车以及硬件、软件不同角度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

目前全自动驾驶普遍采用车地通信技术,利用LTE通信实现车——地的双向通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就是上海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将LTE异网融合技术应用于地铁通信系统的线路,这种技术通信带宽更高、连接更快、承载能力也更强。而目前看来,15号线也并未出现通信问题而引发的驾驶失误。

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动驾驶到底该不该问责?丨曼孚科技_第3张图片

归根结底,目前的全自动驾驶地铁虽已实现无驾驶员自动行驶,但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却还需依赖站台的工作人员来紧急制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技术仍需不断完善。

以15号线为例,即便在这次事故中车门完全打开,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也并不会向线管人员发出警告,而是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发出警告,通过指示灯的闪烁告知站台工作人员状况。

显然这种机制是无法及时阻止事故发生的,这也是地铁工作人员努力劝解那些试图挤上车的乘客的原因。

结语

诚然,自动驾驶自诞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轨道自动化驾驶从底层的数据通信,到列车行驶与后期运营都已形成了相当成熟、完备的体系,且将随着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拓进。

但此次15号线事故无疑也为全自动驾驶“降了降温”,面对突发事件,系统能否提高决策感知能力,及时帮助乘客脱困或是为工作人员施救提供帮助?

毋庸置疑,我们不能因单一事件而全盘否定成熟技术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乘客,我们也应该明晰,全自动驾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在乘坐地铁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同时,也请大家对自动驾驶多一些耐心与包容,要对自动驾驶有足够信心,在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定会更加成熟,为人类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