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任何一场全球性事件都会给人类生活、企业经营、国家治理乃至国际关系带来巨大的改变。2020 年初,在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之时,通过使用量激增的远程会议、互联网软件等应用,大多数人都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并意识到人类将在这个与物理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里开启数字化生存。龙霸团队有着10年的区块链开发经验,期待每一位朋友的咨询与合作加一八零2532九三三五。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人类为数字化迁徙做了很多准备,但 20 世纪 90 年代数字化迁徙才真正启程。1994 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是数字化迁徙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启程号角。
通过从 1990 年与 2019 年的前十大上市公司的对比变化,就可以看出数字化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1990 年,前十大上市公司中有六家是银行,没有互联网及软件公司;2019 年,前十大上市公司中有七家是互联网及软件公司。
数字化迁徙遵循的是摩尔定律、网络效应、零边际成本、指数级增长等规律。它在组织商业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效率极高、成本极低。这就是互联网巨头拥有超高市值的底层逻辑,视频会议工具 Zoom 是这个逻辑的最新例证。2019 年底,Zoom(视频会议公司)还只有约 1 000 万用户,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只用了 3 个月的时间,用户数就迅速增长,超过了 2 亿。
经济转折点:“新基建”与“新能源”
就我个人观察,有几件事是非常带有预示性和启示性的。第一件事,中国政府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中国的“新基建”基本上可以看作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成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具。
第二件事,埃隆·马斯克宣布启动 Starlink(星链互联网计划)。Starlink 在地球这个物理空间之上建造了一层数字空间, “寰宇一网成就寰宇一家”。1.2 万个卫星连成的互联网,将改变时间和空间、经济与社会。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 2020 年 4 月石油价格的暴跌,美国原油期货跌至负几十美元,这当然是偶发的市场踩踏事件,但这样一个极端事件一定有它的警示性和预示性。
它意味着经济动能、经济能源转换点的到来。众所周知,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工业文明的核心能源;而到了信息文明时代,数据将取代石油成为新的核心能源。这次石油价格出现负值的极端性事件,事虽偶发,实属必然。它标志着能源转换点到来了。
我的朋友王川(网名“硅谷王川”)从 2014 年开始,在业界普遍乐观预测电动汽车的未来时,就悲观地预测过石油价格将一路走低。底特律的汽车行业依赖的是物理思维,而硅谷造车利用的则是软件思维。一辆传统汽车有 3 万多个零部件,而一辆电动汽车只有 3 000 多个零部件。传统车厂上百年积累的汽车发动机技术,一夜之间价值归零。特斯拉最大的价值是一套能够很好地管理 7 000 多块电池的软件系统。
它用软件重新定义了汽车。而 2020 年,完全依靠数据的收集、传输、互动、计算、决策来驱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长沙、广州等好几个城市试运行。私人汽车、商用车加上航空器械一起占用了全球超 60%的石油供应,而“汽车”一旦变成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它“喝”的将是数据。无怪乎“石油”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低。
王川戏谑道:“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石头没有了,石油时代的结束也不会是石油消耗完了。”它们只是被时代的进步甩在身后而已。
经济新驱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
过去 10 年,很多数字化迁徙工具的成熟,是数据能够取代石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的重要因素,也形成了经济新的驱动力。这其中有四个最重要的力量:
一是互联网和物联网。互联网和物联网解决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收集海量数据的问题。
二是区块链。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总账,解决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信任海量数据的问题。
三是云计算。云计算解决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存储和计算海量数据的问题。
四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解决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使用海量数据的问题。
就像冶金技术的成熟帮助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一样,量变引起质变,这几个数字化核心工具的逐渐成熟,让我们能够轻易得到和使用海量数据。
从数据要素市场的角度看,能够进行商业化交换、共享和交易的数据,可以分为三大来源:第一类是个人数据,包括了个人在互联网上遗留的各种行为数据和作为一个生命体所具有的数据,如基因数据、医疗数据等;第二类是机构数据,如政府、社区、商业组织等相关数据;第三类是机器数据。2014 年 IBM 的物联网白皮书预测,到 2050 年全球会有超过 1 000 亿台机器联网,分分秒秒都在产生数据。而全球人口到 2050 年大概不会超过 100 亿人,机器的数据将比人的数据多几个数量级。
绝大多数的数据,今天我们还没有用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还刚刚起步,机器数据这个“宝藏”还没有被挖掘;各行业机构所拥有的数据碍于法律限制、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应用之道;而个人数据,除了互联网上的行为数据得到很好的运用,生命数据、基因数据、医疗数据因为隐私保护问题没有解决,也无法很好地利用。
对个人行为数据的有效利用,创造出了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魔力无边的“商业智能”。倘若上述三大来源的数据都能进入数据要素市场,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和交易,人类将能创造出更加伟大的社会智能和人类智能。未来 10 年、20 年,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或信息文明将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经济新要素:数据要素市场重新定义
因为数据的特殊性,我们设想中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结构,也就与现有的各类交易市场完全不同。现有的股票市场是所有权交易市场,买入某家公司的股票就代表你拥有了这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债券市场是收益权交易市场,你买入债券就获得了发行者的还本付息的承诺;因为数据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数据要素市场是使用权交易市场,只能允许你以某种方式、在某段时间、基于某种目的使用某种数据。
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组织形式,大概率不会采取像股票交易所这样中心化的交易撮合形式,它可能更像外汇市场。外汇市场全球 24 小时交易,交易撮合是分散化的,甚至是点对点的,只有清算环节是中心化的。数据要素市场也应该采取去中心化、点对点、全球 24 小时撮合交易的形式。现在的一些中心化的所谓“大数据交易所”,也许是违背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内在规律。数据要素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长尾市场,是分散化的市场。例如,科学家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齐 1 万个病例才能有效地进行医学研究;保险公司要找齐 1 万辆汽车的数据样本才能开发一款保险产品,而这些汽车的所有权基本上是分散的。
第二,它是多方许可、多次许可的市场。比如,个人的基因数据许可供很多个科学家使用,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福利一定是最大化的,对于个人的价值也是最大化的。多方许可、多次许可是数据交易市场的特点。
第三,它是去中心化、点对点的市场。一旦数据的确权变得容易、可信和低成本,数据所有者则会扩大化、分散化,要收集和使用数据,最有效的模式应该是自由市场模式,进行点对点的交易和去中心化的交易,而不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中心化模式。
第四,它是非标准化的交易市场。资本市场是一个把非标准化的东西标准化的市场,数据要素市场会反其道而行。数据拥有者非常分散、数据使用者目的不一,同一数据也可以供不同目的的使用者使用。这比股票或债券的投资目的要复杂得多,资产也更非标准化。
那么,什么才是数据市场的基础设施呢?答案是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
第一,区块链可以解决数据的可信问题。作为分布式账本,它具有只能增加、不可删除、不可篡改、不可回滚的特点,可以确保链上原生数据的可信度。
第二,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具有可存证、可溯源、可审计、可定序等特性,可以很好地给数据产权确权。
第三,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算法可以保护数据不被偷窥、盗取和滥用,起到很好的隐私保护作用。
第四,数据交易。数据隐私保护并不是最终目的,数据需要共享和交换才能呈现价值。这时候可验证计算技术、同态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等密码学技术的结合,可以解决在数据加密之后的协同计算问题,这方面的技术统称为“隐私计算”。
第五,价值交换。数据是否交换和共享,核心在于价值交换。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能够为分布式、点对点的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强大的价值交换工具。
第六,价值分配。在一个分布式、点对点的数据要素市场中,如何让相关各方在没有中心化担保方的情况下,信任各利益相关方的承诺,并且不增加构建这种信任关系的成本?这时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就能够发挥作用了,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加上智能合约使得交易具有不可人为操控的特性,一旦触发事前约定的条件,任何人都无法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