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超神经
内容概要:作为 WAIC 的首场外场活动,2021 IJCAI-SAIA YES青年精英学术会议于今天在上海开幕。
关键词:WAIC IJCAI 学术会议
作为 WAIC 的首场外场活动,2021 IJCAI-SAIA YES青年精英学术会议于今天在上海开幕。
活动由 IJCAI-SAIA 联合办公室(IJCAI 与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筹办,YES 译为 Young Elite Symposium 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也吸引了全国各所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各个领域的教授学者及青年学生。
群星云集,老牌顶会展现强大号召力
老牌顶会 IJCAI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历史最悠久的顶级学术会议,诸多影响深远的经典论文都曾在 IJCAI 上留名。
近年,中国籍学者对 IJCAI 的影响力逐年提高,也在上海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上海最终击败其他的竞争城市,争得IJCAI-PRICAI-2024的主办权。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女士致开场词
IJCAI 理事会也首次通过理事会决议同意在 2021-2023 年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行战略合作,在上海设立IJCAI中国办公室,共同推进 AI 在中国的发展。
本次 IJCAI-SAIA YES 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也希望能够搭建世界顶尖的 AI 学术交流平台。
凭借着 IJCAI 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大会三天由 3 位国际院士领衔,邀请到了来自 6 个国家的 AI 顶尖科学家发表主题演讲。
来自 18 所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带头人,组织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分享,由 48 位被 IJCAI-2020 收录论文的一作青年学者,现场分享其论文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研进展。
同时现场还有 23 位 IJCAI-2020 收录论文的合作作者、近五百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与企业家。
经年推进:IJCAI 终花落中国上海
IJCAI 理事会代理主席、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在大会上回顾了自 1969 年第一届 IJCAI 大会以来的历史发展、在AI学界推动研究所做的工作以及近几年 IJCAI 大会的举办情况和包括计算机和思想奖、约翰·麦卡锡奖在内的奖项。
IJCAI 理事会代理主席杨强教授致辞
杨强教授还特别提及了近年在中国举办的IJCAI会议(IJCAI 2013 北京,IJCAI 2019 澳门 & IJCAI 2024,上海),并庆祝IJCAI中国办公室在上海落地。
IJCAI 理事会秘书长 Vesna Sabljakovic-Fritz 教授,回顾了去年开始IJCAI与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SAIA)就双方的战略合作达成了历史性协议。
随后 Vesna 教授特别感谢了张成奇教授以及IJCAI中国办公室的秘书长邵怡蕾博士的努力,使得 IJCAI 和上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也直接促进了本次首届 IJCAI-SAIA YES学术会议的召开。也感谢的杨强教授和周志华教授对大会持续强有力的支持和辛勤工作则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
本届大会共同程序主席 Christina Bessiere 教授致欢迎辞,他盛赞本次学术会议汇聚了中国最具潜力的 AI 青年精英学者,他们将分享各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也将和学术带头人们讨论自己对该领域的贡献。 Christian 教授特别感谢 IJCAI-SAIA 联合办公室以及 WAIC 共同推动、组织了本次会议。
IJCAI-PRICAI 2024 当地主席、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21 IJCAI-SAIA YES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杨小康教授对本次大会的会议程序做了介绍。
在主题演讲开始前,2021 IJCAI-SAIA YES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IJCAI-SAIA联合办公室秘书长邵怡蕾博士 ,对本次大会的会务信息做了介绍。
IJCAI-SAIA联合办公室秘书长邵怡蕾博士
邵博士介绍道 IJCAI-SAIA YES 是一场以人为本的学术大会、是一场以青年人为主的学术大会、是一场大家的学术会议。
全明星阵容的主题演讲
Keynote No.1:由欧洲科学院院士,ACM/AAAI/EurAI Fellow、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Michael Wooldridge 开始。
理解多代理系统的平衡特性
概要:基于人工智能、社会学、控制学等学科的交叉日益深入,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他以金融股票市场中的闪电崩盘现象为例,描述了多智能体系统动力学中基于多个相互作用的组件组成的系统可能受到的快速、不可预测行为波动的影响。随后,Michael Wooldridge教授介绍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是将非均衡行为视作bug,第二种是对系统进行建模,并指出未来的方向是将这些方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Keynote No.2:ACM/IEEE/AAAI Fellow、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 Maria Gini 教授的演讲主题是《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10 robots, 1,000 robots, or 10,000 robots?》
10个,1000个,10000个机器人,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概要:探讨了多机器人执行不同任务的时间与空间约束问题。Maria认为,机器人(robot)与智能体(agent)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机器人需要在物理空间中移动,需要使用能源,同时可能出现故障或延迟。当机器人的类型越来越多时,先前为特定机器人设计的算法无疑会出现局限性,这时,在设计新的机器人算法时,要重新进行适应。针对这种情况,Maria提出“去中心控制”思想,这种分布式的方法也许不擅长任务分配,但鲁棒性更佳。
Keynote No.3:以色列科学院院士、ACM/AAAI/ECCAI Fellow、巴伊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Sarit Kraus 带来分享《Agent-Human Collaboration and Learning for Improving Human》
智能辅助:合作与学习,改善人类生活
概要:围绕智能体与人的协作,提出 AI 如何帮助人类在大规模协作中提高效率,「我们提出的自动化智能体将与人类操作员一起工作,以提高此类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提高操作员和用户的满意度。」例如:远程专家将指导和监督在患者家中进行治疗的家庭住院环境;在需要人工干预时远程操作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营商和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的银行。
Keynote No.4:巴塞罗那人工智能研究所(IIIA-CSIC)研究教授/研究所所长 Carles Sierra 带了一个主题深刻的分享,来探讨人工智能伦理面临的问题。
技术的价值
概要:聚焦于人工智能伦理,指出AI伦理问题是随着使用和设计符合伦理的自动化智能体而产生的,计算伦理领域涉及到将伦理原则的表述和编码到软件组件中。在这次演讲中,Carles着眼于计算伦理学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将道德价值转化为自主智能体。
Keynote No.5:奥地利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教授 Thomas Eiter 带来了主题演讲《Semiring Extensions of Answer Set Programs》。
回答集编程的半环扩展
概要:回答集编程(ASP)的最近进展,回答集编程的多个方向以不同的基础进行定义,缺乏统一框架,Thomas Eiter提出可以使用加权逻辑来实现。“它增加了表达多种不同性质的定量度量的能力,并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各自的推理问题,如优先推理、概率推理和定量查询。”之后Thomas简要地介绍了在交通场景中实时目标跟踪中的一个富有成果的应用,其中规则和背景知识可以用来构建灵活的数据融合pipeline。
交流碰撞,擦出中国 AI 的智慧火花
全场数十位青年学者和近五百位参会者,将在大会三天中充分对图像识别、知识图谱、语言模型、对话生成、跨语言建模、机器翻译、命名实体识别等研究方向进行分享和交流。本次活动采取邀请、报名的形式进行,大会部分内容将在会后公开。
我们也将对大会主要内容、部分青年学者和学术带头人进行专访,敬请关注。
—— 完 ——
获得更多优质数据集
关注顶会&论文
访问 https://hyper.ai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