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

作者:oec2003

公众号:不止dotNET

最近发的几篇文章是跟个人成长和工具相关,突然想起几个月前读的《认知觉醒》,这本书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大的维度让我们在个人精进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弯路。

后疫情时代,公司的活动少了,家庭的活动也少了,19 年后,没有自驾出过远门,每天家和公司两点一线,一天、一周、一个月过去,大脑没什么记忆点。日子像掉进了 for 循环一样,不断重复着,人就很容易产生疲态。

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引,让我们实际去做一些事情,丰富我们的生活。

作者 36 岁才开始探索,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知道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所以,什么时候都不会晚,改变自己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

当我们不思考,每天按部就班的时候,不会产生焦虑。不过,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总有一天会觉醒,想在工作中得到晋升,想让自己能力得到提升,想让家庭都能过得幸福,这时就会焦虑,因为欲望大于能力了,想要的东西太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迷茫,很多事情想做不知道怎么开始。

作者认为焦虑的根源是: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解决方法是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焦虑,然后要有耐心,而且是长期有耐心。丁西坡写了一本书《长期有耐心》,讲的是美团的成长和进化,王兴也是靠着长期有耐心才从百团大战中走到了今天。

解决了焦虑的问题,作者从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四个方面具体讲解怎样借力前行。

对书中关于专注力的一个小故事印象很深刻: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学习,作者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边缘区、困难区,长期呆在舒适区,再勤奋只是低效的勤奋,目标设置太高到了困难区,容易打消积极性。需要在边缘区不断向外探索,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督促自己,我们经常会到处打卡:朋友圈、各种打卡群等。作者认为打卡是打不出未来的,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这个观点我同意一半,我认为打卡还是有督促的作用,但需要长期地进行。去年 9 月我在朋友圈打卡坚持了 100 天每天五公里的挑战。结束后,人便放松下来,停跑了很长一段时间。今年我做了调整,依然打卡,但目标定为每个月 100 公里,1 个月内可以很灵活进行调整,最终达成就可以了。现在 2022 年已经过半,跑量已有 600 多公里。

和作者一样,我也曾被人说是一个行动力强的人,可能是因为看到我朋友圈坚持了 100 天的跑步打卡。除了跑步,我写公众号也坚持了几年。我很同意作者提到的一个成长中的悖论: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很多事情都是慢慢积累,便会水到渠成。在积累的过程中需要有思考和反馈,缺少思考,就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缺少反馈,就少了下一步行动的动力。

至于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事物,结果会不一样,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最近看到一个踏板效应的例子很好地解释了这个两面性:

踏板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人们通常用「挤公交」的事例来解释这一现象:当拥挤的公交车在站台边停下时,车下的人会拼命的往车上挤,一边挤一边央求车上的人往里挪挪,好让自己挤上车;而一旦挤上之后,就会试图阻止车下还在往车上挤的人――「别挤了,车上已经没位子了,等下一趟车吧!」态度瞬间180度急转弯。这就是「踏板效应」,所说明的人们言行背后的行为逻辑――立场决定观点。

所以,当有情绪时,暂停一分钟,进入到自己的思考角,多个角度想想问题,很可能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释然了。

我比较喜欢这本书,还有个原因跟第八章有关,第八章讲了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包含了: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除了冥想,其他几项我目前都有在做,并且坚持在做。

早起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路上不堵车、不用花时间找车位、不用花时间等电梯,这些都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运动让我有更好的身体,也让我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充满精力,纳瓦尔说过,他自己将个人健康排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阅读和写作能扩展我的知识面并带来思考。

愿每个人都能在个人成长路上一帆风顺。

相关阅读:

1、四点起床,是疯狂还是自律?

2、连续_跑步_100天是什么体验?

3、谈谈_跑步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