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1.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打的一个接口(人机交互的窗口,把我们的语言输入到计算机当中 比如:QQ、VX)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1.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语言 2.并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组成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压缩、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一些工作)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软件的建立如QQ、VX 管理是否允许不同的机器上用户之间建立会话连接,确认两边的会话关系)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1.端到端 我的端口到你的端口,端口到端口通过防火墙 2.讲上层的数据(会话层)进行分片并且加上端口号进行封装成数据段,或者通过对报文头部中的端口识别,实现网络中不同的主机用户进程(比如任务管理器中进程里的QQ、VX)之间的数据)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ip地址 会任意变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路由器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目标和目标的逻辑地址(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链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一些功能(交换机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地址(物理地址 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用来标识网卡的物理地址,建立数据链路)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链接(例如网卡,网线,中继器,集线器、光缆 把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 电信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1.1七层参考模型又可转换为五层和四层,具体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1张图片

2.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2 .1封装过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2张图片


应用层:原始数据被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传输层:二进制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段,并封装TCP头部 (数据段)
(TCP头部的关键信息–端口号)
网络层:传输层传来的数据被封装上IP头部 (数据包)
(IP头部的关键信息–IP地址)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来的数据被封装上MAC头部 (数据帧)
(MAC头部的关键信息–MAC地址)
物理层:二进制数据组成的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比特流)

2.2解装过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3张图片 

物理层:将电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并将其送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查看MAC地址,地址是自己,就拆掉MAC头部,继续传输
地址不是自己,就丢弃数据
网络层:查看IP地址,地址是自己,就拆掉IP头部,继续传输
地址不是自己,就丢弃数据
传输层:查看TCP头部,判断应该传到哪里,然后重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应用层:二进制转化为原始数据


3.端口号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4张图片

介于1-65535之间,其中1-1023为公认端口、1024-49151为注册端口、49152-65535为私有端口。下图为一些特殊端口号 

4.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计算机
        传输层→防火墙
        网络层→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物理层→网卡

5.各层间通信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6张图片

     从2-2图从左往右主机1到主机2是从路由进行转发而来的,应用层到应用层通过应用层协议,主机1到主机2先从应用层到物理层,发送给主机2的时候从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到网络层,因为发对端的网络层,所以从图中间第二个网络层开始往底层走到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再往上到主机2应用层。

总结:以上就是对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简单介绍了,我们要了解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并且知道数据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封装的方向是自上而下,解封装的过程是自下而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