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tuple
dict
set
str
int
float
bool
列表可变,元组不可变
元组的查询速度比列表快
列表能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元组不可以进行增加操作
列表不可以作为字典的键,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键
生成器:生成器包括列表生成器和函数中加入yield生成器
生成器并不是列表,它保存了如何生成生成器中元素的算法
解决了列表或者是列表生成式的缺点,解决了大量无用数据占用资源的问题
生成器中含有游标,记录了元素的位置,下次使用数据时,会继续去取数据
迭代器:
通过调用__next__()方法能不断生成下一个数据的方式,就是迭代器
闭包:
闭包需要满足3个条件:
函数中嵌套函数
内部函数中调用外部函数中的变量
外部函数要返回内部函数中的函数名
内部函数不能修改外部函数中变量,如果非要修改用关键字nolocal
装饰器:
不改变原函数的功能,增加新的功能
在使用装饰器的方法上加@函数名或者类名
装饰器分为函数装饰器和类装饰器
lambda 函数是一个可以接收任意多个参数(包括可选参数)并且返回单个表达式值的函数
lambda 函数比较轻便,即用即仍,很适合需要完成一项功能,但是此功能只在此一处使用,连名字都很随意的情况下
匿名函数,一般用来给 filter, map 这样的函数式编程服务
作为回调函数,传递给某些应用,比如消息处理
if elif … else:语句中,尽量把执行几率高的语句放到最上面,减少代码的执行
for、while循环语句中,尽量减少代码的循环测试
不定义列表或者列表生成式,采用列表生成器,减少内存中无用数据的堆积
采用多线程,异步方式执行
减少不必要的代码执行
减少不必要的IO操作
https://blog.csdn.net/YZL40514131/article/details/125753234?spm=1001.2014.3001.5501
浅拷贝:
只拷贝父对象,父对象中的子对象不会进行拷贝
举例:如果子对象中元素是可变对象,对可变对象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拷贝的对象也将进行相应的操作
深拷贝:
父对象和子对象都要拷贝
举例:如果子对象中元素是可变对象,对可变对象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拷贝的对象不变化
特殊:
不管是深拷贝还是浅拷贝,如果拷贝前的对象中的元素是不可变对象,拷贝后的对象也将不发生变化
match()和search()两者都是测试正则表达式与字符串是否匹配。不同的是,
match() 如果在字符串的开头有0个或更多个字符,符合正则表达式模式,返回相关匹配的实例对象;如果字符串不符合正则表达式模式则返回None;
而search()则不同,扫描整个字符串,如果产生了一个匹配正则模式就寻找到这个位置,返回相关匹配的对象。如果没有位置能够匹配这个模式则返回None。
import re
str="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YZL40514131"
result=re.match('40514131',str)
result1=re.match('谢您',str)
result2=re.match('谢谢您',str)
print(result) None
print(result1) None
print(result2) <re.Match object; span=(0, 3), match='谢谢您'>
import re
str="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YZL40514131"
result3=re.search('14131',str)
print(result3) <re.Match object; span=(16, 21), match='14131'>
result4=re.search('141310',str)
print(result4) None
MVC:模型类、视图、控制器
运行顺序:
客户端传输数据,控制器接收数据,进行处理
与模型类进行映射,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将数据返回到控制器
再将数据传到视图函数中
视图函数将数据进行封装成一个响应
再交给控制器
控制器返回给客户端
MVT:模型类、视图、模板
我采用的是redis进行数据缓冲的
a、安装:pip install django-redis
b、settings.py文件中配置:
c、在指定的视图函数加上装饰器 @cache_page(10, cache='default', key_prefix='mysite')
d、请求视图,redis中生成缓冲数据
自动化接口平台,
步骤:
安装user子应用: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user
注册
user子应用
安装第三方应用:pip install gjango-restframework-jwt
settings.py文件中配置
定义路由:
主路由:path('user/',include('users.urls'))
子路由:path('login/', obtain_jwt_token),
访问路由:http://127.0.0.1:8000/user/login
登录成只返回了token,现在需要返回用户名和用户id
在公共文件中重写jwt_response_payload_handler()方法
详细步骤在:
https://blog.csdn.net/YZL40514131/article/details/125840482?spm=1001.2014.3001.5501
cookie保存在客户端,由服务端生成的;当用户从客户端访问服务端时,若要记录客户端状态,服务端会给客户端发送一个令牌,客户端下次请求服务端的时候会携带cookie参数,服务端来验证cookie的准确性
session保存在服务端,随着用户认证数量的增多,服务端的开销会明显增大。
拓展性变差;用户认证成功后,服务器保存认证记录,这意味着用户下次请求还必须要请求这台服务器上,这样才能拿到授权的资源,这样在分布式的应用上,相应的限制了负载均衡的能力,也意味着限制了应用的拓展能力
异步任务celery
1、restful是一种风格,并不是规范或者约束;每一种uri代表一种资源,资源是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一种集合,所以采用名称的复数形式
例如获取列表资源地址:https://api.example.com/v1/sources
例如获取详情资源地址:https://api.example.com/v1/sources/1
2、HTTP动词: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项或多项)。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个资源。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后的完整资源)。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3、过滤信息
?limit=10:指定返回记录数
?offset: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page=2&per_page=10:指定第⼏⻚,以及每⻚的记录数。
?sortby=name&order=asc:指定返回结果按照哪个属性排序,以及排序顺序。
?animal_type_id=1:指定筛选条件
4、状态码
200 OK - [GET]:服务器成功返回⽤户请求的数据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202 Accepted - []:表示⼀个请求已经进⼊后台排队(异步任务)
204 NO CONTENT - [DELETE]:⽤户删除数据成功。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
⾏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
401 Unauthorized - []:表示⽤户没有权限(令牌、⽤户名、密码错误)。
403 Forbidden - [] 表示⽤户得到授权(与401错误相对),但是访问是被禁⽌的。
404 NOT FOUND - []:⽤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操作,
406 Not Acceptable - [GET]:⽤户请求的格式不可得(⽐如⽤户请求JSON格式,但
是只有XML格式)。
410 Gone -[GET]:⽤户请求的资源被永久删除,且不会再得到的。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当创建⼀个对象时,发⽣⼀个验证
错误。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发⽣错误,⽤户将⽆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
否成功。
5、错误处理:
如果状态码是4xx,服务器就应该向⽤户返回出错信息。⼀般来说,返回的信息中将error作为键名,出错信息作为键值即可
settings.py文件中进行全局配置(AnonRateThrottle、UserRateThrottle):所有继承APIView类视图都具有限流功能
局部配置:公共文件中定义公共类,自定义限流配置,改变限流频率(包括认证用户和未认证用户);
在继承APIView中的类视图定义类属性throttle_classes=[类名]
TCP/IP的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一次握手:保证了服务端可以接收到信息、客户端可以发送消息
第二次握手:保证了客户端知道服务端可以发送、接受消息,服务端知道客户端可以发送信息
第三次握手:保证了服务端知道客户端可以接收消息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FIN标识到服务端,告知服务端我要释放连接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FIN标识,知道了客户端想断开连接,于是马上检查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如果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就发送ACK标识告诉客户端:等一会,你还有数据在我这里
第三次挥手:待所有数据发送完毕后,服务端发送FIN标识给客户端,告诉客户端,现在已经没有数据了,我要关闭连接啦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FIN标识,知道服务端现在就要关闭连接了,于是就发送ACK标识,告知服务端:我知道啦,你关吧
于是服务器关闭,客户端也关闭了
TCP:面向连接的,面向字节流的,一对一,安全,数据不会丢失,但是会出现黏包
UDP:面向无连接的,面向数据包的,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连接方式,不会出现黏包,但是会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
1、创建服务端socker:server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2、绑定ip和port:host_port = (‘’, 8088);server_socket.bind(host_port)
3、server_socket.listen()调用listen()方法使服务端socket由主动变为被动,此时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4、new_socker,ip_port=server_socker.accept()调用recv()方法,客户端发送过来连接请求,返回new_socker和客户端ip和端口
5、data=new_socker.recv(1024)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数据是byte类型的数据
6、data1=data.decode():解码
7、new_socker.close():客户端socket进行关闭链接
8、server_socker.close():服务端socket进行关闭链接
1.创建客户端socket:
client_socket=socket(AF_INIT,SOCK_STREAM)
2.获取目标服务器的ip和端口
server_ip_port=(‘192.169.17.111’,8088)
3.发送连接请求,此时服务端产生了新的new_socket
client_socket.connect(server_ip_port)
4.客户端发送请求,客户端知道服务器ip和端口,服务器知道客户端ip和端口,因此是面向连接的
send_data=input(‘请输入:’)
client_socket.send(send_data.encode(‘utf-8’))
5.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数据
recv_data=client_socket.recv(1024)
6.关闭客户端socket
client_socket.close()
多线程执行任务过程中如果,A线程获取了资源1,B获取了资源2,并且没有释放资源;同时A线程想获取B的资源,B想获取A的资源;此时线程停止执行任务,称为死锁;
在多线程程序中,死锁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线程同时获取多个锁造成的。
在线程间共享多个资源的时候,如果两个线程分别占有一部分资源并且同时等待对方的资源,就会造成死锁。
尽管死锁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线程的停止工作
让多个线程交叉有序的竞争多个资源
让互斥锁变为逻辑锁
mutex_TianTang=threading.Lock():互斥锁
mutex_TianTang=threading.RLock():互斥锁
编译原理就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即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所遵循的规律,并且让你理解机器是如何理解高级语言的。
cat file
head -n file
tail -n file
tail -f file
tar -cvf log.tar ./
tar -xvf log.tar
tar -czvf log.tar.gz ./
tar -xzvf log.tar.gz
find ./ -name ‘*.log’
ps -aux | grep ‘mysql’
kill -9 进程号
netstat -lt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vi 编辑命令
su root 切换用户命令
chomd 777 file
grep
sed
a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