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贪心算法

LeetCode:贪心算法

求解最优化的问题常常会有一系列的步骤,而每个步骤往往会面临着选择。贪心算法在每一步都做出最优解,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解来获得全局最优解。贪心算法往往是这种自顶向下的设计,先做出一个选择,然后再求解下一个问题,而不是自底向上解出许多子问题,然后再做出选择。

在做贪心选择时,我们直接做出当前问题中看起来最优的解s,而不是考虑到子问题的解,这也是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的不同之处,在动态规划中,我们往往每一个步骤都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往往依赖于子问题的解。而在贪心算法中,我们总是做出当时看来最佳的选择,然后再求解剩下唯一的子问题。贪心算法做出选择时可能会依赖于之前的选择或者子问题的解,但是绝对不依赖于将来的选择或者子问题的解。也就是,动态规划问题是自底向上的,而贪心算法问题是自顶向下的。

贪心算法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 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
  • 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
  • 对每个子问题求解,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
  • 把子问题的解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解问题的一个解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贪心算法进行求解。贪心算法得到的解并不一点是最佳的,因为贪心算法总是从局部出发,并没从整体考虑,贪心算法只能确定某些问题的可行性范围。利用贪心法求解的问题应具备如下两个特征:

  • 贪心选择性质 :一个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可通过一系列局部的最优解的选择达到,并且每次的选择可以依赖以前作出的选择,但不依赖于后面要作出的选择。这就是贪心选择性质。对于一个具体问题,要确定它是否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必须证明每一步所作的贪心选择最终导致问题的整体最优解。
  • 最优子结构性质: 当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时,称此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问题的最优子结构性质是该问题可用贪心法求解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应用中,至于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样的贪心选择性质是不确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确定一个问题是否适合用贪心算法求解,必须证明每一步所作的贪心选择最终导致问题的整体最优解。证明的大致过程为:首先考察问题的一个整体最优解,并证明可修改这个最优解,使其以贪心选择开始,做了贪心选择后,原问题简化为规模更小的类似子问题。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通过每一步做贪心选择,最终可得到问题的整体最优解。

455. 分发饼干

假设你是一位很棒的家长,想要给你的孩子们一些小饼干。但是,每个孩子最多只能给一块饼干。对每个孩子 i,都有一个胃口值 g[i],这是能让孩子们满足胃口的饼干的最小尺寸;并且每块饼干 j,都有一个尺寸 s[j] 。如果 s[j] >= g[i],我们可以将这个饼干 j 分配给孩子 i ,这个孩子会得到满足。你的目标是尽可能满足越多数量的孩子,并输出这个最大数值。

这里的局部最优就是大饼干喂给胃口大的,充分利用饼干尺寸喂饱一个,全局最优就是喂饱尽可能多的小孩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大饼干喂给胃口大的
    int findContentChildren(vector<int> &g, vector<int> &s) {
        sort(g.begin(), g.end());
        sort(s.begin(), s.end());
        int index = s.size() - 1;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g.size() - 1; i >= 0; i--) {
            if (index >= 0 && g[i] <= s[index]) {
                result++;
                index--;
            }
        }
        return result;
    }
};

也可以小饼干先喂饱小胃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小饼干先喂饱小胃口
    int findContentChildren(vector<int> &g, vector<int> &s) {
        sort(g.begin(), g.end());
        sort(s.begin(), s.end());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if (index < g.size() && g[index] <= s[i]) {
                index++;
            }
        }
        return index;
    }
};

376. 摆动序列

如果连续数字之间的差严格地在正数和负数之间交替,则数字序列称为 摆动序列 。第一个差(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仅有一个元素或者含两个不等元素的序列也视作摆动序列。

  • 例如, [1, 7, 4, 9, 2, 5] 是一个 摆动序列 ,因为差值 (6, -3, 5, -7, 3) 是正负交替出现的。
  • 相反,[1, 4, 7, 2, 5] 和 [1, 7, 4, 5, 5] 不是摆动序列,第一个序列是因为它的前两个差值都是正数,第二个序列是因为它的最后一个差值为零。

子序列 可以通过从原始序列中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元素来获得,剩下的元素保持其原始顺序。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返回 nums 中作为 摆动序列 的 最长子序列的长度 。

方法一:贪心

局部最优:删除单调坡度上的节点(不包括单调坡度两端的节点),那么这个坡度就可以有两个局部峰值
整体最优:整个序列有最多的局部峰值,从而达到最长摆动序列

实际操作上,其实连删除的操作都不用做,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最长摆动子序列的长度,所以只需要统计数组的峰值数量就可以了。 这就是贪心所贪的地方,让峰值尽可能的保持峰值,然后删除单一坡度上的节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size();
        int curDiff = 0;
        int preDiff = 0;
        int result = 1;  // 记录峰值个数,序列默认序列最右边有一个峰值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curDiff = nums[i] - nums[i - 1];
            // 出现峰值
            if ((curDiff > 0 && preDiff <= 0) || (curDiff < 0 && preDiff >= 0)) {  // 取等是为了解决在i=1的情况,记录result
                result++;
                preDiff = curDiff;
            }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动态规划

很容易可以发现,对于我们当前考虑的这个数,要么是作为山峰(即nums[i] > nums[i-1]),要么是作为山谷(即nums[i] < nums[i - 1])。

  • 设dp状态dp[i][0],表示考虑前i个数,第i个数作为山峰的摆动子序列的最长长度
  • 设dp状态dp[i][1],表示考虑前i个数,第i个数作为山谷的摆动子序列的最长长度

则转移方程为:

  • dp[i][0] = max(dp[i][0], dp[j][1] + 1),其中0 < j < inums[j] < nums[i],表示将nums[i]接到前面某个山谷后面,作为山峰。
  • dp[i][1] = max(dp[i][1], dp[j][0] + 1),其中0 < j < inums[j] > nums[i],表示将nums[i]接到前面某个山峰后面,作为山谷。

初始状态:由于一个数可以接到前面的某个数后面,也可以以自身为子序列的起点,所以初始状态为:dp[0][0] = dp[0][1] = 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dp(nums.size(), vector<int>(2, 0));
        dp[0][0] = dp[0][1] = 1;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i自己可以成为波峰或者波谷
            dp[i][0] = dp[i][0] = 1;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j] > nums[i]) { // i 是波谷
                    dp[i][1] = max(dp[i][1], dp[j][0] + 1);
                }
                if (nums[j] < nums[i]) { // i 是波峰
                    dp[i][0] = max(dp[i][0], dp[j][1] + 1);
                }
            }
        }
        return max(dp[nums.size() - 1][1], dp[nums.size() - 1][0]);
    }
};

优化:仅需要前一个状态来进行转移,所以维护两个变量即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2) return nums.size();
        int up = 1, down = 1;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if (nums[i] > nums[i - 1]) {
                up = max(up, down + 1);
            } else if (nums[i] < nums[i - 1]) {
                down = max(down, up + 1);
            }
        }
        return max(up, down);
    }
};

注意到每有一个「峰」到「谷」的下降趋势,down 值才会增加,每有一个「谷」到「峰」的上升趋势,up 值才会增加。且过程中down 与up 的差的绝对值值恒不大于 1,即 up≤down+1down≤up+1,于是有max(up,down+1)=down+1max(up+1,down)=up+1。这样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比较大小的过程。

53. 最大子数组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请你找出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返回其最大和。子数组 是数组中的一个连续部分。

局部最优:当前“连续和”为负数的时候立刻放弃,从下一个元素重新计算“连续和”,因为负数加上下一个元素 “连续和”只会越来越小。
全局最优:选取最大“连续和”

这相当于是暴力解法中的不断调整最大子序和区间的起始位置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vector<int> &nums) {
        int result = INT_MIN;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sum += nums[i];
            if (sum > result) result = sum; // 取区间累计的最大值
            if (sum <= 0) sum = 0; // 相当于重置最大子序起始位置,因为遇到负数一定是拉低总和
        }
        return result;
    }
};

122.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prices ,其中 prices[i] 表示某支股票第 i 天的价格。在每一天,你可以决定是否购买和/或出售股票。你在任何时候 最多 只能持有 一股 股票。你也可以先购买,然后在 同一天 出售。返回 你能获得的 最大 利润 。

方法一:贪心

假如第0天买入,第3天卖出,那么利润为:prices[3] - prices[0]。相当于(prices[3] - prices[2]) + (prices[2] - prices[1]) + (prices[1] - prices[0])此时就是把利润分解为每天为单位的维度,而不是从0天到第3天整体去考虑!

只需要收集每天的正利润就可以,收集正利润的区间,就是股票买卖的区间,而我们只需要关注最终利润,不需要记录区间

局部最优:收集每天的正利润
全局最优:求得最大利润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1; i < prices.size(); i++) {
            result += max(0, prices[i] - prices[i - 1]);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动态规划

dp数组的含义:

  • dp[i][0] 表示第i天持有股票所得现金。
  • dp[i][1] 表示第i天不持有股票所得最多现金

如果第i天持有股票即dp[i][0], 那么可以由两个状态推出来:

  • 第i-1天就持有股票,那么就保持现状,所得现金就是昨天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 即:dp[i - 1][0]
  • 第i天买入股票,所得现金就是昨天不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减去 今天的股票价格 即:dp[i - 1][1] - prices[i]

如果第i天不持有股票即dp[i][1]的情况, 依然可以由两个状态推出来

  • 第i-1天就不持有股票,那么就保持现状,所得现金就是昨天不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 即:dp[i - 1][1]
  • 第i天卖出股票,所得现金就是按照今天股票佳价格卖出后所得现金即:prices[i] + dp[i - 1][0]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dp[i][0] 表示第i天持有股票所得现金。
    // dp[i][1] 表示第i天不持有股票所得最多现金
    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
        vector<vector<int>> dp(prices.size(), vector<int>(2, 0));
        dp[0][0] = -prices[0];
        dp[0][1] = 0;
        for (int i = 1; i < prices.size(); i++) {
            dp[i][0] = max(dp[i - 1][0], dp[i - 1][1] - prices[i]);
            dp[i][1] = max(dp[i - 1][1], dp[i - 1][0] + prices[i]);
        }
        return dp[prices.size() - 1][1];
    }
};

55. 跳跃游戏

给定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你最初位于数组的 第一个下标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你在该位置可以跳跃的最大长度。判断你是否能够到达最后一个下标。

当前位置元素如果是3,我究竟是跳一步呢,还是两步呢,还是三步呢,究竟跳几步才是最优呢?其实跳几步无所谓,关键在于可跳的覆盖范围!不一定非要明确一次究竟跳几步,每次取最大的跳跃步数,这个就是可以跳跃的覆盖范围。

局部最优解:每次取最大跳跃步数(取最大覆盖范围)
整体最优解:最后得到整体最大覆盖范围,看是否能到终点

i每次移动只能在cover的范围内移动,每移动一个元素,cover得到该元素数值(新的覆盖范围)的补充,让i继续移动下去。而cover每次只取 max(该元素数值补充后的范围, cover本身范围)。如果cover大于等于了终点下标,直接return true就可以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anJump(vector<int> &nums) {
        int cover = 0;
        if (nums.size() == 1) return true;  // 只有一个元素,就是能达到
        for (int i = 0; i <= cover; i++) {  // 注意这里是小于等于cover
            cover = max(cover, i + nums[i]);
            if (cover >= nums.size() - 1) return true;   // 说明可以覆盖到终点了
        }
        return false;
    }
};

45. 跳跃游戏 II

给你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你最初位于数组的第一个位置。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你在该位置可以跳跃的最大长度。你的目标是使用最少的跳跃次数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假设你总是可以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

局部最优:当前可移动距离尽可能多走,如果还没到终点,步数再加一;
整体最优:一步尽可能多走,从而达到最小步数。

但要从覆盖范围出发,不管怎么跳,覆盖范围内一定是可以跳到的,以最小的步数增加覆盖范围,覆盖范围一旦覆盖了终点,得到的就是最小步数!

这里需要统计两个覆盖范围,当前这一步的最大覆盖和下一步最大覆盖。如果移动下标达到了当前这一步的最大覆盖最远距离了,还没有到终点的话,那么就必须再走一步来增加覆盖范围,直到覆盖范围覆盖了终点。

方法一:

移动下标达到了当前覆盖的最远距离下标时,步数就要加一,来增加覆盖距离。最后的步数就是最少步数。这里还是有个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当移动下标达到了当前覆盖的最远距离下标时

  • 如果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不是是集合终点,步数就加一,还需要继续走。
  • 如果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就是是集合终点,步数不用加一,因为不能再往后走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jump(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0;
        int curDistance = 0;  // 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nt nextDistance = 0; // 下一步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nextDistance = max(nextDistance, i + nums[i]); // 更新下一步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f (i == curDistance) {  // 遇到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f (curDistance != nums.size() - 1) { // 如果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不是终点
                    result++; // 需要走下一步
                    curDistance = nextDistance; // 更新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f (nextDistance > nums.size() - 1) break; // 下一步的覆盖范围已经可以达到终点,结束循环
                } else break; // 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是集合终点,直接结束
            }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

针对于方法一的特殊情况,可以统一处理,即:移动下标只要遇到当前覆盖最远距离的下标,直接步数加一,不考虑是不是终点的情况。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要让移动下标,最大只能移动到nums.size() - 2的地方就可以了。
如果移动下标等于当前覆盖最大距离下标, 需要再走一步,因为最后一步一定是可以到的终点。(题目假设总是可以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jump(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0;
        int curDistance = 0;  // 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nt nextDistance = 0; // 下一步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 1; i++) {  // 注意这里是小于nums.size() - 1
            nextDistance = max(nextDistance, i + nums[i]); // 更新下一步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if (i == curDistance) {  // 遇到当前覆盖最远距离下标
                curDistance = nextDistance;
                result++;
            }
        }
        return result;
    }
};

1005. K 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按以下方法修改该数组:

  • 选择某个下标 i 并将 nums[i] 替换为 -nums[i] 。

重复这个过程恰好 k 次。可以多次选择同一个下标 i 。以这种方式修改数组后,返回数组 可能的最大和 。

局部最优:让绝对值大的负数变为正数,当前数值达到最大
整体最优:整个数组和达到最大。
本题的解题步骤为:

  • 第一步:将数组按照绝对值大小从大到小排序,注意要按照绝对值的大小
  • 第二步:从前向后遍历,遇到负数将其变为正数,同时K--
  • 第三步:如果K还大于0,那么反复转变数值最小的元素,将K用完
  • 第四步:求和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int a, int b) {
        return abs(a) > abs(b);
    }
    
    public:
    int largestSumAfterKNegations(vector<int> &nums, int k) {
        sort(nums.begin(), nums.end(), cmp);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if (nums[i] < 0 && k > 0) {
                nums[i] *= -1;
                k--;
            }
        }
        if (k % 2 == 1) nums[nums.size() - 1] *= -1;
        int result = 0;
        for (int num: nums) result += num;
        return result;
    }
};

134. 加油站

在一条环路上有 n 个加油站,其中第 i 个加油站有汽油 gas[i] 升。你有一辆油箱容量无限的的汽车,从第 i 个加油站开往第 i+1 个加油站需要消耗汽油 cost[i] 升。你从其中的一个加油站出发,开始时油箱为空。给定两个整数数组 gas 和 cost ,如果你可以绕环路行驶一周,则返回出发时加油站的编号,否则返回 -1 。如果存在解,则 保证 它是 唯一 的。

方法一:暴力求解

for循环适合模拟从头到尾的遍历,而while循环适合模拟环形遍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CompleteCircuit(vector<int> &gas, vector<int> &cost) {
        for (int i = 0; i < cost.size(); i++) {
            int rest = gas[i] - cost[i]; // 记录剩余油量
            int index = (i + 1) % cost.size();
            while (rest > 0 && index != i) {  // 模拟以i为起点行驶一圈
                rest += gas[index] - cost[index];
                index = (index + 1) % cost.size();
            }
            // 如果以i为起点跑一圈,剩余油量>=0,返回该起始位置
            if (rest >= 0 && index == i) return i;
        }
        return -1;
    }
};

显然时间复杂度是O(n^2),在LeetCode提交会超时。

方法二:贪心(全局最优的角度)
直接从全局进行贪心选择,情况如下:

  • 情况一:如果gas的总和小于cost总和,那么无论从哪里出发,一定是跑不了一圈的
  • 情况二:rest[i] = gas[i]-cost[i]为一天剩下的油,i从0开始计算累加到最后一站,如果累加没有出现负数,说明从0出发,油就没有断过,那么0就是起点。
  • 情况三:如果累加的最小值是负数,汽车就要从非0节点出发,从后向前,看哪个节点能这个负数填平,能把这个负数填平的节点就是出发节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CompleteCircuit(vector<int> &gas, vector<int> &cost) {
        int curSum = 0;
        int min = INT_MAX;  // 从起点出发,油箱里的油量最小值
        for (int i = 0; i < gas.size(); i++) {
            int rest = gas[i] - cost[i];
            curSum += rest;
            if (curSum < min) {
                min = curSum;
            }
        }
        if (curSum < 0) return -1;  // 情况1
        if (min >= 0) return 0;  // 情况2
        
        for (int i = gas.size() - 1; i >= 0; i--) {  // 情况3
            int rest = gas[i] - cost[i];
            min += rest;
            if (min >= 0) return i;
        }
        return -1;
    }
};

这种方式直接从全局最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方法三:贪心
首先如果总油量减去总消耗大于等于零那么一定可以跑完一圈,说明各个站点的加油站剩油量rest[i]相加一定是大于等于零的。每个加油站的剩余量rest[i]gas[i] - cost[i]

i从0开始累加rest[i],和记为curSum,一旦curSum小于零,说明[0, i]区间都不能作为起始位置,起始位置从i+1算起,再从0计算curSum

局部最优:当前累加rest[j]的和curSum一旦小于0,起始位置至少要是j+1,因为从j开始一定不行
全局最优:找到可以跑一圈的起始位置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CompleteCircuit(vector<int> &gas, vector<int> &cost) {
        int curSum = 0;
        int totalSum = 0;
        int start = 0;
        for (int i = 0; i < gas.size(); i++) {
            int rest = gas[i] - cost[i];
            curSum += rest;
            totalSum += rest;
            if (curSum < 0) { // 当前累加rest[i]和 curSum一旦小于0
                start = i + 1; // 起始位置更新为i+1
                curSum = 0;  // curSum从0开始
            }
        }
        if (totalSum < 0) return -1;  // 说明怎么走都不可能跑一圈了
        return start;
    }
};

135. 分发糖果

n 个孩子站成一排。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ratings 表示每个孩子的评分。你需要按照以下要求,给这些孩子分发糖果:

  • 每个孩子至少分配到 1 个糖果。
  • 相邻两个孩子评分更高的孩子会获得更多的糖果。

请你给每个孩子分发糖果,计算并返回需要准备的 最少糖果数目 。

采用两次贪心的策略:

  • 一次是从左到右遍历,只比较右边孩子评分比左边大的情况。
  • 一次是从右到左遍历,只比较左边孩子评分比右边大的情况。

这样从局部最优推出了全局最优,即:相邻的孩子中,评分高的孩子获得更多的糖果。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dy(vector<int> &ratings) {
        vector<int> candyVec(ratings.size(), 1);
        // forward
        for (int i = 1; i < ratings.size(); i++) {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candyVec[i] = candyVec[i - 1] + 1;
            }
        }
        // backward
        for (int i = ratings.size() - 1; i > 0; i--) {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 greedy 保证第i个小孩的糖果数量即大于左边的也大于右边的
                candyVec[i - 1] = max(candyVec[i] + 1, candyVec[i - 1]);  
            }
        }
        int result = 0;
        for (int num: candyVec) result += num;
        return result;
    }
};

860. 柠檬水找零

在柠檬水摊上,每一杯柠檬水的售价为 5 美元。顾客排队购买你的产品,(按账单 bills 支付的顺序)一次购买一杯。每位顾客只买一杯柠檬水,然后向你付 5 美元、10 美元或 20 美元。你必须给每个顾客正确找零,也就是说净交易是每位顾客向你支付 5 美元。注意,一开始你手头没有任何零钱。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bills ,其中 bills[i] 是第 i 位顾客付的账。如果你能给每位顾客正确找零,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账单是5,直接收下。
  • 情况二:账单是10,消耗一个5,增加一个10
  • 情况三:账单是20,优先消耗一个10和一个5,如果不够,再消耗三个5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lemonadeChange(vector<int> &bills) {
        int five = 0, ten = 0, twenty = 0;
        for (int bill: bills) {
            if (bill == 5) five++;
            if (bill == 10) {
                ten++;
                five--;
                if (five < 0) return false;
            }
            if (bill == 20) {
                if (five > 0 && ten > 0) {
                    ten--;
                    five--;
                    twenty++;
                } else if (five >= 3) {
                    five -= 3;
                    twenty++;
                } else {
                    return false;
                }
            }
        }
        return true;
    }
};

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

假设有打乱顺序的一群人站成一个队列,数组 people 表示队列中一些人的属性(不一定按顺序)。每个 people[i] = [hi, ki] 表示第i个人的身高为hi ,前面正好有ki 个身高大于或等于 hi 的人。请你重新构造并返回输入数组 people 所表示的队列。返回的队列应该格式化为数组 queue ,其中 queue[j] = [hj, kj] 是队列中第 j 个人的属性(queue[0] 是排在队列前面的人)。

局部最优:优先按身高高的**people****k**来插入。插入操作过后的**people**满足队列属性
全局最优:最后都做完插入操作,整个队列满足题目队列属性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if (a[0] == b[0]) return a[1] < b[1];
        return a[0] > b[0];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reconstructQueue(vector<vector<int>> &people) {
        sort(people.begin(), people.end(), cmp);
        vector<vector<int>> que;
        for (int i = 0; i < people.size(); i++) {
            int position = people[i][1];
            que.insert(que.begin() + position, people[i]);
        }
        return que;
    }
};

但使用vector是非常费时的,C++中vector(可以理解是一个动态数组,底层是普通数组实现的)如果插入元素大于预先普通数组大小,vector底部会有一个扩容的操作,即申请两倍于原先普通数组的大小,然后把数据拷贝到另一个更大的数组上。所以使用vector(动态数组)来insert,是费时的,插入再拷贝的话,单纯一个插入的操作就是O(n^2)了,甚至可能拷贝好几次,就不止O(n^2)了。

改成链表: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if (a[0] == b[0]) return a[1] < b[1];
        return a[0] > b[0];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reconstructQueue(vector<vector<int>> &people) {
        sort(people.begin(), people.end(), cmp);
        list<vector<int>> que; // list底层是链表实现,插入效率比vector高的多
        for (int i = 0; i < people.size(); i++) {
            int position = people[i][1]; // 插入到下标为position的位置
            list<vector<int>>::iterator it = que.begin();
            while (position--) it++;   // 寻找在插入位置
            que.insert(it, people[i]);
        }
        return vector<vector<int>>(que.begin(), que.end());
    }
};

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有一些球形气球贴在一堵用 XY 平面表示的墙面上。墙面上的气球记录在整数数组 points ,其中points[i] = [xstart, xend] 表示水平直径在 xstart xend之间的气球。你不知道气球的确切 y 坐标。一支弓箭可以沿着 x 轴从不同点 完全垂直 地射出。在坐标 x 处射出一支箭,若有一个气球的直径的开始和结束坐标为 xstartxend, 且满足 xstart ≤ x ≤ xend,则该气球会被 引爆 。可以射出的弓箭的数量 没有限制 。 弓箭一旦被射出之后,可以无限地前进。
给你一个数组 points ,返回引爆所有气球所必须射出的 最小 弓箭数 。

局部最优:当气球出现重叠,一起射,所用弓箭最少。
全局最优:把所有气球射爆所用弓箭最少。

如果把气球排序之后,从前到后遍历气球,被射过的气球仅仅跳过就行了,没有必要让气球数组remote气球,只要记录一下箭的数量就可以了。

注意题目中说的是:满足 xstart ≤ x ≤ xend,则该气球会被引爆。那么说明两个气球挨在一起不重叠也可以一起射爆。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const vector<int> &a, const vector<int> &b) {
        return a[0] < b[0];
    }
    
    public:
    int findMinArrowShots(vector<vector<int>> &points) {
        if (points.size() == 0) return 0;
        int result = 1;  // points不为空至少需要一支箭
        sort(points.begin(), points.end(), cmp);
        for (int i = 1; i < points.size(); i++) {
            if (points[i][0] > points[i - 1][1]) { // 挨不到
                result++;  // 需要一支箭
            } else {  // 气球i和气球i-1挨着
                points[i][1] = min(points[i - 1][1], points[i][1]); // 更新重叠气球最小右边界
            }
        }
        return result;
    }
};

435. 无重叠区间

给定一个区间的集合 intervals ,其中 intervals[i] = [starti, endi] 。返回 需要移除区间的最小数量,使剩余区间互不重叠 。

注意: 可以认为区间的终点总是大于它的起点。 区间 [1,2] 和 [2,3] 的边界相互“接触”,但没有相互重叠。

按照右边界排序,从左向右记录非交叉区间的个数。最后用区间总数减去非交叉区间的个数就是需要移除的区间个数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const vector<int> &a, const vector<int> &b) {
        return a[1] < b[1];
    }
    
    public:
    int eraseOverlapIntervals(vector<vector<int>> &intervals) {
        if (intervals.size() == 0) return 0;
        int result = 1;
        sort(intervals.begin(), intervals.end(), cmp);
        for (int i = 1; i < intervals.size(); i++) {
            if (intervals[i][0] >= intervals[i - 1][1]) {
                result++;
            } else {
                intervals[i][1] = min(intervals[i][1], intervals[i - 1][1]);
            }
        }
        return intervals.size() - result;
    }
};

763. 划分字母区间

字符串 S 由小写字母组成。我们要把这个字符串划分为尽可能多的片段,同一字母最多出现在一个片段中。返回一个表示每个字符串片段的长度的列表。

方法一:

在遍历的过程中相当于是要找每一个字母的边界,如果找到之前遍历过的所有字母的最远边界,说明这个边界就是分割点了。此时前面出现过所有字母,最远也就到这个边界了。可以分为如下两步:

  • 统计每一个字符最后出现的位置
  • 从头遍历字符,并更新字符的最远出现下标,如果找到字符最远出现位置下标和当前下标相等了,则找到了分割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partitionLabels(string s) {
        int position[27]; // i为字符,position[i]为字符出现的最后位置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position[s[i] - 'a'] = i; // 统计每一个字符最后出现的位置
        }

        int start = 0;
        int end = 0;
        vector<int> result;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end = max(end, position[s[i]- 'a']); // 找到字符出现的最远边界
            if (end == i) {
                result.push_back(end - start + 1); 
                start = i+1;
            }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

统计字符串中所有字符的起始和结束位置,记录这些区间(实际上也就是435.无重叠区间题目里的输入),将区间按左边界从小到大排序,找到边界将区间划分成组,互不重叠。找到的边界就是答案。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 记录每个字母出现的区间
    vector<vector<int>> CountLabels(string s) {
        vector<vector<int>> hash(26, vector<int>(2, INT16_MIN));
        vector<vector<int>> hash_filter;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if (hash[s[i] - 'a'][0] == INT16_MIN) {
                hash[s[i] - 'a'][0] = i;
            }
            hash[s[i] - 'a'][1] = i;
        }

        // 去除字符串中未出现的字母所占用区间
        for (int i = 0; i < hash.size(); i++) {
            if (hash[i][0] != INT16_MIN) {
                hash_filter.push_back(hash[i]);
            }
        }
        return hash_filter;
    }

    static bool cmp(const vector<int> &a, const vector<int> &b) {
        return a[0] < b[0];
    }

public:
    vector<int> partitionLabels(string s) {
        vector<int> res;
        vector<vector<int>> hash = CountLabels(s);

        // 按照左边界从小到大排序
        sort(hash.begin(), hash.end(), cmp);

        int left = 0;
        int right = hash[0][1];
        for (int i = 1; i < hash.size(); i++) {
            // 下一区间左边界大于上一右边界,即可认为出现分割点
            if (hash[i][0] > right) {
                res.push_back(right - left + 1);
                left = hash[i][0];
            }
            right = max(right, hash[i][1]);
        }
        res.push_back(right - left + 1);  // 最右端
        return res;
    }
};

56. 合并区间

以数组 intervals 表示若干个区间的集合,其中单个区间为 intervals[i] = [starti, endi] 。请你合并所有重叠的区间,并返回 一个不重叠的区间数组,该数组需恰好覆盖输入中的所有区间 。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bool cmp(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return a[0] < b[0];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merge(vector<vector<int>> &intervals) {
        vector<vector<int>> res;
        sort(intervals.begin(), intervals.end(), cmp);

        res.push_back(intervals[0]);
        for (int i = 1; i < intervals.size(); i++) {
            if (intervals[i][0] > res.back()[1]) {
                res.push_back(intervals[i]);
            } else {
                res.back()[1] = max(res.back()[1], intervals[i][1]);
            }
        }
        return res;
    }
};

738. 单调递增的数字

当且仅当每个相邻位数上的数字 x 和 y 满足 x <= y 时,我们称这个整数是单调递增的。给定一个整数 n ,返回 小于或等于 n 的最大数字,且数字呈 单调递增 。

局部最优:遇到strNum[i - 1] > strNum[i]的情况,让strNum[i - 1]--,然后strNum[i]置为9,可以保证这两位变成最大单调递增整数
全局最优:得到小于等于N的最大单调递增的整数

但这里局部最优推出全局最优,还需要其他条件,即遍历顺序,和标记从哪一位开始统一改成9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onotoneIncreasingDigits(int n) {
        string strN = to_string(n);
        // flag用来标记赋值9从哪里开始
        // 设置为这个默认值,为了防止第二个for循环在flag没有被赋值的情况下执行
        int flag = strN.size();
        for (int i = strN.size() - 1; i > 0; i--) {
            if (strN[i - 1] > strN[i]) {
                flag = i;
                strN[i - 1]--;
            }
        }
        for (int i = flag; i < strN.size(); i++) {
            strN[i] = '9';
        }
        return stoi(strN);
    }
};

714.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含手续费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prices,其中 prices[i]表示第 i 天的股票价格 ;整数 fee 代表了交易股票的手续费用。你可以无限次地完成交易,但是你每笔交易都需要付手续费。如果你已经购买了一个股票,在卖出它之前你就不能再继续购买股票了。返回获得利润的最大值。

注意:这里的一笔交易指买入持有并卖出股票的整个过程,每笔交易你只需要为支付一次手续费。

方法一:贪心

做收获利润操作的时候有三种情况:

  • 情况一:收获利润的这一天并不是收获利润区间里的最后一天(不是真正的卖出,相当于持有股票),所以后面要继续收获利润。
  • 情况二:前一天是收获利润区间里的最后一天(相当于真正的卖出了),今天要重新记录最小价格了。
  • 情况三:不作操作,保持原有状态(买入,卖出,不买不卖)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int fee) {
        int result = 0;
        int minPrice = prices[0];
        for (int i = 1; i < prices.size(); i++) {
            // 情况二:相当于买入
            if (prices[i] < minPrice) {
                minPrice = prices[i];
            }

            // 情况三:保持原有状态(因为此时买则不便宜,卖则亏本)
            if (prices[i] >= minPrice && prices[i] <= minPrice + fee) {
                continue;
            }

            // 计算利润,可能有多次计算利润,最后一次计算利润才是真正意义的卖出
            if (prices[i] > minPrice + fee) {
                result += prices[i] - minPrice - fee;
                minPrice = prices[i] - fee; // 情况一,这一步很关键
            }
        }
        return result;
    }
};

如果还在收获利润的区间里,表示并不是真正的卖出,而计算利润每次都要减去手续费,所以要让minPrice = prices[i] - fee;,这样在明天收获利润的时候,才不会多减一次手续费!

方法二:动规

dp[i][0] 表示第i天持有股票所省最多现金。 dp[i][1]表示第i天不持有股票所得最多现金。

如果第i天持有股票即dp[i][0], 那么可以由两个状态推出来

  • i-1天就持有股票,那么就保持现状,所得现金就是昨天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 即:dp[i - 1][0]
  • i天买入股票,所得现金就是昨天不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减去 今天的股票价格 即:dp[i - 1][1] - prices[i]

所以:dp[i][0] = max(dp[i - 1][0], dp[i - 1][1] - prices[i])

如果第i天不持有股票即dp[i][1]的情况, 依然可以由两个状态推出来

  • i-1天就不持有股票,那么就保持现状,所得现金就是昨天不持有股票的所得现金 即:dp[i - 1][1]
  • i天卖出股票,所得现金就是按照今天股票价格卖出后所得现金,**注意这里需要有手续费了,**即:dp[i - 1][0] + prices[i] - fee

所以:dp[i][1] = max(dp[i - 1][1], dp[i - 1][0] + prices[i] - fee)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int fee) {
        // dp[i][0] 表示第i天持有股票所省最多现金。
        // dp[i][1] 表示第i天不持有股票所得最多现金
        int n = prices.size();
        vector<vector<int>> dp(n, vector<int>(2, 0));
        dp[0][0] = -prices[0];  // 持股票
        for (int i = 1; i < n; i++) {
            dp[i][0] = max(dp[i - 1][1] - prices[i], dp[i - 1][0]);
            dp[i][1] = max(dp[i - 1][0] + prices[i] - fee, dp[i - 1][1]);
        }
        return max(dp[n - 1][1], dp[n - 1][0]);
    }
};

968. 监控二叉树

给定一个二叉树,我们在树的节点上安装摄像头。节点上的每个摄影头都可以监视其父对象、自身及其直接子对象。计算监控树的所有节点所需的最小摄像头数量。

首先,可以发现:

  • 摄像头都没有放在叶子节点上,因为摄像头可以覆盖上中下三层,如果把摄像头放在叶子节点上,就浪费的一层的覆盖。
  • 头结点放不放摄像头可以省下一个摄像头, 叶子节点放不放摄像头省下了的摄像头数量是指数阶别的。

从下往上看,局部最优:让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安摄像头,所用摄像头最少,整体最优:全部摄像头数量所用最少!

使用后序遍历,在回溯的过程中从下到上进行推导。

每个节点可能有如下三种状态:

  • 该节点无覆盖,用0表示
  • 本节点有摄像头,用1表示
  • 本节点有覆盖,用2表示

**空节点的状态只能是有覆盖,这样就可以在叶子节点的父节点放摄像头了。**因为空节点不能是无覆盖的状态,这样叶子节点就要放摄像头了,空节点也不能是有摄像头的状态,这样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就没有必要放摄像头了,而是可以把摄像头放在叶子节点的爷爷节点上。

主要有如下四类情况:

  • 情况1:左右节点都有覆盖:左孩子有覆盖,右孩子有覆盖,那么此时中间节点应该就是无覆盖的状态了。
  • 情况2: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无覆盖的情况:如果是以下情况,则中间节点(父节点)应该放摄像头:
    • left == 0 && right == 0 左右节点无覆盖
    • left == 1 && right == 0 左节点有摄像头,右节点无覆盖
    • left == 0 && right == 1 左节点无覆盖,右节点摄像头
    • left == 0 && right == 2 左节点无覆盖,右节点覆盖
    • left == 2 && right == 0 左节点覆盖,右节点无覆盖
  • 情况3: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有摄像头:如果是以下情况,其实就是 左右孩子节点有一个有摄像头了,那么其父节点就应该是2(覆盖的状态)
    • left == 1 && right == 2 左节点有摄像头,右节点有覆盖
    • left == 2 && right == 1 左节点有覆盖,右节点有摄像头
    • left == 1 && right == 1 左右节点都有摄像头
  • 情况4:头结点没有覆盖:递归结束之后,还要判断根节点,如果没有覆盖,result++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sult;

    // 0:该节点无覆盖  1:本节点有摄像头  2:本节点有覆盖
    int minCameraCover(TreeNode *root) {
        result = 0;
        // 情况4  root 无覆盖
        if(traversal(root) == 0) result++;
        return result;
    }

    int traversal(TreeNode *cur) {
        // 空节点,该节点有覆盖
        if (cur == nullptr) return 2;

        int left = traversal(cur->left);
        int right = traversal(cur->right);

        // 情况1  左右节点都有覆盖
        if (left == 2 && right == 2) return 0;

        // 情况2  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无覆盖的情况
        if (left == 0 || right == 0) {
            result++;
            return 1;
        }

        // 情况3  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有摄像头
        if (left == 1 || right == 1) return 2;

        return -1; // 不会走到这儿来
    }
};

后面的题目是使用Python做的。比较简单,所以没有太多说明。

561. 数组拆分 I

给定长度为 2n 的整数数组 nums ,你的任务是将这些数分成 n 对, 例如 (a1, b1), (a2, b2), …, (an, bn) ,使得从 1 到 n 的 min(ai, bi) 总和最大。返回该最大总和 。

class Solution:
    def arrayPairSum(self, nums: List[int]) -> int:
        nums.sort()
        return sum(nums[::2])
class Solution:
    def arrayPairSum(self, nums: List[int]) -> int:
        nums_ = sorted(nums)
        return sum([nums_[i] for i in range(len(nums_)) if i % 2 == 0])

680. 验证回文字符串 Ⅱ

给定一个非空字符串 s最多删除一个字符。判断是否能成为回文字符串。

回文串的特点是左右对称。假如有两个指针从字符串的两端同时向中间走:如果遇到的元素相等,则该相等的元素是最终回文字符串的一部分。判断回文字符串:s == s[::-1]

使用双指针

class Solution:
    def validPalindrome(self, s: str) -> bool:
        if s == s[::-1]:
            return True
        l, r = 0, len(s) - 1
        while l < r:  # 双指针
            if s[l] == s[r]:
                l, r = l + 1, r - 1
            else:  # 若不相等必有一个要被删除才能满足回文串
                a = s[l + 1:r + 1]  # 删掉s[l]
                b = s[l: r]  # 删掉s[r]
                return a == a[::-1] or b == b[::-1]

860. 柠檬水找零

在柠檬水摊上,每一杯柠檬水的售价为 5 美元。顾客排队购买你的产品,(按账单 bills 支付的顺序)一次购买一杯。每位顾客只买一杯柠檬水,然后向你付 5 美元、10 美元或 20 美元。你必须给每个顾客正确找零,也就是说净交易是每位顾客向你支付 5 美元。

注意,一开始你手头没有任何零钱。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bills ,其中 bills[i] 是第 i 位顾客付的账。如果你能给每位顾客正确找零,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贪心:面对20元找零时,优先用掉10元面额的

class Solution:
    def lemonadeChange(self, bills: List[int]) -> bool:
        my_bill = []
        for bill in bills:
            try:
                if bill == 5:
                    my_bill.append(bill)
                elif bill == 10:
                    my_bill.remove(bill - 5)
                    my_bill.append(bill)
                else:
                    my_bill.append(20)
                    if 10 in my_bill:
                        my_bill.remove(10)
                        my_bill.remove(5)
                    else:
                        my_bill.remove(5)
                        my_bill.remove(5)
                        my_bill.remove(5)
            except ValueError: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class Solution:
    def lemonadeChange(self, bills: List[int]) -> bool:
        five, ten = 0, 0
        for bill in bills:
            if bill == 5:
                five += 1
            elif bill == 10:
                ten += 1
                five -= 1
                if five < 0: return False
            else:
                if ten > 0:
                    ten -= 1
                    five -= 1
                else:
                    five -= 3
                if ten < 0 or five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1217. 玩筹码

数轴上放置了一些筹码,每个筹码的位置存在数组 chips 当中。你可以对 任何筹码 执行下面两种操作之一(不限操作次数,0 次也可以):

  • 将第 i 个筹码向左或者右移动 2 个单位,代价为 0
  • 将第 i 个筹码向左或者右移动 1 个单位,代价为 1

最开始的时候,同一位置上也可能放着两个或者更多的筹码。返回将所有筹码移动到同一位置(任意位置)上所需要的最小代价。

注意是把每个筹码的位置存在数组中的。

优先把所有偶数位置的筹码都移动到第二个位置上,把所有奇数位置的筹码都移动到第一个位置上,花费代价为0,接下来的移动就是比较位置1和位置2的筹码个数哪个小——这样题目就转化成了比较数组中奇数的个数和偶数的个数,取更小的个数。

class Solution:
    def minCostToMoveChips(self, position: List[int]) -> int:
        data = [num % 2 for num in position]
        return min(data.count(0), len(position) - data.count(0))
class Solution:
    def minCostToMoveChips(self, position: List[int]) -> int:
        odd, even = 0, 0
        for num in position:
            if num % 2 == 0:
                even += 1
            else:
                odd += 1
        return min(even, odd)

942. 增减字符串匹配

给定只含 “I”(增大)或 “D”(减小)的字符串 S ,令 N = S.length。返回 [0, 1, …, N] 的任意排列 A 使得对于所有 i = 0, …, N-1,都有:

  • 如果 S[i] == “I”,那么 A[i] < A[i+1]
  • 如果 S[i] == “D”,那么 A[i] > A[i+1]

返回的是排列,也就意味着0到S.size()范围内的每个数只能出现一次,这是一个消耗性选择的过程。

class Solution:
    def diStringMatch(self, s: str) -> List[int]:
        low, high = 0, len(s)
        ret = []
        for strs in s:
            if strs == "I":
                ret.append(low)
                low += 1
            if strs == "D":
                ret.append(high)
                high -= 1
        ret.append(low)
        return ret
class Solution:
    def diStringMatch(self, s: str) -> List[int]:
        length = len(s)
        i, d = 0, 0
        ret = [0] * (length + 1)
        for k in range(length):
            if s[k] == "I":
                ret[k] += i
                i += 1
        if i == 0:
            ret[-1] = 0
        else:
            ret[-1] = max(ret) + 1
        for kk in range(length - 1, -1, -1):
            if s[kk] == "D":
                d += 1
                ret[kk] = ret[-1] + d
        return ret

976. 三角形的最大周长

给定由一些正数(代表长度)组成的数组 A,返回由其中三个长度组成的、面积不为零的三角形的最大周长。如果不能形成任何面积不为零的三角形,返回 0。

贪心在于:如果最大边的前两条边都不能满足a+b>c,那么更往前的边值更小,也比不可能满足条件,就无需考虑了,只需要考虑连续的3条边即可。

为什么只需要判断 a + b > c ?

为什么只需要判断数组中相邻的三个数?

class Solution:
    def largestPerimeter(self, nums: List[int]) -> int:
        nums.sort()
        for i in range(len(nums) - 1, 1, -1):
            if nums[i - 1] + nums[i - 2] > nums[i]:
                return nums[i - 1] + nums[i - 2] + nums[i]
        return 0

1005. K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A,我们只能用以下方法修改该数组:我们选择某个索引i并将 A[i]替换为-A[i],然后总共重复这个过程K次。(我们可以多次选择同一个索引)以这种方式修改数组后,返回数组可能的最大和。

class Solution:
    def largestSumAfterKNegations(self, nums: List[int], k: int) -> int:
        nums.sort()
        num = sum([True if k < 0 else False for k in nums])
        if num == 0 and k % 2 != 0:
            nums[0] = -nums[0]
        elif num >= k:
            nums[:k] = [-m for m in nums[:k]]
        else:
            nums[:num] = [-m for m in nums[:num]] # 都是正的
            nums.sort()
            if (k - num) % 2 != 0:
                nums[0] = -nums[0]
        return sum(nums)
class Solution:
    def largestSumAfterKNegations(self, nums: List[int], k: int) -> int:
        nums.sort()
        for i in range(len(nums)):
            if nums[i] > 0:
                break
            if nums[i] < 0 and k > 0:
                nums[i] = -nums[i]
                k -= 1
        if k % 2 != 0:
            nums.sort()
            nums[0] = -nums[0]
        return sum(nums)

1013. 将数组分成和相等的三个部分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arr,只有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和相等的 非空 部分时才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形式上,如果可以找出索引 i + 1 < j 且满足 (arr[0] + arr[1] + ... + arr[i] == arr[i + 1] + arr[i + 2] + ... + arr[j - 1] == arr[j] + arr[j + 1] + ... + arr[arr.length - 1]) 就可以将数组三等分。

三等分,每一等分的和都为sum/3

class Solution:
    def canThreePartsEqualSum(self, arr: List[int]) -> bool:
        s = sum(arr)
        if s % 3 != 0:
            return False
        target = s // 3
        n, i, cur = len(arr), 0, 0
        while i < n:
            cur += arr[i]
            i += 1
            if cur == target:
                break

        if cur != target:
            return False
        while i + 1 < n:
            cur += arr[i]
            if cur == target * 2:
                return True
            i += 1
        return False

1323. 6和9组成的最大数字

给你一个仅由数字 6 和 9 组成的正整数 num。你最多只能翻转一位数字,将 6 变成 9,或者把 9 变成6。请返回你可以得到的最大数字。

把第一个6变为9就行了

class Solution:
    def maximum69Number (self, num: int) -> int:
        num_ = list(str(num))
        for i in range(len(num_)):
            if num_[i] == '6':
                num_[i] = '9'
                break
        ret = ''
        for j in num_:
            ret += j
        return int(ret)
class Solution:
    def maximum69Number (self, num: int) -> int:
        return int(str(num).replace('6', '9', 1))

1403.非递增顺序的最小子序列

给你一个数组 nums,请你从中抽取一个子序列,满足该子序列的元素之和 严格 大于未包含在该子序列中的各元素之和。如果存在多个解决方案,只需返回 长度最小 的子序列。如果仍然有多个解决方案,则返回 元素之和最大 的子序列。与子数组不同的地方在于,「数组的子序列」不强调元素在原数组中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从数组中分离一些(也可能不分离)元素得到。注意,题目数据保证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决方案是 唯一 的。同时,返回的答案应当按 非递增顺序 排列。

降序排序,只要大于sum(nums)的一半就行

class Solution:
    def minSubsequence(self, nums: List[int]) -> List[int]:
        nums.sort(reverse=True)
        s = sum(nums)
        if len(nums) == 1:
            return nums
        if len(nums) == 2 and len(set(nums)) == 1:
            return nums
        for i in range(1, len(nums)):
            if sum(nums[:i]) > s // 2: # 只要大于sum(nums)的一半就行
                return nums[:i]

1710. 卡车上的最大单元数

请你将一些箱子装在 一辆卡车 上。给你一个二维数组 boxTypes ,其中 boxTypes[i] = [numberOfBoxesi, numberOfUnitsPerBoxi]

  • numberOfBoxesi 是类型 i 的箱子的数量。
  • numberOfUnitsPerBoxi 是类型 i 每个箱子可以装载的单元数量。

整数 truckSize 表示卡车上可以装载 箱子 的 最大数量 。只要箱子数量不超过 truckSize ,你就可以选择任意箱子装到卡车上。返回卡车可以装载 单元 的 最大 总数。

按装载单元数量降序排序

class Solution:
    def maximumUnits(self, boxTypes: List[List[int]], truckSize: int) -> int:
        boxTypes.sort(key=lambda x: x[1], reverse=True)
        m = len(boxTypes)
        count = 0
        for i in range(m):
            if boxTypes[i][0] < truckSize:
                count += boxTypes[i][1] * boxTypes[i][0]
                truckSize -= boxTypes[i][0]
            else:
                count += truckSize * boxTypes[i][1]
                break
        return count

\quad
\quad
\quad


以上题解大多来自【代码随想录】(里面有更详细的讲解,强推!!),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总结,并附带一些自己的理解。

后续题目,随缘更新~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LeetCode,贪心算法,leetcode,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