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

前言

如果你是一个开发人员,或多或少对树型结构都有一定的认识,我个人对树型数据结构是又爱又恨。二叉树作为树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也是面试官经常考的东西。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下关于二叉树相关的知识点,并用go语言实现一个二叉树和对二叉树进行遍历。

二叉树概念

二叉树是具有两个节点的树形结构,通常左边的子树被称为左子树,右边的子树称为右子树,图示如下:

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1张图片

在代码中我们可以用代码来定义一个二叉树结构:

type treeNode struct {
    Val string 	    //节点值
    left *treeNode 	//左节点
    right *treeNode //右节点
}

二叉树的性质

若二叉树结点的层次从1开始,则在二叉树第i层最多有2i-1 (i > 0)个节点。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少有k个结点,最多有2i - 1个结点。

对任何一个二叉树,如果其叶结点有n0 个,度为2的非叶结点有n2 个,则有 n0 = n2 + 1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1)⌉

创建二叉树

// 创建节点
func CreateBinaryTree(data string) *treeNode {
    return &treeNode{data, nil, nil}
}

// 插入节点
func (node *treeNode) Insert(n *treeNode, data string) bool {
    cur := n
    for cur != nil {
        if cur.Val < data {
            if cur.Right != nil {
                cur = cur.Right
            } else {
                cur.Right = CreateBinaryTree(data)
                return true
            }
        } else {
            if cur.Left != nil {
                cur = cur.Left
            } else {
                cur.Left = CreateBinaryTree(data)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树的遍历

树的遍历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前序遍历(V-L-R)

前序遍历访问顺序为先输 root 结点,然后再输出左子树,然后再输出右子树。

我们通过递归的方式进行遍历

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2张图片

func preOrder(root *bt) {
	if root != nil {
		fmt.Print(root.Val, " ")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
}

中序遍历(L-V-R)

中序遍历访问顺序为先输出 root 的左子树,再输 root 结点,最后输出 root 的右子树。

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3张图片

func inOrder(root *bt) {
	if root != nil {
		inOrder(root.Left)
		fmt.Print(root.Val, " ")
		inOrder(root.Right)
	}
}

后序遍历(L-R-V)

后序遍历访问顺序为先输出 root 的左子树,最后输出 root 的右子树,再输 root 结点。

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_第4张图片

func posOrder(root *bt) {
	if root != nil {
		posOrder(root.Left)
		posOrder(root.Right)
		fmt.Print(root.Val, " ")
	}
}

到此这篇关于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语言二叉树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Go语言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必会知识点总结)